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分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茅屋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茅草屋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草堂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草堂

作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茅屋为秋风所破

诗圣著千秋

杜甫像

杜甫

二、重点诗句解析: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诗人无可奈何的诗句是: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3、描写秋天凄凉氛围的语句: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5、诗人由己及人的情感过渡: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6、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7、抒发作者忧国忧民、推己及人、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避天下寒士尽欢颜。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10、再写出一句能体现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1、“古仁人”忧国忧民的诗句: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陆 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三、赏析

(一)赏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实写)

“怒号”二字从听觉角度写出了秋风之猛烈、之大、之狂、之无情。同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其更加生动形象。“卷”字从视觉角度写出了秋风之肆虐和秋风对茅屋的破坏。全句衬托了诗人愁苦的心情,为后文写屋漏遇雨和自己境遇之惨做铺垫,进而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

“飞”“洒”“挂”“飘”“转”“沉”刻画出了茅草飞扬的动感画面。

“老”的含义: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

“归来倚仗自叹息”,作者在叹息什么?

A、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日子怎么过?

B、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

C、叹战乱给人造成的痛苦。

群童抱茅仅仅是“欺我老无力”吗?

不是。因为这些儿童家里也一定穷困,这样写为结尾“大庇天下寒士”埋下伏笔。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渲染了凄苦的氛围,衬托了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文写自身境遇之惨及抒发情感做铺垫。

赏析“雨脚如麻未断绝”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雨点比喻为乱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秋雨的细密缠绵。

8、“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丧乱指安史之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有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情感。

9、诗中诗人为什么宁愿自己被冻死也渴望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屋?【深刻含义】

这是诗人从切身体验推己及人,以天下之忧为忧,渴望有广厦千万间为天下贫寒之士解除痛苦,甚至想以个人的牺牲来换取天下寒士的欢颜。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以及对天下寒士无限关怀的忧国忧民的情感。

如何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

作者直抒胸臆,推己及人,由个人的痛苦联想到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作者没有被秋风的威力和贫困流离失所的生活所击倒,反而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展现了诗人愛济天下博大宽广的胸怀,体现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情感。

简要赏析“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卷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用“飞”“渡”“洒”“挂胃”“飘转”“沉”一系列动词,细致地描写狂风中茅草乱飞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的痛惜之情。

本文如何表现雨的猛烈,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既有“床头屋漏无干处”的侧面描写,又通过描摹"雨脚如麻"的景象,对雨的猛烈进行正面描写。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请你谈谈杜甫这首诗是如何“为时”“为事”而写的?

为时"(为反映社会现实) :安史之乱这一背景下老百姓苦难的生活

“为事”(为体现诗人思想):抒发诗人先人后己、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14、主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致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及己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的感慨。

15、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他却一反常态,只写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本诗作者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对个人遭遇的描写,推已及人,表现出了作者关心人民、关心社会的济世情怀。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本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脸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许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 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