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不过,由于时间的原因,不少好对联被埋没在历史长河中。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对联的读书人。如果大家也喜欢对联,一定要关注我哦。
今天我找到3副不出名的对联,运用自对规则,看似不对仗,实则对仗工整。请大家仔细欣赏哦。
第1副:鸟啭歌来,花浓雪聚;云随竹动,月共水流。
这是一个写景的对联,文字优美,让人一见就很有好感。而对联的妙处,乃是在于集句。
也就是说,这个对联乃是运用前人诗文,加以重新安排组合,形成了独特的对仗。
上联“鸟啭歌来,花浓雪聚”出自南北朝诗人庾信的《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下联“云随竹动,月共水流”出自陈后主《夜庭度雁赋》,而把明 字改为了流字:“云随竹动,月共水明。”
而关于作者为什么会改动下联,我猜测是作者本身记错了。毕竟古代没有电脑,他脑子里有点印象,直接就记成了“云随竹动,月共水流”。又或者是传抄的人抄错了,记成了“月共水流”。
但这都问题不大,我们看上下联整个对仗非常漂亮,工整无比,绝对是千古绝对。
有的朋友又疑惑了:“花浓雪聚的结构是并列式的,而月共水流结构不同。或者说,浓和共两个字,似乎在词性上对仗不起来啊。”
其实还是老问题,因为上联本身“鸟啭歌来”已经与“花浓雪聚”对仗了,而下联同样本身对仗了,所以就没必要上联和下联对仗了。这就是对联的自对规则。
第2副:品圣贤常作翻案,抒思想好作奇谈,孤愤蕴胸中,纵有雌黄成戏谑;算年龄逊我二筹,论学问加我一等,修文归地下,莫将厚黑舞幽冥。
这副对联乃是朋友写给“厚黑教主李宗吾”的挽联。
李宗吾是民国人,代表作《厚黑学》曾经风靡一时。他在书中以三国人物曹操和刘备为例子,讲述了“脸厚心黑”的“厚黑学”,并自称“厚黑教主”,乃是当年有名的奇才怪杰。
李宗吾死后,朋友写了一副挽联,对李宗吾的死表达了悲痛之意,而同时也阐述了李宗吾的厚黑学思想,指出李宗吾一生不枉也。
对联同样采用“自对”规则,“品圣贤常作翻案”与“抒思想好作奇谈”成为对仗,而不是与“算年龄逊我二筹”对仗。
而真正与“算年龄逊我二筹”对仗的乃是“论学问加我一等”。
所以有的朋友一定要多看前人对联作品,不要觉得这种对联“没有对仗”而吐槽,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急躁做法。
回到挽联来。上联是说,李宗吾的厚黑学思想如天马行空,发前人之未发,在思想上有许多闪光点。尤其是那些“翻案文章”,可谓奇谈怪论,令人目眩神迷。
不过,上联也表示了悲哀之意,认为李宗吾的思想并未得到人们真正的重视,而只是沦为“笑谈与话柄”,没有真正“发扬光大”。
下联则是写了挽联作者与李宗吾的交情。作者说李宗吾比他年轻而先去世,此种震惊与悲伤之意,不言而喻。
而作者又自认学问比不上李宗吾,这是对死者的衷心服膺,表示了一种君子之交的意味。
最后两句则有一番感慨。李宗吾愤世嫉俗,认为人间“厚黑学”流行肆虐,而作者希望在黄泉之下是没有利益纠葛的太平环境,希望厚黑学再也没有用武之地了。
这最后两句,恰恰说明了挽联作者乃是李宗吾的真正知己,他是真正懂李宗吾写《厚黑学》的原因的。
所以,这个挽联不但在文字上对仗工整,而且在感情上非常真挚,而含义也非常深远,深刻表达了作者对于李宗吾的深厚感情。
第3副:栋宇逼层霄,忆几番仙人解佩,词客题襟,风日最佳时,坐倒金尊,却喜青山排闼至;川原揽全省,看不尽鄂渚烟光,汉阳树色,楼台如画里,卧吹玉笛,还随明月过江来。
这副对联是写黄鹤楼晴川阁的。黄鹤楼乃是四大名楼之一,因为崔颢的《黄鹤楼》而名声愈著。
《黄鹤楼》诗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上面这个长联同样运用了自对规则。“忆几番仙人解佩,词客题襟”中“仙人解佩”与“词客题襟”对仗,而不是与下联同位置对仗。
同理,下联的“看不尽鄂渚烟光,汉阳树色”中“鄂渚烟光”与“汉阳树色”对仗。
所以,这个对联并不是某些人认为的不对仗,而是运用了自对的对联习惯。
对联的上联化用了黄鹤楼的典故,包含了吕洞宾与黄鹤楼的传说,崔颢等词人墨客题诗黄鹤楼的传说,而又巧妙化用了诗句。
青山排闼至,出自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名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坐倒金尊,化用欧阳修《定风波》:“清歌一曲倒金尊。”
下联乃是化用了《黄鹤楼》的诗意,写黄鹤楼周边的美景,令人神往。
卧吹玉笛,化用李白《黄鹤楼闻笛》名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明月过江来,化用范仲淹《江城对月》的名句:“多情是明月,相逐过江来。”
顺便一提,这个对联用“金尊”与“玉笛”的对仗,与黄鹤楼另一名联颇为相似:“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大家还知道哪些好对联呢?欢迎留言哦。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多多收藏和转发我的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