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生活的时代,是唐中后期,藩镇割据,虽然暂时处于平静状态,但是,暗流涌动,更大的风暴即将到来。
811年,白居易母亲去世,年五十七,白居易回到老家渭北下邽丁忧,守孝三年。
814年,丁忧结束,白居易回到长安,任太子官署的官员。
唐宪宗并不喜欢他,加之以前他任言官得罪了一些人,这些人对他群起而攻之,于是,816年,白居易被踢出京城核心圈子,被贬到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任江州司马。这一年,白居易四十四岁。
虽然是被贬,但是,一州的司马,权力不小,俸禄还是不错的,因此,一时之间,白氏的亲属们,纷纷投奔白居易,江州竟成了白氏家族汇聚之地。
首先,他的大哥白幼文,原为浮梁县(今江西省景德镇浮梁县)主簿,已经罢官,在故居符离县(今安徽省宿州市符离集)居住,赋闲,这一年已经六十余岁,带着儿子,前来投奔,希望白居易能提携自己儿子,以后儿子能有个好前程。
白居易在其他各地的孤幼堂弟姐妹侄子六七人,也纷纷前来投奔。
白居易给京城朋友写信《答户部崔侍郎书》,信中写道:“前月中,长兄从宿州来,有孤幼弟侄六七人皆自远至。日有粝食,岁有粗衣。饥寒获同,骨肉相保。”
817年,长兄白幼文去世,归葬老家关中渭北下邽。
818年,弟白行简,离开东川幕府,也来投奔白居易。
此时,全家只有白居易为官,有俸禄,因此,家族人等,纷纷来投,好在唐帝国实行厚禄政策,官员待遇还算不错,因此,白居易养活这一大家子,还是没问题的。在农业社会,官员的俸禄,还是管用,最起码饿不着。
一夜晚间,白居易送朋友离开江州,到了江边,下了马,上了船,正在饮酒叙谈送别,忽闻江上传来一阵琵琶声,颇为动听,顿时,白居易忘了下船,朋友也忘了出发,如此荒凉偏僻的江州,何来这么优雅动听的琵琶乐声?他们很好奇,于是便把船划过去,靠近琵琶声响那条船,询问谁是弹得如此一手好琵琶的好手,并且,添酒回灯重开宴,那弹琵琶的乐者,千呼万唤始出来,原来是一位半老徐娘。
她施展了高超的技巧,“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琵琶行》
弹罢之后,双方交谈,原来双方都是来自京城长安的,他乡遇故知,顿时倍感亲切,琵琶女放下了心防,开始畅谈心声,她是京城长安人氏,家在虾蟆陵下住。此地现在还在,就在今西安和平门外一带。
她十三岁时,琵琶已经学成,并且才华出众,非常出色,名列教坊第一部,名声大噪,五陵年少争相捧场,每次演罢一场,捧场的绸缎不计其数。
五陵之称,来源于西汉,那时,皇帝去世,则围绕其陵墓,迁去权贵富豪之家,加以拱卫陪伴,建成大城,西汉有五座大城最为著名,规模皆与长安城相当,称为五陵。
这五座大城,分别是:汉高祖长陵县城,汉惠帝安陵县城,汉景帝阳陵县城,汉武帝茂陵县城、汉昭帝平陵县城,围绕着首都长安县城。
六大城,皆为人口二十余万,在当时都是繁华大都市。
都城长安有皇家,而五陵各城则是位于长安外围的富人区。五陵的权贵和富豪,称为“五陵豪杰”,而“五陵年少”,则是官二代、富二代、官宦子弟、富家子弟的意思。
“五陵豪杰”、“五陵年少”之称,一直延续到唐时期,而唐末五代之后,关中破败,形势发生剧变,沧海桑田,因此,明唐伯虎有诗云: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琵琶女年龄大了之后,行情转差,门前冷落鞍马稀,只得老大嫁做商人妇,而且,这个商人还是位来自偏远地方的外地人,她只得离开繁华的长安,跟着来到穷乡僻壤,没想到,商人却重利轻别离,不懂感情,经常让她独守空房,这不,又抛下她,去浮梁县做茶叶生意去了,琵琶女颇感惆怅,于是,夜晚在江上弹琵琶,抒发伤感之情。
白居易将此次经历,写成《琵琶行》,成为千古名篇。
白居易在诗中特别写道,“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特意写出浮梁,自然是因大哥白幼文曾在浮梁县做官,景德镇与九江相距不远,白居易想起去世的大哥,又多了一份惆怅。
琵琶女最后说道,“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夜里做梦想起年轻时在长安的往事,不由得哭醒。
激越的琵琶声回荡江上,白居易已经心有所动,又听了同为被踢出京城长安的琵琶女的遭遇,不由得写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名句。
琵琶女的弹奏,忽而激越悲愤,忽而如泣如诉,道尽人间苍凉,感动了在座所有的人,其中,白居易最为有感,“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周秦汉唐,中国的中心一直在北方黄河流域,包括经济,而唐末五代大乱之后,经济重心才转移到南方长江流域,因此,唐时关中,为天下最为富庶繁华之地,而江州当时则是偏远落后的荒凉之地,并且还是文化沙漠,因此,白居易写道,“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久在文化荒漠,忽然听到来自京城的琵琶女的悠扬乐声,白居易又惊又喜,大为感动,“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白居易是感情丰富之人,易于伤感,如此触动灵魂的一次经历,促使白居易写成了《琵琶行》,成为千古名篇,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写诗称赞他,特别指出,“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白居易回到京城后,一路顺遂,做到尚书高官,不过,病痛一直伴随着他,加上官场风云变幻无常,令他看破红尘,最终,白居易皈依佛门,一心只求往生兜率净土,他离世时,不归下邽祖坟,而是葬于他的佛门师父僧如满之侧,“永离生死流,终成无上道。” 白居易终于求得了终极的情感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