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与史记的故事(史记中的10个经典故事)

说到风流人物,浮现于人们脑海中的大多是那些名垂青史、功盖千秋的,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大人物,其实,有些不被人们熟知的小人物,也堪称风流人物,他们中有的终其一生也只被封小小的官职,和那些只手遮天的大人物在权势上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风流人物的另一重定义,那就是"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上文已经提过,笔者今天想讲述的是历史上不算"大"的人物,这个"大"的定义就是权势大,换言之,就是并没有身居高位,做出令当时的社会改头换面举动的人物。他之所以被笔者称作是"风流人物",则是因为其坚韧和不屈。

笔者想要列举的这位风流人物位于汉朝前期,主要生活在汉朝最为奋进,也最为倔强的皇帝——汉武帝的统治时期。面对好友被迫投降匈奴,他仗义执言,却被盛怒之下的大汉天子施以腐刑,从此留下一生的残缺。

对于他的职业,他在写给任安的书信中自嘲道:"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即使只被封为管理书籍的中书令,他还是兢兢业业,继承父亲未竟的事业,未曾辱没"太史公"的名号。

相信读者们都已经猜出,他就是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说他不是大人物吧,他所编撰的《史记》扬名千古,被历朝历代的所谓"大人物"推崇备至,那些著名的评语,例如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赞扬,都说明在历史贡献上,司马迁并不是小人物。

但说他是大人物,在那个年代,他不过是个地位不高的文人,且是个受了宫刑的文人,他没有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过什么,只是留下了一些意义非凡的宝藏。许多人只记得司马迁写成《史记》,却常常忘记他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经历过怎样的遭遇。

陕西韩城太史公墓

二十岁加冠成年后,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应父亲之命四处游历,在《自序》中司马迁将其行迹记录了下来:"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在那样的年代,要实现这样的长途旅行,其中的艰辛苦难可以想见。经历了漫长的周游,司马迁积攒了素材,开阔了眼界,也磨练了意志。回到首都的司马迁被任命为郎中。随着汉军攻克西南夷,司马迁也被派遣出使西南,"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莋、昆明,还报命。"司马迁从事并非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仍然将其圆满完成,可谓勤勉。

元封元年(前110),司马迁之父,上一任太史公司马谈去世。弥留之际,他告诉司马迁:"予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司马迁痛哭失声,将代替父亲完成《史记》视为了己任。

天汉二年(前99),李陵以五千步兵遭遇匈奴主力数万骑兵,在孤立无援之下无奈投降,消息传回朝廷,引得武帝大怒,群臣也纷纷声讨,只有司马迁认为李陵是有其苦衷,为他辩驳,称他投降是出于无奈,并非背叛祖国。

然而,随着李陵为匈奴练兵的假消息传来,司马迁也因"欲沮贰师,为陵游说。"的罪名被判了死刑,最终,司马迁以腐刑代替受死,活了下来,至于在那个极度重视肢体完整的年代,司马迁能够支撑下来的原因,或许正如他所说:"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如果当时便身死,便没有机会完成《史记》,自己就对后世没有任何价值,所以残缺了身体的司马迁仍旧坚忍不拔,最终成功写就了《史记》。在司马迁的心里,完成父亲的遗志,恢弘家族的"太史"之名,比他自己的名节更重要。

司马迁从未放弃,最灰暗的日子里,他想着:"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这些曾经的"风流人物",因其著作而扬名后世,他们都被司马迁引为偶像先贤们蒙受苦难,才终于有所成就,司马迁把自己的厄运也作为先决条件,终于从蒙受的屈辱中解脱,从帝王的凶暴中释然,平复下心情,成就了一页页名篇。

汉宣帝时期,司马迁的外孙杨恽被封通平侯,他不甘外祖父的心血就此被埋没,于是毅然进献给皇帝,终于成就了《史记》的万古流芳。司马迁刚刚去世时,没有人了解其功劳、其经历;到他死后,他的形象才逐渐为人们称颂。

若是宫刑之屈辱便迫使他丧掉力量,消散意志,今天的我们,恐怕会对中华的很长一段过去知之甚少。在笔者的眼中,司马迁为什么能够被称作风流人物,就在于他面对汉武帝、面对群臣、面对世俗的千磨万击,还保持着完成《史记》的初心,不惧东西南北风。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