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作者是谁(晏殊中秋月古诗赏析)
•
故事摘抄
晏殊,是北宋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7岁能写文,14岁即考中进士,被称为神童。在宋真宗和宋仁宗两朝,晏殊因其才华和缜密的性格被皇帝们赏识,一度担任宰相职务。虽然也曾因事被外放,但皇帝们一直惦记他的才华,总是很快就把他调回京城担任重要职务。他去世后宋仁宗辍朝两天表示哀悼,并为其撰写碑文。范仲淹和欧阳修都曾得到过他的提携。
晏殊雕像
晏殊是一位著名词人,他也是北宋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了北宋婉约词风。下面这首《中秋月》是他诸多词作中的一首。
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直译:
中秋冷清月光下,庭院中的梧桐树影随着月光推移,在这冷寂的夜里独自向隅而立。
月亮上的嫦娥未必就没有惆怅与孤独吧,那里只有清冷的蟾蜍和孤寂的桂花树。
十轮霜影转庭梧
赏析:
晏殊是个非常审慎自制的人。虽然因此常常得皇帝的首肯,但其在宫中也未必有知己朋友。孤独之情自不必言表。中秋月夜,看来他是孤独地在皇宫或者任职地渡过的。一个“羁”字就足以写出了他与家人相隔,独自在外的孤寂心境。所以,这首诗表达的是他的孤独和对家人的思念。
上联:在这中秋月圆之夜,我独自面对庭院内的梧桐树,看着月影不停地转动。只有我自己知道,此时孤独地羁绊于这个角落的心境。
下联:看着又大又圆的月亮,我想上面的嫦娥也未必不感到惆怅和孤独吧,那里可只有不解人情的蟾蜍和冷清的桂花树,没有任何亲人的陪伴哦。
未必素娥无怅恨
中国人常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每个中秋之夜,思念故乡、思念亲人是人之常情。晏殊在这里写出了凄怆悲凉的游子心情。
晏殊的诗中通篇没有写一个“月”字,但是他委婉,深沉地通过“中秋月”表达出来的乡愁与孤独,以及黯然神伤却十分感人,同时又是那么自然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