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传文言文翻译(明史袁崇焕传)
读《明史 袁崇焕列传》有感:熊廷弼与袁崇焕
(授权原创发布)
熊廷弼被屈含冤而死,就是大明朝元气将竭的信号
忠奸颠倒,法度无存,常为国祚转移的征兆。熊廷弼被屈含冤而死,就是大明朝元气将竭的信号。
杨镐在萨尔浒之战惨败后,明廷讨论辽东经略继任人选,决定起用曾巡抚辽东颇有成就的熊廷弼代为经略。当时,辽东明军已全无斗志,在后金攻势下纷纷不战而逃,关外重镇开原、铁岭接连陷落。熊廷弼兼程赶到锦州,深感不正军法难遏此崩溃之势,于到辽阳第五日斩逃将刘遇节、王捷、王文鼎,至沈阳又斩贪将陈伦,罢免总兵李如桢。然后,他一面收拾残局,一面向朝廷请兵十八万,拟在叆阳、清河、抚顺、三岔堡、镇江一线布防,以堵御后金攻势,同时拟派精兵,深入敌后袭扰。这一先立于不败之地以待可胜之机的作战计划,得到明神宗批准,却遭到给事中姚宗文、兵部主事刘国缙、御史顾糙的阻挠。他们指责熊廷弼“废群策而雄独智” “出关逾年,漫无定划”,甚至说“不罢廷弼,辽必不保”。不久, 明廷决定调查熊廷弼。
熊廷弼见自己肝脑凃地才使辽东转危为安,如今又遭忌贤害能之人破坏,悲愤难忍,自求罢斥。佞臣怂恿明熹宗允许熊廷弼去职,而以袁应泰经略辽东。袁应泰素不知兵,更无辽东作战经验,到任举措颇多疏漏。努尔哈赤乘隙进攻,四个月内连夺沈阳和辽阳。明熹宗至此才悔恨为奸佞所误,再次起用熊廷弼。这时,兵部尚书张鹤鸣又派王化贞为辽东巡抚,企图架空熊廷弼,致使熊廷弼职务虽在王化贞之上,实权仅有数千兵。努尔哈赤趁明军内部矛盾之机,于明天启二年后金天命七年(1622)正月发动广宁之战,一举将其夺占。王化贞仓惶逃奔熊廷弼,熊廷弼见自已手下仅五千兵,而王化贞所控制的十四万兵已化为乌有,只好在清野坚壁之后,掩护三百余万辽民撤入关内。
广宁失陷的消息,报入京师,朝野大震。张鹤鸣自知罪孽深重,主动赴前方视师。这年二月,他在山海关逮捕王化贞,罢免熊廷弼,将二人送往京师发落。四月,廷议将熊廷弼、王化贞并论死罪,熊廷弼竟至传首九边,遗骸不得归葬。国人明知其冤,噤不敢讼。三年后,工部主事徐尔一和大学士韩炉,才上疏为其鸣冤,询问“廷弼罪安在”,使这一奇冤昭雪。
一介书生袁崇焕横刀立马,杀退努尔哈赤铁骑
广宁失守后,明廷上下一片惶恐,已无人再敢挺身而出,去抵御后金。这时,入朝觐见明熹宗的邵武县知县袁崇焕,单骑出关考察形势,回京后自请守辽,并发出壮语“予我兵马钱谷,我一人足以守此” 。这一临难不惊的报国心愿,立即博得朝廷赏识,明熹宗破格擢用袁崇焕为兵部职方司主事,不久又升为宁前道道尹和山东按察司佥事,命其监督山海关外诸军。袁崇焕受职后,力主积极防御,决心收复失地。他在赴任前,曾特意去拜见正在听候发落的前辽东经略熊廷弼,与其商讨攻守之策。
明天启六年(1626)正月,努尔哈赤利用明辽东经略易人之际,际,动员倾国之师十余万人,企图一举夺取山海关。当时,袁崇焕正扼守宁远(今辽宁省兴城县)。此城东靠渤海,南离山海关二百里,明廷失败论者以为是座孤悬在外之城,袁崇焕却认为是扼制后金使其不得南下的咽喉所在,在此惨淡经营了数年。然而,面临后金兵不血刃即下辽西诸城,,宁远的确已成孤城的险恶形势,袁崇焕也做好在此殉国的准备。他召集宁远仅有的一万余名将士,当众刺血为书,拜请大家与他一起,为国家和百姓捐躯。将士们忠愤之心被激发,誓死与宁远共存亡。自提兵征战以来,未曾遇到劲敌的努尔哈赤,根本没把袁崇焕放在眼里,以为袁崇焕不过一介书生,亲自冲至城下督战,突遭明军炮火打击,他本人也被击伤,不得不立即退兵,并死在退兵途中。
袁崇焕因此次大捷,擢升辽东巡抚加兵部右侍郎。次年,他又在宁锦之战大败皇太极,被任命为兵部尚书。
魏忠贤伏诛,袁崇焕重新被启用,又遭谣言重伤,被凌迟处死,清人修明史为其立传
这时,袁崇焕只因未向权阉魏忠贤效忠,魏忠贤怀恨在心,指责袁崇焕已“暮气沉沉”,迫其辞职还乡。崇祯帝即位,魏忠贤伏诛,袁崇焕重新被启用,又赴关外领兵作战。
明崇祯二年(1629)十月,皇太极突然自辽北经遵化绕过蓟州,围攻明都北京。袁崇焕忙回师驰救。皇太极鉴于以前在宁远和宁锦两次兵败,对袁崇焕心存戒惧,决心将其除掉,于是施用反间计,将捉到的明朝太监钱宁释放回去,让他去散布后金与袁崇焕订有密约的谣言。
崇祯帝遂将袁崇焕召至宫中,不容置辩,即投入监狱,几天后押往菜市口,凌迟处死。这个噩耗传到辽东,三军放声大哭,痛悼国家失此干城。据史料记载,崇祯帝决定杀袁崇焕时,京师竟人心大快,以为后金入侵京师,乃是袁崇焕勾引所致。
直至清人修明史,为袁崇焕立传,才使这一冤案惊天逆转,大白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