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天地之间有杆秤,这秤砣就是老百姓。古往今来,为百姓做实事、办好事的清官,都会广为传颂的。明朝嘉庆年间,正当滕县城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县令张启元以身抗命,据理力争,挽救了县城和百姓安危,至今人们不忘他治水保城、爱民如子的事迹。据明万历《滕县志》记载:当年张启元提拔离开滕县时,全县百姓专门为他建起了祠堂,世代颂扬,褒扬他执政为民的功德。
张启元,字应贞,浙江吉安府龙泉县人(现浙江省龙泉市)。考试中举人后,开始被任命为新城县教谕,后提升为滕县县令。上任之初,就召集县中老人,便访询问百姓的诉求与疾苦,谦恭有礼,与百姓和睦相处。他为官清正廉洁,敢于为民请命。据《明史.朱衡传》记载: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秋天,黄河在沛县飞云桥决堤,向东注入昭阳湖,漕运的河道淤塞了一百多里。工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朱恒总管治河运漕粮,他带领官员骑快马赶往决口处,视察灾情,原来运河故道已经成为陆地。黄河决口泻至昭阳湖,东部的地势高不能再向东流,可以贯通漕运水道。朱衡上报朝廷采取“避黄保运,新开漕河”的建议被批准后,于是开挖了北从南阳(原属兖州府鱼台县,今属微山县),南至留城(当时属南京沛县,明万历年间没于微山湖中,在微山岛南3公里处),全长70.5公里的漕运新河, 距旧河15公里。滕县县令张启元帮助谋划施工,保证了漕渠新河建设,深得朝廷大员的好评。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隆庆元年(1567年)滕县东部山区薛水和漷水山洪暴发,水势凶猛,大量的泥沙冲入新河。山间的水骤然溢出,使新河决堤,损坏数百艘漕运的船只。皇帝派遣给事(给事,即给事中,官名。侍从皇帝左右)吴时来视察发生灾害的河流。当时大司空(亦称工部尚书)朱衡和大中丞潘季训以及地方司法长官、郡守几十人都来滕县聚会议事,官员的礼帽、车盖纷繁如云,填满街巷。
邹县县令章某深得上司的喜爱,大司空也信任他。他嫉妒张启元,想致他于死地。就对大司空说:新渠业已建成,流经滕县的漷水一到山洪暴发泥沙如山涌入运河,加之薛河之水和漷水相汇在三河口,水势浩大涌入新渠,这样大量泥沙就会堵塞河道冲毁漕河。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司空朱衡询问章某有何良策?章某说漷水的上游大坝紧邻南梁水(荆河)只有一里之遥,若挖通漷水到南梁水的堤坝,漷水直通南梁水,那么漷水、薛水等三条河水分开导流不再相汇,河水不急,泥沙就不会大量涌入新挖的运河,运河新道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大司空朱衡一听,这个方案可行,工程不大,遂安排部署搞好施工。滕县的父老乡亲听说后,非常害怕,一旦挖开水量大增,山洪暴发,那不就把县城淹了。
南梁水又称荆沟河、西漷水、洧涓水等。发自荆沟泉群和上游的河水,在进入城区之前分为两支。北支从洪村向西经流经滕国故城北,南支由城东经城南西流一直汇入沛县的运河。南梁水上游的古漷水(漷河)在前梁后梁村东、前坞沟村南入东沙河镇,两河相距一、二里路。
漷水注入南梁水,河水增加数倍,必然县城被淹冲毁,河道两岸村庄田园受害。邹县县令章某在滕县经过时,乡亲们就手持诉状,齐跪在路旁对章某说:现在一条南梁水经过县城,一到夏秋季节水量暴涨,城外的田园房屋经常被冲毁,老百姓深受其苦,而且河水危及城市安全。如要上游漷水注入南梁水,那县城不就会一片汪洋,老百姓会像象鱼一样冲走吗?青天大老爷只有你能够救我们啊,你就可怜可怜我们滕县的百姓吧。
章某盛气凛然地说:运河漕运关乎国家社稷大事,保证运河漕运重要还是一县利益重要,漕运命悬朝廷大计,一县的损失何足挂齿。父老更加惧怕,到大司空面前哀告。大司空很赞成章某的意见,不听父老的诉求。百姓惶惧不安,感到没有活路了。乡民齐聚县衙,坚决反对开渠让漷水入梁毁城。滕县县令张启元借机对大司空朱衡说:禀报大人,当有强盗来攻打县城时,县城马上就要沦陷,你说我怎么办?朱衡说那你就要以死相守。张启元就说:我受皇命来滕县主政,如邹县县令章某的说法,漷水、南梁水贯通,县城就会成为一片汪洋。一旦县城被毁,百姓就会深受其害,我将以死坚守不能开挖,对大人的指令不能执行。张启元讲到漷水注入南梁水将把县城冲毁、危害百姓安危时泪流满面。张启元拿出画好的图纸对朱恒说:将漷水导入南梁水不就是避开漷水泥沙之害吗?朱大人我有一个两全之策,可以避开漷水之害,那就是在漷水和薛水上游的建大坝遏制水势,让这两条河水分流入漕,河水就没有这么凶猛。如此可行,我愿出资出工带领乡亲去干,保证泥沙不会冲毁运河,确保漕运畅通。张启元详细谈了对建设大坝阻挡水势的整个方案。朱衡听了张启元的方案,认为既保住了滕县城,百姓没有怨言,又控制住了泥沙冲入运河,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方法。经过勘察决定将薛河和漷水截流、分流,分别筑东邵坝以遏薛水,筑皇甫坝以遏漷水。张启元和朱衡等各级大员官吏勘察完地形之后,将这一方案报请朝廷批准,由滕县县令张启元亲自督工兴建。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建设大坝疏通河水,保护了运河漕运安全,也保证了沿线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但是如果用土堆砌大坝,一遇洪水暴发,恐怕遭受坝毁的危险。于是张启元建议改用石块建坝,增强抗洪能力,保证大坝不会被山洪暴发冲毁。石头筑坝,花费银子要高出好几倍。他又召集父老说:“两个坝都用土筑,容易坍塌,一旦冲塌,责任重大。不如筑成石坝更安全长远,用石头比用土更费力,但我希望你们将来安枕无忧,你们可以帮助我吗?”父老说:“您担着风险,为民情愿,给了我们以生路,您真是俺的好父母官,俺都愿意听您的号令。”全县百姓愉快地纳税资助,出工出力,黑白加班抢工期。张启元不负使命,战斗在大坝工程一线,不到两个月坝就筑成了。自此漷水在县城下游改道汇入南梁水,遏制河水暴涨,泥沙毁漕,又保住了滕县城的安全,百姓都安枕无忧,非常感谢县令张启元不怕丢官抗命挽救了县城,保护了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明穆宗隆庆元年,张启元提拔迁任福建按察司佥事(明提刑按察使司属官有佥事,负责分道巡察),在滕县辞官上任后,全线百姓为他立碑建祠,褒扬他的功绩,敬仰他舍身抗命、保护滕县城,治水利民的事迹。
世事谁也难以预料。180年后的乾隆12年(公元1747年),有农夫在漷水岸上扒沟浇地,正赶上山洪暴发,一个浪头汹涌澎湃冲毁堤坝,这就是历史上的“漷水入梁”亦称“漷水夺荆”,从此,漷水改道和南梁水相汇,流入现在的荆河。古漷水源头成为发源于山亭区水泉镇东部山区的小郭河(明河)了,从东郭镇前坞沟村南到东沙河镇东小宫村东、马河口村西五里多路长、一里多宽的古河道,留下的只是对古漷水的记忆。
(作者:马西良)2019/2/26《枣庄日报》文史版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