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古诗的意思和翻译(春晓的意思全解)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短短的一首五言绝句,相信所有的读者小的时候都读过,我想能与《春晓》相媲美的唐诗只有李白的《静夜思》和骆宾王的《咏鹅》了吧
可这么多年了,你真的读懂这首诗了吗?真的感受到孟浩然在诗歌背后流露出的散淡闲适了吗?
解读这首诗歌,我们先要了解孟浩然其人。
孟浩然出生于公元689年。出身于襄阳城中一个薄有恒产的书香之家,自幼苦学。年轻时隐居读书于鹿门山。25到辞亲远行,漫游长江流域,广交朋友,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进身之机,直到40岁仍不得功名。传说张说曾私邀孟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张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虽在仕途上不得志,但孟浩然的才学和诗歌之名气已在朝野传来。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王维曾画他的像于郢州亭子里,题曰“浩然亭”。可见他在古代诗人中的盛名。
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直到碰了钉子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他虽然隐居林下,但仍与当时达官显官如张九龄等有往来,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
《春晓》这首诗就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
前两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说诗人在春天时节某一天的早上,由美美地睡着,到半梦半醒之间,听到窗外叽叽喳喳的一阵鸟叫声,睁开睡眼惺忪的眼一看,霍,天亮啦,真是春宵苦短啊,还没睡够就天亮了感情你们鸟儿不睡觉是吧那我就起床吧,走出屋外,怎么到处枝头都落上了叽叽喳喳的小鸟啊。
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点明一夜春眠之时,悄悄而来的春风带来了春雨,真可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啊,哦不对,昨晚好像就听到了风雨之声,嗯,也不知我宅子后的那些花怎么样了,得去看看,嗯,去看看
那么孟浩然的闲适散淡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想,能够被鸟啼声叫醒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用现在的话说不就是睡觉睡到自然醒嘛作为一个男人,早上起来,我们现在脑子里想得最多的是什么,我想无非是家庭、工作、赚钱这些事情,甚至是昨天炒股赔了赚了?早上吃啥好?赶紧洗刷吃饭,上班该迟到了!但孟浩然不是这样,他没有为仕途所累,没有为生活琐事所羁绊,他想到的,竟然是院子里的花怎么样了!你说这个大男人,心思真够细的,真够有闲情雅致的。我们所说的洒脱,淡然,我想莫过于此吧。
窃以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二句之境界,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应为一层,已然到达李白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没有一丝修饰之痕迹,却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