兰花是我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尧之世就有种植兰花的传说。
古人认为兰花“香”、“花”、“叶”三美俱全又有“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四清是“理想之美万化之神奇”。
最早赋予兰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据东汉蔡邕《琴操》记载:孔子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幽兰独茂,蔚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
真正的兰花文化则起源于战国时 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种兰、爱兰、咏兰,以兰花为寄托,干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后人。
后世诗人在咏兰时也有许多的名句,比如陈子昂的“岁华尽摇落 芳意竟何成”刘克庄的“一从夫子临轩顾 羞伍凡葩斗艳涛”。
诗人们将兰花的高洁与人格的完美联系起来,使得兰花文化不断得以拓展和延续。
《古乐府·兰草自然香》
两汉:佚名
兰草自然香,生于大道旁。
要镰八九月,俱在束薪中。
兰花之香,不择出身,不问世事,静待花开花谢,顺其自然,只为在那一刻站好自己的岗,散发出自己的香。待到花谢时,和茅草一起成为燃料。
兰花一身仿佛一个独行者,红尘潇洒,我自前行,做好自己,莫问前程。
《点绛唇·兰花》
宋代:姚述尧
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
凤簪斜倚,笑傲东风里。
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
香风细,国人争媚,不数桃和李。
兰花能进大雅之堂,能处幽暗山林,不怕雨打风吹,不惧电闪雷鸣,笑傲一生,千篇一律的外表下却隐藏一颗不甘落寞、富有内涵的心。
不争不抢。不媚不俗,以静香制美艳,不因颜色动人,只为一缕幽芳。
《兰花》
宋代:易士达
春到兰芽分外长,不随红叶自低昂。
梅花谢后知谁继,付与幽花接续香。
春回大地,兰花生长,不艳羡桃红柳绿,不顾影自伶,生就别具一格,何必与其他比较。
兰花似梅,暗夜幽香,芬芳不断,不以外形打动人,不以颜色吸引人,唯有那一缕缕芳香宣示兰花的存在,兰花的香,在内不在外,人亦是如此。
《兰花》
宋代:杨万里
雪径偷开浅碧花,永根乱吐小红芽。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在寒风冰雪中偷偷发芽,不惧环境的艰苦,绽放出红色的小花,生来就没有桃花梨花的姹紫嫣红、如沐春风。
但名声却在文人雅士中间广为流传,兰花也成为他们家中的座上宾,深受文人们的喜爱。
《题郑所南兰》
元代:倪瓒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秋风寥落,兰花逐渐枯萎,绿色的枝干也逐渐变身为茅草一般,江南一片孤寂萧索,生机顿失。
只有忠诚为国之人仍然忠心所向,用眼中如泉的泪水和笔中的墨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操。每个时代都不缺少兰一样的忠贞之士,如岳飞、文天祥、郑成功。
《兰花》
明代:文嘉
奕奕幽兰傍砌栽,紫茎绿叶向春开。
晚晴庭院微风发,忽送清香度竹来。
幽兰生香,迎春使者,紫色的茎干和绿色的叶子向着春天绽放,带给人无限的遐想。晚来一阵风,突然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令人陶醉不已,穿过竹丛来到身边,这意外之喜是兰花的馈赠。
《兰花》
明代:张天赋
碧影摇阶春昼长,天然灵卉异群芳。
东风真解幽人意,时递清香入讲堂。
学堂,树影,暗香,春天的太阳在庭院中留下一道道影子,兰花是最天然最特别的花卉,不同于其他花朵,与东风相和,与天时相应,独自芬芳。
《题画兰》
清代:郑燮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山中的兰花,一丛丛,一株株,星罗棋布,品德自高尚,坚贞不屈,清香浮动,何必去和百花去比争奇斗艳呢。
诚如古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走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这就足够了。
《题画兰》
清代:郑燮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兰花生长在山顶的岩石上,土层很薄,只有深深的扎根在石头缝中,才能吸收到营养,借天时地利,散缕缕幽香,浓烈而芬芳。
从来不去关心脚下翻滚的浮云,不去理会喧闹的世俗,管它几时来又几时去,与世无争,静谧浓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