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涧古诗带拼音(鸟鸣涧的意思全解)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它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五绝,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成熟定型于唐代。五绝每首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图画,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其最大特色。五绝有仄起、平起二格。

《鸟鸣涧》一诗是五言绝句,是平起五绝。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创作背景

  这首诗应当是作于713—741年(唐开元)年间游历江南之时,当时正是盛唐时期。此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是诗人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格律为:

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

诗词创作来说,每句第一三五字不论,二四六字分明。分别为,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但是,有时候为了诗歌的灵活性,平仄不是固定的,存在拗救的情况。第一句的第三个字桂(仄)拗了,第四个字花(平)救了回来,这属于拗救中的本句自救。”此外,还有一种说法,“二是这首诗是古绝,并不是律绝,不受平仄限制。”

整首诗20个字,平声字计12个,那么密集的平声字在古诗中是少见的。

《鸟鸣涧》中密集的平声字也是传递着:静、闲。第二句“春山空”,三连平,悠远、绵长。第三句“月出”两个连续的入声字,开始打破诗的宁静,“惊”字是吟诵时应该着意的地方,由静而动,复由动而静。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