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理解秋兴这首诗,一定要先理解它的写作手法。秋兴的既是题目,也是它的写作手法,因而有必要先对它的题目做一番考察。作为一种文学写作手法,“兴”最早可追溯到《周礼.大师》,在这里“兴”作为“六诗之一”被首次提及,所谓六诗即“风雅颂”和“赋比兴”。
本文只解读“赋比兴”的区别。赋,从修辞手法看就是平铺直叙,直抒胸臆。“比”类似与比喻,借物为喻。“兴”既有比喻也有感发的意思,所以“比”和“兴”较难区分。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时间先后上。“比”的特点是“心在物先”,兴则是“物在心前”。在这三种手法中,清朝的吴雷发认为“赋比兴”有高低之分,赋最低、比居中、兴最高,这也是本文挑选《秋兴》的原因。
正是由于“兴”是“物在心前”的感发和比喻,所以解读《秋兴》先要把握诗的写作背景。公元766年,诗人入蜀,旅居夔(kui)州,在旧病未愈又添新疾,李白、王维等好友相继离世,而四川西北部因安史之乱受到了吐蕃(BO)攻击的情况下,诗人因秋伤感发而作。在《秋兴》八首之前,诗人写过一首《夜》,由于《夜》写得比较含蓄简括,故诗人借《秋兴》八首逐层展开。这里只讲《秋兴》其一,有兴趣者可自行查看。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 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 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xi)故园 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 砧(zhen)。
此处需要注意,系不读(JI),而读(xi)。系,是牵挂,挂念的意思;兼天,连天的意思;暮砧,傍晚捣衣的声音。
“兴”的特点是因物兴发,这首《秋兴》其一的解读,需要把握诗中之物背后的意蕴。诗人在这首诗中分别描绘了几个场景,即枫树林、巫山巫峡、江间的波浪、塞上的风云,这些场景单独列出来都不能起到兴发的作用,又或者它们不处于“秋”这个特定的时间也不足以让诗人感发。“秋”意味着凋零和死亡,在古人的深层心理潜藏着伤感和悲悼(dao),悲秋文学最早发端于宋玉始《九辩》,向来与秋有关的诗歌多是悲诗。作为诗人,杜甫自然懂得“秋”的含义,当枫叶凋落等一系列悲秋的场景发生,诗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安史之乱,想到了故友离世等悲痛之事,故而感发。
作为一首以“兴”而作的诗,《秋兴》其一前两句描写了几处悲秋之景。这里需要注意,第一句是诗人眼前的实景,第二句则是诗人联想回忆而来的景色。第三句,诗人因秋感发,承上启下引出第四句,因而此句至为关键。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兴发的结果。诗人从悲物到心系故园,体现的正是“兴”的写作手法。
于是诗人向我们呈现了这样一幅景象:秋日瑟瑟,枫叶凋零,巫山气阴,云浪阴沉。花开花落两载,孤身一人在外,忆起故园寒砧。
作为以兴而作之诗。表面上看,诗人兴发了个人的悲痛之情,其实何尝不以小见大地兴发了对国家、对人民命运和前途的担忧之情。诗人看着落叶飘零,思绪飘向了塞外。此时,吐蕃大军已在四川北境。想起自己入蜀两载,诗人不禁为首都长安忧心,又借着秋意,不禁想起了故园的百姓,在天寒地冻中捣衣的砧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