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轻狂、飞鹰走狗、快意人生……
提到这三个词,你会想起哪位诗人?
99%的人会说:李白。
但事实上,这是杜甫年轻时的写照。
什么,杜甫也有年少轻狂的时候?许多人会大惊失色。
事实上,杜甫年少时,也是一个“轻狂少年”,他有一首题画诗,他的昂扬斗志、青云大志都尽在其中。
这首诗就是杜甫的《画鹰》。
《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这是一首题画诗。
画上题诗,是中国绘画艺术特有的一种民族风格。
古代文人画家,为了阐发画意,寄托感慨,往往于作品完成以后,在画面上题诗,使诗、书、画三者之美极为巧妙地结合起来,相互映发。
题画诗反映也是作者内心的真实愿望。
杜甫题的这首《画鹰》,反映的是他那豪情万丈志向。
看他怎么写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素练:作画用的白绢。
看,白色的绢纸上,卷起一阵肃杀之气,这幅苍鹰画得真是太绝了。
开头的肃杀之气,先声夺人。
我们眼前似乎浮现杜甫惊讶地说:看,这幅苍鹰图画得多好呀!
怎么好呢?看下面四句。
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看那苍鹰挺着身子,似乎是想搜寻狡兔;斜着眼珠,活像一只发愁的猴子。绦镟闪着亮光,简直可以摘下;它像真鹰一样立在轩楹之间,完全可以呼之去打猎呢!
在杜甫笔下,苍鹰似乎活了起来,栩栩如生,它的眼神锐利,气势强大,随时准备出击,抓捕猎物。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最后,杜甫感慨道:啊,应当让它去出击凡鸟,它一定会把凡鸟的毛血洒弃在平远的草地上。
有了前面的铺垫,这一句顺理成章。
这样英勇不凡的苍鹰,其行为也一定不凡。追捕凡鸟,翱翔在草原上,是它的宿命。
而这也是杜甫的愿望。
古人说:诗言志。
这首《画鹰》反映的正是杜甫的志向。
有人会问:这样豪迈的的诗作,真的是杜甫写的吗?
写下这首诗时,杜甫只有二十多岁,处于青壮年时期。
众所周知,杜甫生于官宦世家。
祖父杜审言是大诗人,父亲杜闲在朝为官,曾任兖州司马,家里有田产,父亲有工资,家庭条件优越而宽松。
青年的杜甫经常离开父母去远游,有了父亲的资助,杜甫的过得非常潇洒。
他特别喜欢观光和打猎,衣轻裘、策肥马,游走在黄河的两岸。
晚年的杜甫曾写下一首《壮游》诗,回忆了自己射飞鸟、逐走兽、呼猎鹰,纵横山林间,好不快哉。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
——《壮游》
年轻的杜甫,喜欢鹰,喜欢马,我们从诗中可以窥见那个意气风发的杜甫,像极了我们印象中豪迈的李白。
他胸怀大志,有雄鹰那样的志向、有骏马那样奋发的热情,一心想要实现内心的抱负。
他也曾是一个少年,也曾如李白那样狂放过。
可是,在岁月的磨练中,他从小杜变成了老杜,他满面风霜,最后成为“诗圣”。
有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小七倒认为,人是慢慢变老的。
当生活的压力、人生的磨难加诸在你的身上时,你不得不佝偻着身体承受着这一切,最后变成一个沧桑的老者。
但是,杜甫不老,他日渐沧桑,可志向却从未改变。
困守长安十年,他依然写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诗句,那是他年少时的梦想,从未忘记。
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杜甫,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