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亭记原文及翻译(苏轼喜雨亭记赏析)

喜雨亭记

亭以雨名,志①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②;汉武得鼎,以名其年③;叔孙胜敌,以名其子④。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⑤之明年⑥,始治⑦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⑧于岐山之阳,其占⑨为有年⑩。既而弥⑪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⑫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⑬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⑭,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⑮。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⑯;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⑰,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题解】

嘉祐六年(1061),苏轼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陕西凤翔府判官)。第二年,始修建公馆房舍,且于房舍之北筑亭,作休憩畅望之所。是年春旱久不雨,然亭子建成之时,恰逢一场大雨,解久旱之渴,万民欢喜,苏轼情喜之中将此亭命名为“喜雨亭”,并作记。

【注释】

①志:记。

②周公得禾,以名其年:周成王得“异禾”,转送周公。于是周公作《嘉禾》一文。

③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元狩七年(公元前116年),得一宝鼎,于是改年号为元鼎元年。

④叔孙胜狄,以名其子:鲁文公十一年,派叔孙得臣抵抗北狄入侵,获胜并俘获北狄国君侨如,叔孙得臣于是将儿子更名为侨如。

⑤扶风:凤翔府。

⑥明年:第二年。

⑦治:修建。

⑧雨麦:麦苗由冬返青时的雨水。

⑨占:占卜

⑩有年:收成好的年份。

⑪弥月:整整一月。

⑫忭(biàn):高兴。

⑬属客:属同“嘱”,意为劝酒。

⑭荐饥:荐,连年歉收的意思。“荐饥”意为连年饥荒

⑮滋炽:增加旺盛。

⑯襦:短衣。此处指衣服。

⑰冥冥:高远渺茫。

【故事】

作为仕途的第一站,苏轼在凤翔实践着他的民本理念。这篇《喜雨亭记》作于1062年4月,在此之前,凤翔全境已半年没下过雨了。

凤翔民生本已脆弱,一场春旱无异于灭顶之灾。烈日当头,农田龟裂,百姓近乎绝望。苏轼作为祈雨使,便是一切的希望所在。

三月初,苏轼率领凤翔全民祈雨。祭坛设于城中真兴阁寺,苏轼亲往太白山取来“龙水”祭天,并在祭坛之上宣读祈雨文。虔心向着一处,天也为之动容。黑云自太白山奔涌而来。暴雨降下,凤翔全城沸腾,苏轼在雨中与民狂欢。适逢家中有处新建的亭子,苏轼便以“喜雨亭”为之命名。

纵观《喜雨亭记》,全文皆在“喜雨”二字,尤为纯粹。苍天赐雨,万民同喜,而祈雨一事,苏轼只字不提。这也是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品质,即“功成而弗居”。此般姿态,贯穿于苏轼的一生。

当然凤翔百姓会记住他。人们为他立生祠,称他为“苏贤良”。这座喜雨亭,至今仍屹立在凤翔东湖之上。

【赏析】

为官一方,与民相连。忧民生所忧,喜民生所喜。“亭”以“喜雨” 而名,喜雨之急时而来,润泽万物,浇灌大地,民有好年,丰衣足食,饥荒远离。这是苏轼青年时代儒家民本思想的充分表现,也是苏轼整个一生宅心仁厚悲天悯人的高洁情怀。

文章以“亭”“雨”“喜”为序,开篇点出“亭以雨名,志喜也”的“喜”字,随后依次展开,思路开阔,举重若轻地将作者胸中天下民本,忧民所忧,喜民所喜的要旨熔铸在文章之中。从一座普通亭子的建造到盼雨等雨及雨的到来,写得迂回洋洒,丝扣环节,紧凑无余,说尽喜雨之情。正如杨慎《三苏文范》卷十四引虞集言:“此篇题小而语大,议论干涉国政民生大体,无一点尘俗气,自非具眼者,未易知也。”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