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踏莎行·闲游
刘将孙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
荷花芳草垂杨渡。
多情移徙忽成仇,依稀恰是西湖路。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
西湖岂忆相思苦。
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
【白话译文】
天上下起了蒙蒙小雨,我行走在水边,看到水面被雨水拢上了一层朦胧的薄纱。雨淅淅沥沥地不停下着,滴落到水边沙地上。水里的荷花和岸上的青草也沐浴在微雨中,散发出阵阵芬芳的气味,渡口的杨柳翩翩,在雨中更显婀娜。
我心中愁绪万千,看到这副清新凄楚的景象,仿佛让我感到自己现在是身处西湖边。
信笺被血染红,锦句以泪来题。我心里悲戚,西湖你是都会记得我的相思之苦?只能在梦中才会和你重新相遇,可即使到了梦中,我也不知道路在哪里。
【词句注释】
1.水际:水边,宋代赵师秀在诗《水际》中写道:“水际移居晚,薰风绿满汀。”
2.芳草:香草,指气味芬芳的青草。
3.渡:这里指河边渡口。
4.徙:迁移。
5.依稀:仿佛,不清楚的样子。
6.笺:词中指书信。
7.锦句:华美的文句。
8.幽梦:忧愁之梦,隐约的梦境。
【文学赏析】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
这三句是作者闲游时,对眼前所见景物的描写。运用的是由远及近的描绘手法,依次排列出“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这几个意象。这种组合的手法让各种意象组成了一幅清雅朦胧,明净秀美而又不失萧索凄清的意境。这三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幽闲情致。从结构上看,呼应了题目“闲游”,引发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联想,进而引起了他的故国之思。
“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刚才描写的还是一幅恬淡闲适的境界,忽然笔锋一转,境界也随之改变。作者闲游时看到的景象与西湖有些相似的特征,当他看到“荷花”、“芳草”、“垂杨渡”这些景物时,眼前仿佛立刻呈现出西湖迷蒙幻丽的美景。想起西湖,就思念起了故都临安(杭州),胸中立刻泛起了一股难以扼制的怅惘之情。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
写到这三句,作者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内心愁苦,所写的词句都是用血泪所作。“西湖岂忆相思苦”这句词写得非常巧妙,作者不直接写自己思念以西湖为代表的故都临安,而是用反诘的语气遥问西湖是否记得自己的相思之苦,委婉的表达出自己对临安日夜思念之情。
“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
这两句是结尾,与前文呼应,感情又更深了一层。闲游时眼前看到的景物像是西湖却又不是真正的西湖,使作者感到无所适从的彷徨之感。自己和西湖的距离不仅仅有地理位置上的遥远,也有政治上的阻隔。宋已经亡了,故国故也都回不去了。作者感到不知何去何从,只有依托梦境。虽然在梦中能梦到西湖,但是在现实中却不可能重返西湖,自己也回不到梦中。即使进入梦中,作者也不知道该走哪条路。他这种想见西湖又怕见西湖的矛盾心情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国亡不知何处归的痛苦心境十分婉转地流露出来,让人回味无穷。
这首小词作于宋亡之后,词牌名是“踏莎行”,题目是“闲游”。上阕写在闲游时见到的美景,下阕写闲游中所思所感。整首词都能让人体会到作者心中那种极度思念故都故国而又无所从的痛苦之情。
宋代曾经也是一个非常繁荣富裕的朝代,但是它的末年却很凄惨、不堪一击。当宋朝被元军占领后,作者刘将孙成了亡国奴,这对他来说是极大的打击,也是他一生的耻辱,每当他想起这件事,都会感觉无比的愤恨与凄苦。国破家亡,自己哪有什么心情去闲游呢?看到的清新景色只会让他想到西湖。曾经的西湖不仅风景美丽,它所在的都城临安也是富饶繁华,可是这所有的美好,现在都已经践踏在敌人的铁蹄之下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消失了。作者的心在滴血,他不禁在心中呐喊:“西湖啊,你还记得我是多么的想你吗?想到你,我就想到了故都临安,我多么想在梦中见到你,可是我又害怕在梦中与你相遇,因为我已经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作者介绍】
刘将孙(1257—?)字尚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刘辰翁之子。尝为延平教官、临江书院山长。事迹见《新元史。刘辰翁传》。有《养吾斋集》四十卷,久佚。《四库总目提要》云:“将孙以文名于宋末,濡染家学,颇习父风,故当时有小须之目。”《彊村丛书》辑有《养吾斋诗馀》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