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问之学是什么意思(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解读)

什么样的老师,才算好老师?这个问题越来越难回答了,尤其在家长动辄退群、老师喜欢给家长布置作业的今天。

不如回头,看看古人怎么说。

01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礼记》中,有一篇文章叫《学记》,提到了好老师三条标准。

第一条就是: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什么叫“记问之学”呢?意思是你什么东西都背过了,知识显得很渊博,啥都懂,但没有自己的见解、观点。

简而言之,有知识,无思想。

这样的人,是不足以当老师的。

要求很高啊。现在的老师,很大一部分就是在讲“记问之学”,不能或者不敢阐发自己的思想。

有的老师有思想、有观点、有见解,但不敢阐发,只能按照教材来。

为什么?怕把学生带偏。

对一篇课文,理解上可以千姿百态,一千个人可以解读出一千本《红楼梦》。但老师不行,一千个老师只能解读出一本《红楼梦》,就是教材上规定的《红楼梦》,就是标准答案里的《红楼梦》,就是高考考场上关乎分数的《红楼梦》。

老师即便见解独到,也不敢冒险。

有的老师比较有经验,会讲两遍甚至更多:

第一遍,先按教材讲;

第二遍,按自己的发挥来讲,同时给同学们打打预防针——如果考试,只能按前者。

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因为你不知道哪位同学考试的时候会突然犯傻。

这样的讲法,也需要时间,除非有专门的阅读兴趣小组,否则老师很难对教材进行发挥。

两者的优劣,显而易见。有思想、有观点的老师,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无论对他的作文还是其他题目,乃至整个人生,都极具意义。

解放孩子的思想,首先要解放老师的思想,其中的道理,很难懂吗?

《礼记》一书,历来被视为“束缚思想的书”,它都要求老师解放思想、发散思维,我们如果还拘泥于教科书、拘泥于标准答案,是不是有点太落伍了?

02善于倾听,善于引导

第二条标准,其实不难做到,但很容易被忽略:善于倾听,善于引导。

原文是这样的:

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

什么意思呢?《礼记》说得苦口婆心:一定呀同志,一定要听学生讲话呀!

感觉作者写这几句话时,脑袋上的青筋都暴出来了,憋着一股劲儿(都是当学生的时候憋的)。

如果学生没有能力发问,问不出问题来,老师再引导他,告诉他应该怎样发问、怎样理解。

把“有能力发问”看得如此重要,是有科学道理的。

你也可以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学过课文,可以问他:

“对这篇课文,你有什么疑问吗?有什么思考吗?有什么感想吗?”

坐下来,耐心听孩子讲一讲。

孩子能讲出来、问出来,说明他掌握得差不多了;如果什么都问不出、讲不出,说明火候还不到。

03学会暂停,避免囫囵吞枣

第三条也很科学:学会按下暂停键。

原文如此:

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如果给他讲了、引导了,他还是听不懂,那就学会舍弃,暂停一下,过阵子再讲不迟。

不得不说,这个办法太有针对性了。很多老师“恨铁不成钢”,一遍孩子听不懂,就连续讲二遍、三遍,自己着急上火,孩子越听越懵。

讲了之后,孩子第一次听不懂,不要着急,给孩子留下反思的时间。

过两天,如果有机会,可以再讲;这时候孩子经过前期消化,懂起来就容易一点。

操之过急,连续讲上多遍,孩子也会着急,干脆囫囵吞枣、整个背过,假装懂了,先熬过这节课再说。

老师讲完之后,同样的题型,稍微变化一下,他还是不懂,因为一开始就没弄懂,自然做不到融会贯通。

新的知识点,需要时间来消化。

填鸭式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把这个消化过程给扼杀了。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