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范仲淹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知打动了多少中华儿女,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而作者范仲淹的一生,亦如其文,为君忧,为民忧,进亦忧,退亦忧……他的“瞎操心”,为他带来了不尽麻烦,也让他吃到了无数苦头。可是一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却让世人看到了他内心的坚定与炽热。
范仲淹,字希文,祖籍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他自幼好学,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中进士。范仲淹还是秀才时就有辅弼天下的大志,以刚直不阿闻名。后来他担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锐意革新。皇祐四年(1052),在赶往颍州上任的途中逝世,时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
范仲淹的诗、文都很好,他倡导文章“应于风化”,政论文和杂文有古文的遗风,内容丰富,格调刚劲明快。其辞赋也颇多佳作,风格深沉壮阔,一扫唐末五代词的艳丽词风。
而范仲淹作为北宋著名政治家,在宋仁宗时,他主持了“庆历新政”,终因旧势力的阻挠,新政失败,遭贬外调,但他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因而那澎湃的激流、轰鸣的巨涛,强烈冲击着他的心,故以如椽大笔诉渔民疾苦。
一天,范仲淹在松江边上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见风浪中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从而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在封建社会里,创造财富的人往往饥寒交迫,而四体不勤的人却锦衣玉食,古代的诗人对这种社会现象早巳发出了不平之鸣。《诗经·伐檀》云:“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杜甫《北征》云:“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都是对此的愤怒谴责。
范仲淹这首小诗,语言通俗,对比鲜明,含义丰富、深刻。诗人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一部分人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另一部分人却出生入死,历尽艰辛,从事着艰苦的劳动。写法上不落前人窠臼,所以精警动人。表现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同情。
开头“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这两句写岸边的情景。因为鲈鱼美味可口,凡在长江两岸来来往往的人,都十分喜爱品尝鲈鱼。当春暖花开之日,在江边来来往往的人是非常多的,对鲈鱼的需求量也十分大。由此可见鲈鱼味美,却不易得。这样也就自然地引起后面两句诗来。这两句中一个“但”字,写出了人们对鲈鱼的偏爱,只知道喜爱鲈鱼的美味,却不知其来之不易。
三四两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诗人构拟了一幅生动的图画来反映江上渔民的辛劳。一叶扁舟,出没在风波里,真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渔民们为什么要冒这样的风险呢?诗人没有明说,便戛然而止,而读者已经能够体会到作者的弦外之音了。这就是:渔民们完全是为生活所迫,鲈鱼之美是靠渔民之苦换来的啊!这种言尽意不尽的手法,使诗歌含蓄隽永,耐人回味。
此诗成功之处,不仅在于作者以质朴的语言,写出了江上渔舟穿行波涛之中的生动形象。更在于诗中表露的诗人对冒着生命危险出没风波的捕鱼人的同情和关怀。以江上和舟中两种环境,“来往”和“出没”两种动作,吃鱼和捕鱼两种生活的强烈对比,生动地显示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吴乔《围炉诗话》称此诗“宁让子美”,看出了这首诗中悯民爱民思想与杜甫思想的一致,的确别具只眼。而宋代蔡正孙引述《翰府名谈》评价这首诗说:“范希文《赠钓者》诗,实寓深意,不徒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