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学史上,素有“唐宋八大家”的说法,这文章八大家、苏家就占了三家。他们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个人,我们今天就讲一个苏洵是怎么样让苏轼和苏辙爱上读书的,苏洵本人二十七岁,他才开始读书,算是起步有点晚了,因此他就特别希望两个儿子能够好好地读书。有一天,苏轼和苏辙一边跑一边看到他们的老爹躲在一个角落里,兄弟两个人就跑过去看看老爹在干什么呢,原来,他的老爹正在聚精会神地低头做事,一听到儿子的脚步声就慌慌张张地赶紧把手里面的东西给藏到身后,苏轼就问,父亲,您这是在做什么呀,苏洵就故意地支支吾吾,老爹是又说、又不说,这种欲言欲止的样子和平时对兄弟两个人的严厉完全成了两个人,这样的情况连续发生了好几次,兄弟两个人就说我们两个人偷偷地观察观察老爹在干吗,最后发现他们的父亲背着他们在看书。父亲读书为什么要背着孩子,这个书里面到底有什么好玩的东西,苏轼和他弟弟两个人就偷偷地把他爹念过的书拿过来他们也看一看,后来,他们两个人就都迷上了读书。
苏家、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一脉相承的风骨与品格,源自于父亲的身体力行和家风熏陶,也来源于苏洵在教育子女方面的苦心、智慧方法。后来这样的家规家训不仅在苏家世代相传,也影响了周围的人。在宋代,三苏的故乡眉州是十户人家九户藏书,家家户户人人以读书为荣,可见,好的家风不仅能够使得家庭受益,也能够带动良好的社会风气。
读书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种人生状态,书能否读好,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是能不能够摒弃浮华躁动,能不能够沉浸于书的世界一定是读书能否有所得的关键。下面我们来说一个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字希文,他出身贫寒,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几年以后母亲谢氏带着年幼的范仲淹改嫁给了朱文翰,范仲淹也一度随继父改姓了朱。青年时代范仲淹进入了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府书院读书,他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在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曾经率百官去朝拜太清宫,途经应天府书院的所在地,皇上御驾亲临,文武百官前呼后拥,当地百姓自然是争相围观,大家都明白,能够亲眼见到天子这种事别说是这辈子了,就是下辈子都难有第二次啊,可是就在大家争先恐后奔向龙辇的时候,范仲淹却关起了房门,像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静心读书,同学好心来喊他,希文兄、快走吧,皇上来了,咱看看去,晚了就看不到了。谁知范仲淹连头都没抬,淡淡地说:不急,我以后肯定会见到皇上的。果然,第二年,也就是大中祥符八年,二十七岁的范仲淹就进士及第,被授予广德军司理参军之职,正式进入了仕途。做官以后,范仲淹把母亲接到身边来奉养,并且在二十九岁的时候上表改回了原来的范姓,从此范仲淹凭借自己的人品、才华成为宋朝声望最高的名臣之一,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知识改变命运”,完成了从一个贫寒子弟到国家栋梁的华丽转型。
读书的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来之不易,范仲淹不仅无比珍惜读书的机会,还将这种珍惜贯穿到了他的整个一生。他不但人品高尚值得我们学习,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更是对后世影响深远。
我们说知恩图报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相信没人反对。今天,咱们要讲的也是一个跟报恩有关的故事,但是这个所谓的报恩却报出错来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东汉有位官员叫杨震,他在荆州做刺史的时候、发现有个叫王密的读书人很有才华,于是就推荐王密做了昌邑的县令。有一年,杨震调任东莱太守途经昌邑县,听说推荐自己的恩师要来了,这王密是远接近迎,特地前来拜访,两人好久不见,聊得十分投机,不知不觉当中已经到了深夜,王密看看周围没人,小心翼翼地就从怀里捧出了一包东西放在了桌子上,他对杨震说,恩公,您对我的知遇之恩我无以为报,今天这点儿小小的心意请您务必收下,随即打开包裹,里面竟然是十斤黄金,见此情景,杨震把脸一沉,说作为朋友我了解你,你为什么就不了解我呢,意思是说因为我知道你是真有才学,所以我才举荐你做了这个县令,认为你是个真正清廉的好官,你对我的最好回报是为国效力,而不是送给我个人什么东西。可是这个王密还不死心,他又说,三更半夜我知、你知,没别人知道,您为什么就不接受呢,杨震一听,立刻严厉地就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意思是说,老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这怎么能叫没人知道呢,没别人在,难道你我的良心就不在了吗,看到杨震是这个态度,王密顿时是满脸通红、羞愧难当地就走了。
“杨震拒金”的故事就被记录在《后汉书》当中,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读出多重含义,一方面王密报恩不得法,他狭隘地理解了恩德,严格来说都算是故意行贿了;另外一方面,也是最让我们赞叹的是杨震人格的高尚和诚信的境界,他警醒我们在看似没有监督和约束的时候,自己的内心要坚持做人的行为准则,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它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