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和意义(自相矛盾的寓意和启示)
在我国,《自相矛盾》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故事的中心思想是讽刺挖苦那个夸夸其谈、言过其实、既卖矛又卖盾,从而陷入自相矛盾的楚国人。矛盾一词即源于此。其实,人们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故事的含义,它是讲矛盾必然性的。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首先比较一下《自相矛盾》与《理发师悖论》。
《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韩非子·难一》)
译文:有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自己夸口说:“我这盾非常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刺穿它。”又吹嘘他的矛说:“我这矛锋利无比,没有什么东西它不能刺穿。”有人问他道:“那么,用你的矛刺你的盾,将会怎样呢?”他回答不上来了。
《理发师悖论》:“在萨维尔村,理发师挂出一块招牌,声明‘我只给村里所有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有人问他:你给不给自己理发?理发师顿时无言以对。理发师悖论又称罗素悖论。
这两个故事是不是很像?我认为是的,不仅标题像(悖论就是矛盾的意思),表面像,而且实质也像。但是人们对它们的理解却大相径庭:《自相矛盾》的故事告诉人们中国人喜欢夸夸其谈、言而不实,而《理发师悖论》则告诉人们西方人充满了智慧。
数学被誉为自然科学的皇后,是科学的代名词,可是,它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曾有过三次危机:一次是发现无理数,发现无理数的人因此被装进麻袋丢到了大海里;一次是发现微积分运算中的矛盾,无穷小既是0又不是0,深深震撼了数学家;再一次就是发现集合论中的悖论,理发师悖论是其中最具故事情节的通俗表达,让数学家目瞪口呆,罗素因此名垂数学史。
罗素悖论为什么会造成数学危机?为什么会让数学家目瞪口呆?因为它里面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别人问理发师给不给自己理发,他只有两种回答:要么给自己理发,要么不给自己理发。假如他说给自己理发,按照他的声明,他不能给自己理发;假如他不给自己理发,按照他的声明,他又必须给自己理发。无论如何回答都不能避免矛盾,这就是理发师顿时无言以对的原因。
我们接着问: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为什么会造成数学危机?数学是科学的皇后,而数学的基础是集合论,是形式逻辑的不矛盾律,现在数学居然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我的天哪,这还得了?有人因此垂头丧气,因为他们认为整个数学都是建立沙滩上的,还有精神脆弱的人因此自杀!
数学这么精确的科学都不能避免矛盾,更不用说社会科学了。
毛主席提出《矛盾论》,提出矛盾逻辑,一些科学家、哲学家不以为然,也是因为他们认为科学不能自相矛盾。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矛盾论》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们不敢直接否定毛主席的观点,就宣布说毛主席讲的矛盾与形式逻辑的矛盾根本不是一回事。这实际上是有意或无意要将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排除在科学之外,排除在主流之外,排除在人民群众之外,是根本错误的。由此我认为,现在国内(国外更不用说)真懂毛主席《矛盾论》的人,也就是说能从逻辑学思考毛主席《矛盾论》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著名学者何新先生例外,他曾从逻辑学角度深入思考毛主席的《矛盾论》,对研究毛主席哲学思想的主流哲学家提出了批评。他说:“例如我们读艾思奇、杨献诊关于辩证法的书,可以发现这些哲学家所讲的对立,只是现实中一些对立物的反对关系。例如阴电与阳电,男如女,以及东与西,南与北那种对立(列宁也是这样讲的)。但这种对立,不是逻辑的对立,也不是黑格尔逻辑中所意指的那种对立。”(《泛演化逻辑引论——思维逻辑学的本体论基础》,何新著,时事出版社05年版,第97页)我认为,为了通俗化,现实中的一些对立物也是要讲的,但是,不能仅仅停留在这里,要由此将对立统一规律上升为思维规律,上升到逻辑学的高度。从逻辑学的角度讲,毛主席所讲的矛盾与形式逻辑所讲的矛盾就是同一个矛盾。对于这样的一个判断,我们的科学家、哲学家已经普遍失去了思考力,他们好像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两类矛盾不是一回事。这样做的结果,毛主席的矛盾思想要么成为另类,成为只供观赏而没有实用价值的理论,要么庸俗化,把矛盾等同于勾心斗角,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
毛主席把自己的哲学名著起名《矛盾论》,已经表明了辩证法的核心是矛盾。形式逻辑的矛盾律要求思维不能自相矛盾,认为矛盾是思维混乱的标志;辩证法(=辩证逻辑)则相反,认为思维可以自相矛盾,矛盾不是什么思想混乱,而是“理性的必然行动”(康德语),是理性结构先天所具有的,思维想避免矛盾是不可能的。一个说不能自相矛盾,一个说可以自相矛盾,两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人们认识世界的理性工具。相比来说,自相矛盾的说法更全面、更深刻。
毛主席的许多思想都是都是自相矛盾的说法。比如,“党员和革命分子是先生又是学生”、“我们要重视敌人又不要重视敌人(藐视敌人)”、“美帝国主义是真老虎又是纸老虎”、“我们既要民主又要集中,既要纪律又要自由”、“红军是民又是病”等等。对于这些说法有人认为是胡说八道,有人表示不可理解。为什么不可理解呢?就是因为它们违背了形式逻辑的矛盾律。辩证法却认为,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才更全面、更深刻。量子力学关于光的本质的表述就是自相矛盾的表述:光是粒子又是波。粒子占有很小的空间,波在空间中无限大,光怎么可能同时是这两种东西?不可理解。辩证法却认为理所当然。老子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知道如何重新解读《自相矛盾》这个寓言故事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自相矛盾、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思维想避开矛盾是不可能的,矛盾是客观的,是必然的。这个寓言虽然不能说开启了辩证法的新时代(《易经》等典籍更早),但是完全可以说,它第一次以寓言故事的形式揭示了辩证法的核心。
数学家们被罗素悖论、被其它悖论搞得晕头转向,其实它们不过是证明了辩证法的真理: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思维想避开矛盾是不可能的,矛盾是客观的,是必然的;不过证明了,正如恩格斯所说,世界归根结底是辩证的,而不是形而上学的。
《自相矛盾》这个寓言故事还具体告诉人们,在什么情况下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即所说所指由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矛盾。卖矛和盾的楚国人说,他的矛能刺穿任何盾,他的盾任何矛也刺不穿,是对外人说的,这种情况下,这种说法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种说法由对外人说到对自己,或者说由对外到对内,就是由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就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矛盾。
很多人一定都读过如下信息:
“有3个人去吃面条,三碗30元。三个人每人掏了10元凑够30元交给了老板。后来老板说今天优惠满30元减10元,拿出10元让服务生退还给他们,服务生偷偷藏起了4元,然后,把剩下的6元钱分给了那三个人,每人分到2元。这样,一开始每人掏了10元,现在又退回2元,也就是10-2=8,每人只花了8元钱,3个人每人8元,3 X 8= 24元 + 服务生藏起的4元=28元,还有2元钱去了哪里?此题在全世界曾引起巨大反响。求解答案,回答不出转发其他群,看看哪个群里高手多?!”
这个微信是原滋原味,没有作任何改动。我的解答如下:
此题之所以出现矛盾,是因为转换了基本单位。原来的基本单位是三人,也就是把三人的整体作为一个基本单位,后来又把个人作为基本单位,从一个层次跳到另一个层次必然产生矛盾。类似这样的题还有其它说法。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是最深沉的动力。我们的文化是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无法相比的,至今熠熠生辉。1988年76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开会,声称:“如果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老子孔子的智慧。”因此,复兴和发展传统文化是我们最艰巨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可否认,我们的文化中也有许多自嘲、自虐、自残的内容,复兴和发展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恢复这部分内容的本来面目,使他们充满正能量。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