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道元水经注原文及翻译(水经注江水原文及翻译注释)
郦道元①《水经注•淇水》(节选)译注
牛子社 马运钧
原文:淇水②又东出山,分为二水。水会立石堰,遏水以沃白沟,左为菀水,右则淇水。自元甫城③东南,迳朝歌县④北。《竹书纪年》:晋定公十八年,淇绝于旧卫,即此也。
①郦道元(?-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地理学家。他撰写的《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又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②淇水:本文涉及到的淇水仅指鹤壁境内的古淇水。③元甫城:在今淇县北。④朝歌县:《一统志》认为在淇县东北。下文的“旧卫、沬邑、沬之乡”皆指朝歌附近,沬邑是比朝歌更早的城邑名称。
译文:淇水继续向东流出太行山,分为二水,水的中间恰好矗立着一堵石堰,抬高水位使之灌入白沟,左边一股叫菀水,右边一股是淇水。淇水通过元甫城东南,流经朝歌县北边。《竹书纪年》说“晋定公十八年,淇绝于旧卫”,旧卫就是说朝歌这个地方。
原文:淇水又东,右合泉源水①,水有二源。一水出朝歌城西北,东南流。老人晨将渡水而沈吟难济。纣问其故,左右曰:老者髓不实,故畏寒也。纣乃于此斫胫而视髓也。其水南流东屈,迳朝歌城南。《晋书·地道记》曰:本沬邑也。《诗》云:爰采唐矣,沬之乡矣。殷王武丁始迁居之②,为殷都也。纣都在《禹贡》③冀州大陆④之野,即此矣。有糟丘酒池之事焉。有新声靡乐,号邑朝歌。晋灼曰:《史记·乐书》,纣作《朝歌》之音,朝歌者,歌不时⑤也。故墨子闻之,恶而回车⑥,不迳其邑。《论语·比考谶》曰:邑名朝歌,颜渊不舍,七十弟子掩目,宰予独顾,由蹙堕车。宋均曰:子路患宰予顾视凶地,故以足蹙之,使堕车也。今城内有殷鹿台⑦,纣昔自投于火处也。《竹书纪年》曰:武王亲禽帝受辛⑧于南单之台,遂分天之明。南单之台,盖鹿台之异名也。武王以殷之遗民封纣子武庚于兹邑,其地为三,曰邶、鄘、卫,使管叔、蔡叔、霍叔辅之,为三监。叛,周讨平以封康叔为卫。箕子佯狂自悲,故《琴操》有《箕子操》,迳其墟⑨,父母之邦也,不胜悲,作《麦秀歌》。后乃属晋,地居河、淇之间;战国时皆属于赵⑩,男女淫纵,有纣之余风⑪。土险多寇,汉以虞诩⑫为令,朋友以难治致吊。诩曰: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又东与左水合,谓之马沟水⑬。水出朝歌城北,东流,南屈迳其城东,又东流与美沟⑭合。水出朝歌西北大岭下,东流迳骆驼谷,于中逶迤九十曲,故俗有美沟之目矣。历十二崿流相承,泉响不断,返水捍注,卷复深隍,隍间积石千通,水穴万变,观者若思不周赏,情乏图状矣。其水东迳朝歌城北,又东南流,注马沟水。又东南注淇水,为肥泉也。故《卫诗》⑮曰: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毛注》云:同出异归为肥泉。《尔雅》曰:归异出同曰肥。《释名》曰:本同出时,所浸润水少,所归枝散而多,似肥者也。犍为舍人⑯曰:水异出,流行合同曰肥。今是水异出同归矣。《博物志》谓之澳水⑰。《诗》云:瞻彼淇澳,菉竹⑱猗猗。毛云:菉,王刍也;竹,编竹也。汉武帝塞决河⑲,斩淇园之竹木以为用。寇恂⑳为河内,伐竹淇川,治矢百余万,以输军资。今通望淇川,无复此物。惟王刍编草,不异毛兴。又言:澳,隈也。郑亦不以为津源㉑,而张司空专以为水流入于淇,非所究也。然斯水即《诗》所谓泉源之水也。故《卫诗》云: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卫女思归,指以为喻;淇水左右,盖举水所入为左行也。
①泉源水:淇水支流,有两个源头,分别在南和北环绕朝歌城,于朝歌城东南汇合注入淇水。②殷王武丁始迁居之:郦道元引《晋书·地道记》谓“武丁迁居沫邑”。③《禹贡》:中国古代名著,其地理记载囊括了各地山川、地形、土壤、物产等情况。④大陆:这里指钜鹿东北的“大陆泽”。⑤歌不时:儒家礼制认为早晨应诵读诗书,而唱歌则不合时宜。⑥墨子回车:《淮南子》说“墨子非乐,不入朝歌之邑”。⑦鹿台:《汉书·张良传注》说“鹿台,台名,今在朝歌城中”。《一统志》说鹿台即今淇县治,纣昔自投于火处也。南单之台是其别名。⑧帝受辛:殷纣王姓子名受,辛是后人赠他的谥号。⑨墟:殷墟,商墟。《史记·卫康叔世家》说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之间故商墟。下文“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中的“虚”也指殷墟。⑩战国时皆属于赵:《水经注疏》考“是河淇之间,战国时属魏,不属于赵”,郦道元此说有误。⑪男女淫纵,有纣之余风:《御览》《帝王世纪》皆曰“至今民俗歌谣,男女淫纵,犹有纣之余风,世称赵女之美,是也。”所述乃赵国之事,与朝歌无关,郦道元引用此说有误。⑫虞诩:东汉名臣,安定朝歌是其成就之一。⑬马沟水:《淇县志》说源出县西北三十里。马沟水可能在今淇县石老公村附近(在前嘴流入了夺丰水库)。马沟水与美沟水汇合后称肥泉(可能是今思德河),是泉源水的一个源头,前面“纣乃于此斫胫而视髓也”涉及到的斫胫河是泉源水的另一个源头。⑭美沟水:《一统志》说小石河在淇县北,即古美沟水;《寰宇记》说锡盆水出卫县西北四十里石坎下,湾曲似盆……每时雨开霁,轻津散垂,滴盆水泠泠可听;《水经注疏》说“疑锡盆即美沟之殊目”。下文的“崿”有岩石张口承接流水之意,与“盆”字可互为印证。美沟水可能在今前嘴流入夺丰水库。⑮卫诗:《诗经》邶、鄘、卫风可统称卫风。⑯犍为舍人:西汉学问家、《尔雅注》的作者。⑰澳水:这里指肥泉水。张司空即《博物志》的作者、西晋时代的张华。⑱菉竹:《说文》说菉就是王刍。⑲决河:瓠子河决是西汉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河决20多年后,汉武帝亲令“下淇园之竹以为楗”,“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填决河”。瓠子口可能在今河南滑县苗固一带。⑳寇恂:东汉开国名将,曾担任河内太守。㉑郑亦不以为津源:东汉儒学家郑玄并未给“澳”字作注,大概郦道元是臆猜。
译文:淇水继续向东,右边有泉源水注入。泉源水有两个源头,其中一个源头(斫胫河)在朝歌城西北,这股泉源水流向东南。传说有个老人早晨渡此水时踌躇再三,纣王问原因,身边的人说:老人的骨髓不丰盈,所以怕寒冷。纣王就在这个地方命人敲开小腿查验骨髓。这一股泉源水向南流着流着又弯曲向东,经过了朝歌城的南边。《晋书·地道记》说,朝歌城就是那个过去叫沬邑的地方。《诗经》说:到哪里去挖菟丝子呢,就到那个叫沬邑的地方吧。商朝最早迁居到此的国君是武丁,这里开始成为殷商的都城。《禹贡》一书说"殷纣王的都城在冀州大陆泽旁边的平地上",就是说这个地方。这里流传着以糟作丘、以酒为池的故事,新声靡乐凌晨而歌所以号称此城为朝歌。晋灼说,《史记·乐书》记载殷纣王作《朝歌》之乐,早晨就唱歌,不符合古礼制。所以墨子听到此乐,厌烦得掉转车头就跑,不再经过这个城池。《论语·比考谶》说,城名叫朝歌,颜回不去住宿,七十弟子以袖遮眼,因为宰予自己回头看了两眼,子路一脚将他踹下车去。宋均说,子路是害怕宰予看凶险之地,所以用脚踹他,让他掉下车去。现在朝歌城内还有殷商的鹿台遗存,这里是纣王当年投火自焚之处啊。《竹书纪年》说,周武王亲自捉拿帝辛名子受者于南单之台,于是令天下清明。南单之台,大概是鹿台的别名。武王将殷商的臣民以及朝歌故城分封给纣王的儿子武庚,并将所辖之地分作邶、鄘、卫三块,令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分别管理,就是三个监国。武庚与三监一同叛乱,被周公平息,迁康叔封为卫国国君。箕子装疯卖傻大放悲声,据说《琴操》里就有《箕子操》,箕子去朝周、路过朝歌城墟,看到破败的父母家邦,悲痛难禁,写下了《麦秀歌》。卫国东迁后朝歌属于晋国的地方,这个地方应该在黄河和淇水中间;战国时代这里曾长期归赵国管辖,据说这里的男女淫荡放纵,大概是从纣王那时候遗留的风气。这个地方山势险恶盗贼众多,东汉时虞诩初作朝歌令时,朋友都觉得朝歌难以治理并来安慰他,他说“如果不是遇到盘根错节的情景,怎么能分辨出哪把斧更锋利呢?”这一股泉源水(斫胫河)再向东流、又与左边的马沟水汇合。马沟水的源头在朝歌城北,向东流然后向南弯曲经过朝歌城东,又往东流,马沟水与美沟水汇合。美沟水源于朝歌城西北大岭下边,往东流经骆驼谷,在谷中九转十曲,所以俗称中有美沟一说,沟中有十二块大岩石似张着嘴承接水流,水流跌落响声不断,沟水往来盘旋,卷入沟壕溪涧,溪涧中到处堆满石头,形成一个个小水洞,令观看的人目不暇接、难以描绘其情其景。美沟水向东再经过朝歌城北、再向东南流,与马沟水汇合,一起向东南流入淇水。这个美沟水与马沟水汇合后形成的水流就是“肥泉”,是泉源水的另一个源头。所以《诗经·邶风·泉水》说:我思念肥泉的时候,只能增加我长长的叹息。《毛注》说:水同源而流往不同的地方叫肥泉;《尔雅》说:归入不同的渠道而源头相同叫肥;《释名》说:最初一同流出时水比较少,最后分别流归的时候枝繁叶茂,好像肥了起来。犍为舍人说:水从不同的源头流出,流动过程中并在一起自然就“肥”了。现在我们说的肥泉就是不同源头的水流归于一处了。《博物志》里把肥泉水又叫做“澳水”。《诗经·卫风·淇澳》说:看那淇水与澳水汇合的地方,王刍与编竹生长得多么茂盛啊。《毛注》说,菉就是王刍;竹就是编竹。汉武帝堵塞瓠子决口时,砍伐了很多淇园的竹子树木用作填充材料;寇恂作河内太守时,砍伐淇水河道内的竹子治成箭矢资助军用。现在向淇水河道放眼望去,再也见不到编竹,只剩下王刍和编草还像《毛注》里写的那样茂盛。还有人说,“澳”是指水的拐弯处,郑玄也不认为“澳”是指哪条水流,而张司空名华者却认为“澳”就是指流入淇水的澳水,不知道他依据的是什么?虽然各种说法不一样,但是这个斫胫河与肥泉汇合后形成的流水肯定就是《诗经》里面所说的“泉源水”。所以《诗经·卫风·竹竿》说: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卫女思乡,借用淇水和泉源水比喻家乡;淇水左右,大概是她看到泉源水从左边流入了淇水吧。
原文:淇水又南,历枋堰、旧淇水口东流,迳黎阳县界南入河。《地理志》曰:淇水出共,东至黎阳入河。《沟洫志》曰:遮害亭西十八里至淇水口是也。汉建安九年,魏武王于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①,以通漕运,故时人号其处为枋头。是以卢谌《征艰赋》曰:后背洪枋巨堰,深渠高堤者也。自后遂废,魏熙平中②复通之,故渠③历枋城北,东出,今渎破故。其堰悉铁柱,木石参用。其故渎南迳枋城西,又南,分为二水:一水南注清水,水流上下,更相通注,河清水盛,北入故渠,自此始矣;一水东流,迳枋城南,东与菀口合。菀水上承淇水于元甫城西北,自石堰东、菀城西,屈迳其城南,又东南流历土军东北,得旧石逗④。故五水分流,世号五穴口,今惟通并为二水。一水西注淇水,谓之天井沟⑤。一水迳土军东分为蓼沟,东入白祀陂⑥。又南分,东入同山陂,溉田七十余顷。二陂所结,即台阴野矣。菀水东南入淇水。
①白沟:为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之前的淇河古道。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认为“白沟”疑因“其河床遍布白蚌壳类动物残骸,呈现一片白色”而得名。白沟成为郦道元《水经注·淇水》中连接淇河上下游的一条主线。②魏熙平中(516年-518年):北魏孝明帝元诩的年号。③故渠:与“魏武开白沟”相互印证,是指曹操从枋堰开挖的一段连接白沟的渠,卢谌《征艰赋》中的“深渠”即指此渠。此故渠与下文的故渎不一样,故渎是指淇水旧道。另外,文中还出现了宿胥故渎,是指古黄河在宿胥口决堤留下的老河道。④石逗:逗通窦,石穴、石洞。⑤天井沟:《地形志》说“朝歌有天井沟”。⑥白祀陂:《地理志》说天下水名泊者二,一曰梁山泊,一曰长丰泊。长丰泊,即白祀、同山二陂水所汇也。
译文:淇水又向南流,经枋堰、旧淇水口拐弯向东(南)流动,经黎阳县界南进入黄河。《地理志》说:淇水从共县流出,向东到黎阳流入黄河。《沟洫志》说:从遮害亭往西十八里就到达淇水口这个地方了。东汉建安九年,魏武王曹操在淇水口楔入大枋木建成水堰,抬高水位使淇水向东流入白沟,借以畅通漕运,所以当时的人称这里为枋头。因此卢谌的《征艰赋》说:淇水背靠大枋巨堰,真是渠也深、堤也高啊!(这个渠就是曹操令人开挖的),之后不久就废弃了,北魏熙平年间又挖通了,这一段渠现在经枋城北向东流去,原因是河道淤塞残破了。枋头堰全部用铁柱作桩,将木头石头混合使用。淇水的老河道往南经过枋城西,再往南分为两股:一股水往南注入清水,上下水流更加通畅,黄河有时河清水盛,从这时起常常形成倒流之势向北洄溯曹操开挖的那段河道;另一股水往东经过枋城南,再往东与菀水口相接。菀水上游承接淇水是在元甫城西北,自石堰东、菀城西,拐弯经过菀城南边,又向东南流经土军东北,通过一个有孔的巨石,形成五水分流的奇观,世人称此处为五穴口,现在还剩两股水通畅。一股水往西注入淇水,被叫作天井沟;一股水经过土军再东分一股叫作蓼沟、往东流进白祀泊,又南分一股、往东流进同山泊,能灌溉农田7000多亩。白祀泊与同山泊相联接处,就是(南)台旷野。菀水从东南流入淇水。
原文:淇水右合宿胥故渎,渎受河于顿丘县①遮害亭②东,黎山西北。会淇水处,立石堰遏水,令更东北注。魏武开白沟,因宿胥故渎而加其功也。故苏代曰:决宿胥之口③,魏无虚、顿丘。即指是渎也。
①顿丘县:此处指北魏黎阳郡顿丘县。下文提到的“东郡顿丘城”,指先后设在今濮阳县(有帝喾冢)、内黄县(有颛顼冢)境内的东汉顿丘县。下文还提到了西汉顿丘县,即“顿丘县故城”。北魏黎阳郡顿丘县与西汉顿丘县县治均应在今浚县屯子镇蒋村附近。②遮害亭:在今浚县西南50里、距淇水18里处,古为黄河所经,水势险峻。③决宿胥之口:这是《战国策·燕策》记载的苏秦之弟苏代游说燕王时,转述秦王的话,意思是“如果从宿胥口掘开黄河大堤,则魏国的殷墟、顿丘就全淹没了”。
译文:淇水从右边联接宿胥口老河道,这个老河道在顿丘县遮害亭以东、大伾山西北方向与黄河联接。淇水与老河道相交汇处,也筑石堰抬高水位、令淇水向东北流。曹操挖除了淇水与白沟的间隔,宿胥老河道在增强白沟的漕运功能方面也有所增益。所以苏代说:如果从宿胥口掘开黄河,魏国从殷墟到顿丘就完全淹没了。苏代所说的宿胥故渎就是这个老河道。
原文:淇水又东北流,谓之白沟,迳雍榆①城南。《春秋》:襄公二十三年②,叔孙豹救晋,次于雍榆者也。
①雍榆城:杜预《春秋·注》说“雍榆,晋地,汲郡朝歌东有雍城。”②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0年。
译文:淇水又向东北流,进入白沟,再经过雍榆城的南边。《春秋》记载,鲁襄公二十三年,叔孙豹增援晋国,曾在雍榆城临时驻扎。
原文:淇水又北迳其城东,东北迳同山东,又东北迳帝喾冢西,世谓之顿丘台,非也。《皇览》曰:帝喾冢在东郡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中者也。
译文:淇水又向北经过雍榆城东边,又向东北经过同山东边,又向东北经过帝喾冢的西边。有人说帝喾冢也叫顿丘台,这是错误的,《皇览》说:帝喾冢在东郡濮阳顿丘城外的南台旷野之中。
原文:又北迳白祀山东,历广阳里,迳颛顼冢西,俗谓之殷王陵,非也。《帝王世纪》曰:颛顼葬东郡顿丘城南,广阳里大冢者是也。
译文:淇水又往北经过白祀山的东边。有人说这里靠近广阳里、经过颛顼帝冢的西边,这个地方俗称殷王陵,这些都是不对的,《帝王世纪》说:颛顼葬在东郡顿丘城的南边,那个叫作广阳里大冢的地方就是颛顼的墓。
原文:淇水又北屈而西转,迳顿丘北。故阚骃云①:顿丘②在淇水南。《尔雅》曰:山一成谓之顿丘。《释名》谓一顿而成丘,无高下小大之杀也。《诗》所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者也。魏徙九原、西河、土军诸胡,置土军于丘侧,故其名亦曰土军也。
①阚骃:南北朝时地理学家。②顿丘:此处涉及到的顿丘,郦道元认为均指山丘。北魏时,顿丘也名“土军”。
译文:淇水又向北弯曲,然后经过顿丘北边向西形成东西走向,所以阚骃说:顿丘在淇水南岸。《尔雅》说:丘上更有一丘相重叠的叫顿丘;《释名》说:一顿而成的山丘,没有高低小大之分;《诗经·卫风·氓》所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就是指这个地方。北魏曾招降九原、西河、土军的胡人,将土军安置在顿丘一侧,所以顿丘也有人叫作土军。
原文:又屈迳顿丘县故城西,《古文尚书》以为观地矣,盖太康弟五君之号曰五观者①也。《竹书纪年》:晋定公三十一年②,城顿丘③。《皇览》曰:顿丘者,城门名顿丘道。世谓之殷,皆非也,盖因丘而为名,故曰顿丘矣。
①五观:《史记·夏本纪》说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顿丘与古观国没有联系。②晋定公三十一年:公元前481年。③城顿丘:西汉置顿丘县前,顿丘曾长期以城邑的形式存在。《尸子》《尚书大传》曾有舜帝在此处经商的记载。
译文:淇水又弯曲经过顿丘县老县城的西边,《古文尚书》认为这里是古时候观国的地界,大概是因为所谓五君子的号叫五观吧。《竹书纪年》说,晋定公三十一年曾在此地筑城。《皇览》说:此处叫顿丘、是因为城门外的路叫顿丘路。这个地方世人称作殷地,这都是不对的。大概还是因丘而得名,才叫顿丘。
淇水东北迳枉人山①东、牵城②西。《春秋左传》:定公十四年③,公会齐侯、卫侯于牵者也。杜预曰:黎阳东北有牵城,即此城矣。
①枉人山:《大名府志》说善化山……有三峰如鼎峙,亦名三山,俗传纣杀比干于此,亦名枉人山。②牵城:杜预《春秋·注》说黎阳东北有牵城;《春秋左传》说定公十四年,公会齐侯卫侯于牵城者也。在今浚县王庄乡军寨附近。③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
译文:淇水往东北方向经过枉人山的东边、牵城的西边。《春秋左传》说:鲁定公十四年,曾与齐景公、卫灵公在牵城会盟。杜预说:黎阳东北方向有个牵城,就是说这里。
编者按:淇水,今指淇河,源出山西省陵川县六泉乡的棋子山,流经河南省辉县市、林州市、鹤壁市的淇滨区、淇县和浚县,最后在浚县新镇镇淇门村注入卫河,全长约161公里。
其实古今淇水变迁很大。在郦道元编著《水经注》的北魏时期,淇水流经今河南辉县、林州、淇县、浚县后继续流向东北,经今河南汤阴、内黄和河北省诸市县,在今天的天津附近注入渤海。那个时期的淇水比现在的淇河要长得多。
流经鹤壁的这一段古淇水风光秀美,在商周时期诞生了著名的《鄘风》、《卫风》和《邶风》,这里是诗经文化的发源地,是商周历史文化的地理标志。
鹤壁市中心区搬至淇滨后,按照“保护第一,恢复生态,合理利用,促进发展,适度开发,造福群众”的原则,经过多年的生态保护和适度开发,淇河风光更加秀美,淇河文化发扬光大。
淇河,作为鹤壁人民的母亲河,又是一条史河、诗河、生态河,已成为鹤壁的一张靓丽名片。
《水经注·淇水》详注了北魏时期淇水的风貌及相关的历史地理掌故,对我们今天研究鹤壁淇河文化帮助颇丰。今试节选《水经注·淇水》鹤壁部分进行翻译和注解,便于大家了解淇河的历史变迁,知我家乡,爱我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