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出自哪里(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典故简述)
公元675年九月九日,“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王勃,前往交趾(越南)看望被贬任县令的父亲王福畴。途中,在路过南昌时,有幸出席了都督阎伯屿举办的“滕王阁新修”盛会,并即席作赋,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而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就是此序中众多的经典名词佳句之一,它千年以来一直被人们传诵品尝着,玩味着其中的内涵哲理。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它所表达的意思,简单地讲就是说:晨光虽已逝去,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这里的“东隅”,就是东边的角落,因日出东方,故借指太阳初升的早晨;这里的“桑榆”,是指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古来特指落日的余光处。因此,“东隅”和“桑榆”在这里所引申出的含义,显然它就是在用大自然的时空次序概念,隐喻生命和人生所处的不同阶段这个概念。
要说“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的起源,事实上也并非王勃发明创造,而是由《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所演化而来。虽然它们在词语表达上略有不同,但本意却都是一个意思,都是:表达一种“天道酬勤”的自然理念,推崇一种“恒心久志”的创业精神,倡导一种“乐观向上”的执着态度,其中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当年22岁的王勃,竟然能有如此通透的人生观点,足以证明唐朝这位“神童”的名不虚传。毕竟,王勃六岁能文、九岁《指瑕》、十六岁科考及第未冠而仕。自小熟读诗书文章,奠定了其厚实的文化基础,早早便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洋洋洒洒的《滕王阁序》,经典叠出,句句玑珠,妙语连篇,堪称千秋之绝唱,万古之华章。真可谓:“有志不在年高”、“雏凤清于老凤声”。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是自然界所赋予的一份意涵。天地轮回,星转斗移,日月交替。太阳每天早晨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边落下,尽管时间一刻不停,一天来去匆匆,但毕竟每天从早到晚有12个小时。从客观上看,清晨的朝霞绚丽夺目,但晨光的美好也仅仅是白昼的开始,因此,即便就是担误了一时,也还有正午的阳光灿烂可以期待,还有夕阳的晚霞美妙可以欣赏。只要是不懈努力,永不放弃,精彩乃在前方。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是人类发展史的一份经验概括。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文明进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出类拔萃的历史人物,他们对人类社会发展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就有许多人都是老年得志的楷模:“太公八十遇文王”兴周灭商;晋文公62岁重返晋国春秋称霸;百里奚70岁助秦穆公建春秋霸业;老黄忠八十斩杀夏侯渊等等。他们都是大器晚成,老有所为,并建立了不朽功绩,成就了流芳百世之美谈,为世人称赞不已。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是人生命运的一份思想启迪。青春岁月如晨光灿烂,是最令人难忘的。然而,青春又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去,往往让人无限留恋和惋惜。但是,毕竟青春仅仅是人生的开始,人到中年方才砥柱中流,才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更大责任。从这个意思上去看,珍惜青春岁月和发挥中年优势及老年余热生辉,对于人生而言都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人生百年,来日方长,本身它就是一个不断追梦的过程,一路精彩一路歌,岂在于一朝一暮?
关于对“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的理解和认可,自古以来就有着众多的同理表述。刘禹锡曾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李商隐曾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曹孟德曾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叶剑英老帅曾说:“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等等。总而言之,就是一个道理:不必在意一时之得失,人生处处有精彩,只要不断努力进取,终会收获精彩,夙愿当酬。
王勃,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小小年龄就写出了不朽的《滕王阁序》,给后人留下了一篇文学精典。只可惜,天妒英才,王勃当年从越南看父返回途中,因正值夏季,南海风急浪高,不幸溺水而死,时年仅仅26岁。假如,王勃这位文学奇才,未英年早逝的话,唐朝的文化宝库中,是否又会增加不少名诗名著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然而,世上从来却没有什么假如,一切假如都没有任何意义。
当你读着《滕王阁序》的华句锦章,欣赏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文字妙美,品味着40多个成语、30多个典故的广博意涵,感悟着“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寓意深刻,简直就是一种文字的享受和一次生命的思想启迪。有时尽管也感觉出一丝的词藻堆彻味道,但还是不得不惊叹其文字之华美和用词之精妙,的确是令人屡读不厌,余味无穷。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一句名言,享誉千年,让人受益匪浅。青年,当珍惜大好时光,奏好人生序曲;中年,须脚踏实地,肩负起时代的责任和担当;老年,则要乐观生活,余热生辉,让生命更有意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