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在中国文化中,是“入我门中,能谏我心之草”是先祖留给后人的无字天书。孔子酷爱兰花,有“兰为王者香”之语。此言含义一是兰香为香中之王,一株好的兰花开放的时候,整个山谷闻不到别的花香,这是兰香香芬丰富的生物学特性。二是,兰只为王者而香。兰隐于幽深的山谷中,不开花时,与群草无异,只有王者,才能认识兰所蕴含的思想价值,从而去深山中寻访。今日,我们便在古诗词中探访兰的魅力。
《幽兰操》
(唐)韩愈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茶小洗丨语:
诗中同情孔子生不逢时,寄情兰芳,却又比孔子豁达旷逸:“不采而佩,于兰何伤?”这就显得坚强刚毅。紧接着联系自已行走四方不得安情况,在这“雪霜贸贸”之中,但见荠麦正萌发始生,一派生机。由阳而长的精神给了韩愈以极大鼓舞,他要像幽兰一样,不以无人而不芳;也要如荠麦一样,迎贸贸雪霜而萌发。君子的遭遇,正是表现君子高尚操守的时候和地方。
《咏兰》
(唐)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苹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凤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茶小洗丨语:
中国古代的历史向来不乏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时期。兰在这类文人的诗文中大量出现成为了他们志洁行忠的象征,作者在吟咏兰花的同时,寄托了诗人胸怀高远、自信自得的情愫。
《春庄》
(唐)王勃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茶小洗丨语:
这首诗从题目可看出是写春日景色,而山中幽兰给人带来的幽静与安谧,是作者所向往的,城外的繁华与热闹作者不喜,就算林中鸟儿也是热闹,却让作者心生欢喜。
《孤兰》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非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茶小洗丨语:
这首诗起笔写孤兰的处境,虽说被野艾莠草所埋没,仍一枝独秀,临风而卓然挺立,这里表达了诗人受压抑的现实处境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清风”借指引荐者,“香气”比喻自己的才能抱负,就行文讲,是由悲怆转如怨悱,表达了诗人感慨知音难觅的寂寞心情。
《感遇》
(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茶小洗丨语:
诗人托物言志,以春兰和秋桂的芳洁品质,来比喻自己守正不阿的高尚节操;以春兰和秋桂不因无人采折而失去芬芳美质,来比喻自己的志洁行芳,不求人知的高雅情怀。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兰涧》
(宋)朱熹
光风浮碧涧,兰杜日椅椅;
竟岁无人采,合薰只自知。
茶小洗丨语:
这首诗写出了兰花无人赏识采撷的失意情态,对兰的孤寂深表同情,同时也有诗人自己的失落之意在其中。
《题杨次公春兰》
(宋)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茶小洗丨语:
苏轼描写这春兰就像是位美人,虽然周围有杂草也遮掩不了它的阵阵芬芳。(杨次公的这春兰图)用妙笔丹青把春兰如实画了下来,达到了可补《离骚》而无愧于屈原的地步,因为屈原经常以香草美人自喻,本诗的作者苏轼也是用春兰来自喻,表明自己的品格。
回复"早安"每天早晨送你一份优雅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