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古诗(玉楼春古诗古诗词原文)

景佑年间,范仲淹因改革得罪权贵利益,被贬饶州,欧阳修也因为与范仲淹交好且支持改革,因此也受到牵连,被贬到夷陵。欧阳修在当时不仅是文坛领袖,也是眼光独到的政治家,他对北宋社会的弊端有着深刻的认识,但无奈既得利益者的阻碍,所以改革总是屡屡受挫,但好在欧阳修本就有豁达的性格,即便被贬也没有患得患失以至暗自消沉,这一点,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下面这首《玉楼春》,据说便写于景佑年间,欧阳修离开洛阳之时,当时正值百花盛开的春天,在这样的日子里离别,自然别有一番感受,欧阳修这首《玉楼春》,便是记录当时心境,全词写得深婉含蓄,在离别的不舍中又充满了些许落寞的孤寂感,读来隽永可人,别有一番韵味。

玉楼春

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

开头两句,描写春天的美好景色,将读者一下子便带入到缤纷多彩的满城春色中,“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洛阳城中,繁花似锦,芳菲无限,这已经是非常美丽的景色了,但词人的笔触并不仅满足于此,而是进一步用味觉来渲染这无限“芳菲”的景象,所以除了“秾艳”之外,还有“清香”的味道沁人心脾,姹紫嫣红的春天,再辅以春风吹来的阵阵花香,令人心情为之一畅。

接着两句虽然也是写景,但却暗含了离别之情,大有缠绵不舍之意,读来含蓄柔美,极富诗意,“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游丝是春天之纷飞的柳絮杨絮,它们随风而起,沾染在人们的衣服上;柳枝柔软,且自古便承载了送别的意象。游丝和垂柳,本是无情之物,但在离别人眼中,却仿佛都成了有情之物,好像“游丝”是刻意缠绕着人们,不想让人离开一样,“垂柳”却争着送别,一留人一争送,相辅相成中,便道出了离别的情景,这两句景中带情,已经使人感受到了离别之意。

但无论是想要留住也好,想要送别也罢,词人终究还是离开了,下片便写旅途之景色和感情。前两句同样是写景,但却极有概括力和韵味,堪称神来之笔,“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旅途中的春色,同样无比美丽,放眼望去,山行处均是杏花,片片杏花林与青山相互映衬,煞是美丽,而行走在这条路上的游子,绕山而行,路途遥远而又漫长,既然无法即刻走到目的地,索性便停下来,去欣赏这美丽的春景,于是他在山下找了一所旅店,打算在此过夜。

乡村驿站的寂静与洛阳城中的热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到了晚上更是如此,所以词人才有了末尾这一叹,“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今夜良宵佳景,但只有词人孤身一人,没有任何相伴之人,若有,只是那天上的一轮明月而已,这一叹息,与前面热闹的春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词人的感情,也仿佛在这一刻全都迸发了出来,而词至此处,也戛然而止,留给人无穷的余味。

欧阳修这首词,虽然不是他的名篇,但却婉转可人,将热闹的春景与离别的情绪,结合地巧妙无间,整首词读来伤感却不凄厉,极富诗意和韵味,无疑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