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吞蝗文言文翻译(吞蝗唐太冀移灾)
原文
贞观二年①,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②视禾,见蝗虫,掇③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④。尔其⑤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⑥谏⑦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⑧移灾朕躬⑨,何疾之避?"遂⑩吞之。
注释
- 贞观二年:即公元628年。贞观,唐太宗的年号。
- 苑:古代帝王游玩、打猎和躬耕的园林。
- 掇:抓取。
- 予一人:古代帝王的自称。
- 其:如果。
- 遽:立刻。
- 谏:规劝。
- 冀:希望。
- 躬:自身。
- 遂:于是。
译文
贞观二年,京城长安大旱,蝗虫大量孳生。唐太宗进入园林查看粮食的情况,看到有蝗虫,捉了几只咒骂道:"百姓把粮食当作身家性命,而你吃了粮食,这对百姓有害。百姓有罪,那些罪过全部算在我身上。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害百姓了。"唐太宗准备把蝗虫吞下去,周围的人急忙劝阻道:"恐怕吃了要生病的,不能吃啊!"唐太宗说道:"我所希望的就是把百姓的灾难转移到我身上,为什么要逃避疾病呢?"于是就把蝗虫吞了。
文化常识
说"京师":历朝历代都有国都,那是帝王朝政的地方。一般称"都",如"唐都于长安"。亦称"京师"、"京"、"京城"、"帝京"、"国"等。上文中的"京师旱,蝗虫大起",意思是都城发生旱灾,蝗虫大量孳生。又如,《岳阳楼记》:"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去国"即离开国都。《左传》上多见"国人",实际上应指国都的人,而非全国百姓。
人物介绍
李世民:(599年—649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聪明果断,擅长骑射。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册立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开创了"贞观之治"。
李世民对外开疆拓土,执行夷汉一家的政策,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
启发与借鉴
唐太宗在蝗灾面前的行为,将唐太宗愿为人民承载灾难的勇气,和坚决消灭蝗虫的决心体现得淋漓尽致,也将一个国家的君王的形象烘托的高大伟岸。在国家有难之际,唐太宗首先想到的是人民,担忧的是民生,无怪乎当时的百姓对唐太宗如此的爱戴了!
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他的统治下,唐朝民风开化,经济繁荣,各民族融洽。直到今天,我们提及他的"贞观之治"都不免感叹当时的盛况。而唐朝之所以能如此昌盛,与李世民爱民如子是息息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