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赏析及翻译)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

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

角声一动胡天晓。

吐鲁番的阿斯塔那古墓群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里面有着500多座西晋至唐代中期的墓葬,发掘出大量精美的文物,其中包括许多纸质的随葬品。由于当时纸张的造价较高,所以多进行重复利用,这些随葬品常以用过的档案、书信、账本等做成。今日有着重要考古价值的“吐鲁番文书”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此类纸制明器的拆解。其中,在一架纸棺上,发现一份写着“岑判官马柒匹共食青麦叁豆(斗)伍胜(升)付健儿陈金”的马料账单,时间大约是在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十月。这里的“岑判官”,据考证就是盛唐时期那位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作者。

岑参出身名门,家族中曾出过三位宰相,但在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他的堂伯父因罪伏诛,亲族多被放逐。两年后岑参出生时,已经家道中落。他幼年便有建功立业、重振家族的志向,30岁进士及第,可惜一直官微职小、仕途不顺。天宝八载(公元749年)始,岑参出塞,陆续在安西、北庭幕府任职,从而拉开了他边塞诗创作的序幕。

正值壮年的岑参在盛唐的广阔西域任意挥洒着他的才华。以往,从未有诗人像他这样涉足遥远的边疆,像他这样饱览西域的雄奇。茫茫沙碛、无垠雪海、炎热火山、卷石狂风、八月飞雪……不是没有思乡的眼泪,不是没有东望长安的惆怅,但在壮阔的自然风光面前,在鞍马风尘的军旅生活中,激昂的心境占了上风。即使是送别,也少见哀婉的调子,更多的是老战友之间把酒言欢,互相鼓励,共赴前程。如这首《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就是送朋友刘单赴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行营时所作,时间大约在天宝十载(公元751年)。

武威,又称凉州,在当时很多人的眼中,已是遥远的边疆,为流行的《凉州》曲所填的词多有去国怀乡、一往难归的悲凉之情,因为凉州以外,便是“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王之涣《凉州词》)的荒僻之处。但在岑参这里,它只是旅程的开始,因为自己对凉州以西的景象是非常熟悉的。比如“火山”便是吐鲁番的火焰山,东西横亘100多公里,最宽处仅1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由红色砂岩构成,寸草不生,如一片熊熊燃烧的火焰,尽得天地造化之功。岑参的诗中,多次提到这座“火山”,“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出自《经火山》),“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出自《火山云歌送别》)。在炎热的五月里,不要说行人,就是飞鸟也不愿靠近。路途险峻,正突出刘判官之勇健。试想背景是遮挡天际的赫赫火山,前方是人烟罕至的茫茫沙碛,之中一骑绝尘,迅疾如飞鸟远去。以人之渺小衬映天地之壮阔,又以天地之壮阔凸显人之英姿与胆气。征人的目的地是碛西,也就是安西都护府的行营,当时在龟兹(现在的库车)一带,作者夸张地称之为“太白西”,即太白金星的西边。按五行之说,太白主西方,《史记·天官书》中又有“用兵象太白”之说,说明此星与军事密切相关,这里也契合刘判官从军之事。末句仅用声音,便勾勒出行营中的拂晓景象。一声高亢凌厉的号角声起,天也随之亮了。角声本来是天明报时所用,但这里特意颠倒过来,仿佛是角声唤醒了清晨。后世李贺的“雄鸡一声天下白”(出自《致酒行》)亦有此意。短短二十八字,就将过火山到安西的千里之途连缀起来,仿佛作者也伴着行者历经了这一旅途。

正因为岑参有着在西域多次往来的经历,他的送别之作在唐诗中别具一格。如果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高适《别董大》)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是送别诗中有代表性的两极,那么岑参无疑是倾向于高适的风格和情感的。对于岑参而言,“河西幕中多故人”(出自《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凉州就是他们的大本营,出塞西征应是一件寻常的事情,是投身报国、建立功业的大好契机,“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出自《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不也是自己的写照吗?

历史在不经意间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细节,那就是岑参的马料账单。透过那斑驳沧桑的纸张,让我们触摸到那曾经的鲜活存在。一千二百六十三年前,岑判官带着几个随从远赴北庭,在西部重镇交河附近的驿站经过,歇脚,喂马,登记入账,然后继续向西驰骋。在他的身后,留下的是雪山大漠的雄浑气象,是盛世男儿的慷慨壮志,是大唐边塞诗歌的亘古回音……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