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绸缪赏析风俗(原文翻译及鉴赏)
美
文字:梵星晓晓
01.
古人曰:
人生有四喜。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洞房扮演着重要角色。
可就是如此重要的婚俗,却在慢慢被淡化。
如今的许多年轻夫妇结婚,即便是农村地区,闹洞房的也越来越少。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小伙伴们能抽出时间赴婚宴都已很不容易了,婚宴过后,大多会继续各忙各的,很少有人能再有多余的时间参加晚上的闹洞房。
当然,闹洞房习俗的淡化,跟闹洞房的方式越来越恶俗,也越来越过火息息相关。
一旦参与其中,很多事情就难以控制。
90后作为现在的结婚主力,和中老年一代相比,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这也必然会改变他们对固有文化习俗的一些看法。
作为一个80后,小梵结婚的时候也跟老公商量过,取消闹洞房,毕竟,我也亲眼目睹了一些比较夸张的闹洞房方式。
02.
闹洞房的习俗古已有之,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
那时虽然也有闹洞房,但跟现在的这种我们所熟悉的闹洞房方式完全不同,那个时候闹洞房的方式是十分文明的。
正如《诗经.唐风.绸缪》所描绘的: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大意为:
柴火扎得紧紧的,夜幕中挂着璀璨的三颗星星。今夜是何夜?能遇见如此好的人儿。接下来可要问问你,将如此好的人怎样亲?
柴火扎得紧紧的,东南的夜空中,三颗星星闪耀着。今夜是何夜?能遇见如此良辰。那可要问问你,将如何度过这良辰?
柴火扎得紧紧的,星星的光辉撒在门户上。今夜是何夜?能遇见如此美貌的佳人。可要问问你,将如何疼爱这样的美人?
关于《唐风·绸缪》,大多数赏析者认为,这是在洞房内参加婚礼的人唱给新婚夫妇的小调,形象地展现了当时闹洞房的场景。
03.
春秋时期的婚礼大多是在傍晚举行,这从该诗句中接连出现的“三星”就能一目了然。
此处的“绸缪”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未雨绸缪”,而是“缠绕”之意。
不仅直接描述了人们将柴火捆在一起,将其点燃并照亮的夜晚场景,也表达了参加婚礼的人对新郎新娘的祝贺,希望他们能心心相印,恩爱到老。
《诗经》诞生于一个礼乐时代,其中,关于男女情感婚恋的描写被广为流传。
在这些浪漫的文字中,既能感受到文雅的仪式感,也能感受到那个时期开放自由的民风。
《唐风·绸缪》并没有过多地表达欢喜,却能让人感受到其乐融融、乐乐陶陶的氛围。
不论是火光,星星,还是接连的发问嬉戏,都将婚宴的欢欣描绘得无比生动。
04.
如今,闹洞房的习俗,尺度越来越大,跟现代人的开放观念有很大关系。
但传统婚俗的变化,也并非这么短短几十年能决定的,而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
汉朝以后,礼制被破坏,人们渐渐摒弃了原有的婚俗。
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今郡国二千石,或擅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酒食相贺召。由是废乡党之礼,令民亡所乐,非所以导民也。《诗》不云乎?‘民之失德,乾糇以愆。’勿行苛政。勿行苛政。
汉宣帝这一诏书支持了民间在婚宴上的庆贺,该政令对后来婚俗的影响也很大。
且北方地区的婚俗更为豪放,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
嫁娶之夕,男女无别,反以为荣。
北方燕人娶媳妇有说有笑,没有辈分与性别的束缚,且大伙儿都不觉得脸红,反而觉得光荣。
可见早在汉朝,传统婚俗就有了较大改变了。
甚至到了民风更为开放的唐朝,还发生了闹洞房而产生的命案。
《酉阳杂俎》记载:
律有甲娶,乙丙共戏甲。旁有柜,比之为狱,举置柜中,复之。甲因气绝,论当鬼薪。
意思就是说,乙、丙闹洞房太过火,将新郎关在了一柜子里,导致新郎窒息身亡。二人也因此被判“鬼薪”之罚,为受害人家族宗庙砍柴,以供祭祀。
05.
传统习俗的变化,也跟民间信仰息息相关。
古人闹房,更多是为了驱邪避灾。
传说某日,紫微星下凡,在路上看见了一支迎亲队伍,但迎亲队伍后面跟着一个女鬼。
女鬼一直跟到新郎家,并进了洞房。
当新郎、新娘拜完天地要入洞房时,紫微星阻止他们不让进入,并告诉大家,洞房里有个女鬼。
新郎新娘,以及参加婚宴的众人无比害怕,于是请教紫微星指点。
他建议道:“恶鬼最怕的就是人气旺,只要人多,且氛围热闹,她就不敢作恶了。”
听了紫微星的这个建议后,大伙儿就开始在洞房里嬉戏,开玩笑,用热闹的气氛驱走邪鬼。
06.
礼教社会的婚恋观也改变了洞房的习俗。
封建时期的男女大多不能自由恋爱,因此,很多新婚夫妇缺少婚前的彼此了解,甚至素未谋面。
而到了大婚这天,就意味着二人的关系即将从陌生人彻底转变为最为亲密的人。
这时候,很多新婚夫妇也会陷入尴尬,无比羞涩。
而闹洞房则是打破这种尴尬氛围的很好方式,能让新郎新娘在快乐中拉近彼此的距离。
可见,闹洞房本身也是对礼教社会中“情感不自由”产生的负面作用的弥补,在封建时期,对家庭的和睦是具有正面作用的。
有的新婚夫妇在婚前完全不爱对方,却有可能通过闹洞房的方式对对方产生爱慕之情,让婚姻有了情感基础。
结语
闹洞房本是悠久的文化传统,现在却被不少人视为陋习。
一来是确实一些闹洞房的方式愈加低俗化,毕竟如今的人们,没几个知道闹洞房背后的意义;
另一方面,和古人相比,现代人的思想观念更开放,才会让闹洞房变得更大胆、更奔放,这也迫使很多年轻夫妇选择了不闹洞房,从而导致了另一个极端,即传统婚俗的丢失。
所以,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就必须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避免将一些习俗变成恶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