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全诗(江雪创作背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我们自小在课本上学过的一首诗,是柳宗元的代表作。初读此诗,一幅幽静寂寒的画面感扑面而来:大雪纷飞的江面上,一叶孤舟,一个孤翁,披着蓑衣,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垂钓。天地悠远而辽阔,纯洁而肃静,四野万籁无声,水天不分,上下苍茫。那一刻,恍惚时间也静止了。
仔细品读这幅画,不觉让人奇怪:天寒地冻,大雪扑面,江面早已已经冰封,披着蓑衣的寒翁,为何在连飞鸟都已停飞、行人已经绝迹的时刻,仍然执拗的出舟,来江面上独钓?他到底想要钓什么呢?
是在钓寂寞吗?
单纯地品读这首诗,很容易让人不可思议。但要联系柳宗元写这首诗的背景,就明白了。常言道,诗言志,他写这首诗的初衷,是想表达自己不畏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尽管身处逆境,但绝不同流合污,仍然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志趣。
整幅水墨画中最点睛的一笔,就是那个独钓的寒翁,那或许就是柳宗元的精神化身。
(二)
柳宗元出身名门望族。柳氏家族自北魏以来世代为官,其父柳镇曾任侍御史等职,其母卢氏出自范阳卢氏家族,也是豪门的大家闺秀。可以说,柳宗元是含着金钥匙来到世间的。自小受母亲教诲,棋琴书画,无一不精,四岁便能即席赋诗,大段的古赋也倒背如流。
然而,此时的大唐经过安史之乱的浩劫,开始衰败,柳家也家境败落。等柳宗元稍长,家里的日子已经艰苦起来。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十三岁的柳宗元随父迁徙江西,直接接触到社会,亲历了藩镇割据的烽火,惯看了社会的黑暗,养成了他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刚正不阿的品德。他期待着能饱读诗书,经世济民,报效国家。
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二十一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三年后,被选为秘书省校书郎,一时春风得意,风头无两。同年,又娶了礼部、兵部郎中杨凭的女儿为妻,两人婚后感情很好,事业爱情双丰收的他妥妥地成了人生赢家。
唐代的校书郎尽管是个九品的芝麻粒小官,但社会地位很高,一般都是由进仕、明经或制举出身、文学和经学水平都出类拔萃的人担任,也是朝廷的储备人才,白居易、元稹等都作过。
那一科考上进士的,还有一个后来成为他一生挚友的刘禹锡。
然而,柳宗元还没有享受人生,灾难便接踵而来,不久父亲因病去世,妻子也因难产而亡,好在仕途还比较顺畅,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三十一岁的柳宗元被任命为监察御史里行。他踌躇满志,广交朋友,深入各地调查研究,对朝廷存在的问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萌发了改革的愿望,希望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革除弊端,振兴大唐。他的这个愿望,与另一个人不谋而合。
这个人就是时任翰林院待诏、度支使、盐铁转运使的王叔文。
王叔文是越州山阴县人,比柳宗元大二十岁,据说围棋下得很好,担任过太子李诵的侍读,与李诵交往甚密。李诵后来继位,即为唐顺宗,遂启用王叔文。王叔文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政治家,掌权之后,便与当时的名流柳宗元、刘禹锡等人交往甚密,推出了抑制藩镇、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宫市,罢黜“五坊”(即雕坊、鹘坊、鹞坊、狗坊、鹰坊)宦官;整顿税收,废除地方官吏和地方盐铁使的额外进奉等改革措施,史称“永贞革新”。
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涉及面太宽太广了,满朝文武无不受其波及,利益受损,不满情绪日盛。不到六个月,宦官逼宫,顺宗被迫禅让,宪宗继位,即刻废除了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改革措施,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惨遭失败。
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初秋的一天傍晚,三十二岁的柳宗元坐在马车上,缓缓行进在南下永州的官道上,马车的背影在夕阳下被无限拉长,身后是长安城的朱雀门。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弱冠之年进士及第,十年之后影耀官场,然而,命运却来了个急转弯,光芒暗淡,落魄离场,让人措手不及,来不及细细咀嚼。
同行的,还有那位出身名门、聪明贤淑的母亲和两位年幼的妹妹。永州地处湖南和广东交界,荒僻之地,人烟稀少。初到永州,柳宗元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寄宿于龙兴寺。残酷的政治氛围,艰苦的生活环境,加之母亲去世,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但他毫不畏惧,心中的理想之火仍未熄灭。
永州一贬就是十年,这是柳宗元人生的一大转折。永州十年,柳宗元并没有停下来治学研究的脚步,撰文著书,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这其中尤以《天对》最为著名。
那么,这部《天对》和屈原的《天问》有何联系呢?
(三)
其实,《天对》就是对《天问》的回答!
当年,屈原被楚怀王流放之后,心中忧愁烦闷,整日彷徨于川泽之间,游荡在平原丘陵之上,当他走进楚国先王的宗庙及王室公卿的祠堂,看到墙壁上描绘有主宰天地山川的神灵以及古代圣君贤王体察民情的图画,画面瑰奇美丽,形象神奇怪异,他不仅仰面叹息,在墙上写下了自己一连串的问题,一抒发心中的愤懑,这就是著名的《天问》: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闇闇,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远古开始之时,是谁将这个形态引导?天地尚未形成之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明暗不分一片浑沌,谁能探究根本的原因?迷雾朦朦,怎么将它认清?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是为何?阴阳参合而有了宇宙,那个是本体,那个是后来的演变?……
有人做过统计,屈原在《天问》中,一共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其中天文方面三十个,地理方面四十二个,历史方面九十五个,可谓包罗万象。这些问题有些是他那个时代无法回答的,也有一部分是明知故问。这些问题都是上古传说中不甚可解的怪事大事,也是屈原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的集粹。它当时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不过是借这些问题来抒发自己对“厥严不逢,帝何求?”的绝望,意思是楚国江河日下已经难以挽回了,我对上天还能再要求什么呢?或许,它根本没有想到,千年之后,有人斗胆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答,而且回答的还不错。
就以上文中屈原提出的这些问题为例,屈原在文中提出了天地宇宙从何而来、白天黑夜如何而分等中国哲学的根本问题,而柳宗元也从自己的角度回答了这些问题:
本始之茫,诞者传焉。鸿灵幽纷,曷可言焉!曶黑晰眇,往来屯屯,庞昧革化,惟元气存,而何为焉!合焉者三,一以统同。吁炎吹冷,交错而功。
大意是:关于天地形成以前的种种恍惚无凭的情况,都是荒诞的人传述下来的。那些开天辟地的神灵事迹,都是混乱不清的传说,岂会是言语所能讲述的了的呢。昼夜交替,万物从蒙昧状态变化发展,这一切都只是由于存在着“元气”的缘故,哪里是谁所造成的呢?阴、阳、天的结合,是受元气支配的。“元气”缓慢地吹动,造成炎热的天气,迅疾的吹动,造成寒冷的天气,冷热交替而发生自然变化的作用。
再比如,屈原在《天问》中问到:“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意思是太阳是从汤谷出来,止宿则在蒙汜之地。打从天亮直到天黑,所走之路究竟几里?
柳宗元在《天对》中答道:“辐旋南昼,轴奠于北。轨彼有出次,惟汝方之侧。平施旁运,恶有谷汜!当焉为明,不逮为晦。度引无穷,不可以里。”意思是当旋转的车轮的某一根车辐滑向南方时,轮轴就处在它的北方。哪里是太阳在升起和止息,是你所在之地跟太阳的方位在不断地倾侧、偏移。是大地在不断运行,哪里有汤谷和蒙汜!是大地在“平施旁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中,对着太阳的地方就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地方就是黑夜。度量太阳一天走几里的工作,早就做不下去了,这是不能用里数来计算的。
除了这些自然和科学的问题和对答,柳宗元还回答了《天问》中的很多历史问题。比如屈原问到:“汤出重泉,夫何罪尤? 不胜心伐帝,夫谁使挑之?”意思是汤从囚地重泉出来,究竟他有什么大罪?难忍耻辱起而伐桀,是谁挑起这场是非?
柳宗元回答:“场行不类,重泉是囚。违虐立辟,实罪德之由。师凭怒以割,癸挑而仇。”意思是汤的行为与他同时代的人显得出尘脱俗,格格不入,所以桀把他囚于重泉。桀的立法不公正而暴虐,这就是加罪于有德者的原因。众人因桀的虐政而愤怒,桀自己挑起了众人的仇恨。
(以上白话文翻译来自知乎账户:碧海晴空浪翻云)
柳宗元在这篇文章中的很多观点已经超越了一个文学家的范畴,他的很多他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在中国哲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四)
永州十年,是柳宗元人生的至暗时刻,却也是他创作最为丰收的一段时光。有人做过统计,他流传至今的五百多篇诗文中有三百多篇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峻洁的“永州八记”、深邃的《封建论》、缜密的《非国语》、凄惋的《捕蛇者说》以及孤峭的《江雪》等的都记录了他的心路历程,这些创作涵盖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可以说,永州十年,奠定了柳宗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在永州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柳宗元并不孤单,因为还有一个好朋友一直的惦记他,帮助他,给他以支持和鼓励。
这个人就是刘禹锡。
刘禹锡和柳宗元同科进士,又一起被选为秘书省校书郎,两个人意气相投,脾气相近,政治主张也相似,可以说,和白居易元稹一样,是一对好兄弟。后来,两人一同加入了王叔文的团队,一起参与了“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永州,而刘禹锡被贬朗州。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宗元终于苦尽甘来,结束了贬谪生涯,回到了日思夜想的长安城,谁知,不久之后,又一件厄运传来。
原来,和柳宗元一起结束贬谪的,还有刘禹锡。回到京城不久,这年春天,刘禹锡邀请柳宗元等人到玄都观赏桃花,触景生情,便写了一首诗。正是这首诗,有一次让两人再遭贬谪。
诗是这样写的: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单看这首诗,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可是联系两人的遭遇,就会明白,刘禹锡这是在发牢骚,讥讽那些靠排挤自己得到提拔的朝臣,“语涉讥刺”,轻蔑那些新贵象满园桃花一样,不值一顾。
这首诗激怒了宪宗皇帝和群臣,不出所料,刘禹锡再遭贬谪,被贬至播州,柳宗元被贬至柳州。尽管这次官职上被上次贬谪的时候稍高,为刺史,但无论柳州还是播州,都是当时的偏远之地,条件艰苦,此去必死无疑。
播州就是今天的贵州遵义。之所以刘禹锡比柳宗元贬的还要远,是因为他的这首诗才引起轩然大波,可以说他是导火索。面对再一次的磨难,柳宗元毫不畏惧,不顾自己身体已经很差的情况,上书朝廷,希望与刘禹锡进行交换,让自己去播州,原因是刘禹锡有八十岁老母需要侍奉,而自己妻子去世,妹妹远嫁,老母身体尚可,可以远行。
从这一件事就能看出,柳宗元和刘禹锡的感情很深,在朋友遭难的时候能挺身而出,值得深交。
后来御史中丞裴度伸出援手,刘禹锡才改贬去连州做刺史。
刘禹锡赴连州上任,柳宗元去送行,行至湘江边上,柳宗元作了首《《重别梦得》相赠: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刘禹锡读后,甚为感动,回了首《重答柳柳州》:
弱冠同怀长者忧,临歧回想尽悠悠。耦耕若便遗身世,黄发相看万事休。
从这两首诗中就可以看出,两个人的感情有多深厚。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诚哉斯言。
柳宗元在柳州做了四年的刺史,后来宪宗大赦天下,召柳宗元回长安之际,柳宗元却因病在柳州去世,年仅四十六岁。
纵观柳宗元一生,短短四十余载,上半生极尽风光,弱冠之年进士及第,后又进入秘书省,可谓是少年得志。然而,中年之后因政治理念与当政者不同,连番贬谪,丧父、丧妻、丧子,极尽落寞,孤苦无依,反倒催生出非凡的成就,成为了唐宋八大家之一。所以,人生没有什么事是绝对的好与坏的,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