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长的故事简短(拔苗助长完整故事了解)

拔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指把禾苗拔高,帮助其成长

春秋时,宋国有一位农夫。他总觉得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经常到田边去看。

可是,好多天过去了,却不见禾苗长高。他非常着急,挖空心思想办法,如何才能让禾苗快速长高呢?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地往上拔高一大截,从早上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

回到家,对家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

他的儿子听了急忙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

比如很多家长因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考虑自己孩子的具体条件,致使孩子受苦的同时自己也多增苦恼。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有它们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能认识它、利用它,不能违背它、改变它。“欲速则不达”,凡事要按照客观规律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不可主观冒进,不能好高骛远,靠幻想过日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