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古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潼关古诗赏析)
•
故事摘抄
光绪八年的秋天,年仅18岁的谭嗣同随父亲前往甘肃兰州,途径潼关之时,年轻的诗人被眼前雄壮壮丽的景色所吸引,一时之间诗意大发,写下了这首励志名篇—《潼关》。
潼关古城
《潼关》诗为七言绝句,短短的四句诗中却包含着作者豪迈奔放的情怀,其中前两句诗人写到“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这联诗颇有古风,厚重豪迈,第一句采用远景式的眺望,描写了潼关城的雄伟气势,高云堆簇,苍茫雄浑;第二句则借用秋风、马蹄,打破第一句中描写的静态画面,增加了动感之美,不过萧瑟秋风、凄凉吹散马蹄,又增加了一种空旷之美。
潼关地理
诗文的第二联中,作者又挥笔写道“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从山川地理方面入手,借景言志,黄河在此已然从群山之中流向平原,但是仍嫌束缚,要不断冲击河岸,而西区的群山之中,也力戒平坦,一山高似一山。这种开阔奔放的自然形象与诗人的情感交融,诗人将自己追求冲破约束、追求自由的奔放情怀融入了诗文之中,成就了这篇诗文佳作。
谭嗣同
《潼关》诗颇有古风,其豪迈雄壮,奔放潇洒,更是诗人追求突破的心态写照,而这首诗也是年轻诗人的励志诗,它似乎也在昭示着诗人轰轰烈烈而又坦坦荡荡的短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