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诗句大全优美(杭州西湖夜景诗句赞美)
刷头条刷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值得说一说。该文章作者说她同事李老师(语文老师)的一个10岁的学生,暑假到杭州游玩之后,回校后问老师:
“李老师,您是不是教错了!我暑假去西湖玩的时候,感受到的和您讲的根本不一样啊!”
孩子说的,是下面这首诗:
《题临安邸》
宋代.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我想大部分人上学时都背过这首诗,也都知道这是一首讽刺诗。按理说,既然是讽刺诗,那么诗里面所写的显然不是什么好词儿,一般人应该避之唯恐不及才对。
但让这个学生不解的是,杭州人似乎并不觉得这是讽刺诗。杭州的一些酒楼里,专门刻写了这首诗,以彰显酒楼的品位;拍古风的小姐姐们,一边穿着古风衣服翩翩起舞,一边吟着这首诗;还有杭州人用“山外青山楼外楼”这一句来证明西湖之美。于是,这个同学糊涂了,他甚至觉得是老师说错了,这肯定是一首夸西湖美景的诗!
说实话,现在的自媒体都喜欢编个故事来引出话题,所以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但是,这个话题还是值得探讨一下的。
让我们回到这个“学生”的疑问:老师真的讲错了吗?想必大家都有明确的答案,老师百分百没有讲错,《题临安邸》的的确确是一首如假包换的讽刺诗。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题临安邸》是讽刺诗,那为什么杭州人要把它当成“赞美诗”来用呢?其实只要读懂了这首诗,明白了诗作者要讽刺的是谁,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那么,作者写这首诗要讽刺的究竟是谁呢?
是西湖风景杭州山水吗?显然不是,山水是无辜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这美丽的风景是大自然的恩赐,值得人类赞美而不是讽刺。
是杭州人民劳苦大众吗?显然也不是,老百姓是无辜的。“西湖歌舞几时休”,古代不像现在,古代的歌舞表演者都是最底层人员,值得同情但没必要讽刺。
其实,作者所要讽刺的对象,诗中已经写得很清楚了,“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没错,就是“游人”!
但是这个“游人”,也并非是指真正意义上的游人,而是暗指南渡而来的宋室小朝廷,以宋高宗赵构为核心的统治者们。
国家破亡,中原大好河山沦于金人铁蹄之下,但逃亡到杭州的宋朝统治者,竟然真当自己是出来游玩的游客,完全沉浸在杭州的美好风景和繁华富庶中,花天酒地、声色犬马、夜夜笙歌,只求苟且偏安,屈膝保命,完全不思收复中原失地打回老家去,甚至还残酷迫害主战的岳飞等爱国人士。所以,诗人愤怒了,在当时的首都临安的一处墙壁上写下了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愤激之情。
但在诗歌创作手法上,诗人并没有一开口就愤怒大骂,而是平静地先从眼前所见的景色写起,“山外青山楼外楼” ,起伏连绵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多么美好的祖国大好山河啊(北方的河山一样壮美,可惜却被金人所占)。由景色、歌舞写到“游人”,最后用“汴州”两个字点题。因为“汴州”就是汴梁,也就是开封,北宋的首都,但此刻是金人的占领地。所以,作者的用意不言而喻了。
有人这样评价这首诗:
“短短四句,以景商情,情中有景;用把西湖的美丽和繁华渲染足够的手法来反衬出作者的愤怒与忧虑,效果比平铺直叙要强烈很多了。”
所以,这首诗的确是一首优秀的政治讽喻诗,但是讽刺的既非杭州人,也非杭州山水,而是醉生梦死的封建统治阶级。而“山外青山楼外楼”这句,也确确实实是对杭州山水美景的赞美,杭州人拿来宣传自己的山水,也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