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介绍及代表作(徐志摩生平经历)

1931年11月19日,诗人徐志摩在从南京飞往北京途中,因飞机在济南附近失事身亡,年仅34岁。作为新月派主将的徐志摩,在不算长的诗人生涯中留下了《再别康桥》等经典诗篇。在他遇难八十多年后,大众对他仍然是津津乐道,不过谈论的不是他的诗歌,而是他与张幼仪、林徽因和陆小曼之间的罗曼史。真不知这是诗人的幸还是不幸。

徐志摩的原配夫人是政界名人张君励的胞妹张幼仪,两人于1915年结婚。张幼仪出身富贵却不娇纵,相夫教子,格尽妇道,但徐志摩对这桩“无爱的婚娴”始终没有热情。他在英国念书时结识风华正茂的林徽因,十分倾慕。

林徽因出身名门,才貌双全,与徐志摩相识时只有17岁。徐志摩的心已经倾注在林徽因身上。1922年3月,徐志摩和张幼仪在柏林离婚。但最后林徽因并没有嫁给徐志摩,而是嫁给了梁思成,成为梁启超的儿媳妇。

仙风道骨的泰戈尔访华,徐、林二人作陪

徐志摩自然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回国后,徐认识了北平社交名媛陆小曼。陆小曼是当时社交圈子里有名的美人加才女,她的丈夫王赓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在美国西点军校攻军事,作为中国代表团武官参加过巴黎和会。王赓对陆小曼爱护有加,却温情不足,陆小曼对她也是爱多敬少。徐志摩和王赓原是好友,经常与他们夫妇在一起,徐志摩和陆小曼接触多了,逐渐从友情发展为爱情。

后来由陆小曼的老师、著名画家刘海粟撮合,王赓同意解除婚约。但徐父徐申如坚决反对,经过朋友恳求,他勉强同意,但提出婚费自筹,必须请梁启超证婚。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结婚,成为轰动一时的大新闻(时1926年)。于是在婚礼上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梁启超一面给他们结婚,一面劈头盖脸训斥两位新人:“希望勿再做一次过來人。”徐志摩只好红着脸恳求恩师暂时放过他们。

婚后的生活远没有恋爱时浪漫,徐志摩在北平教书,而陆小曼坚持留在上海,于是徐志摩只得奔波于平沪两地。徐志摩同时在两所大学上课,但挣的钱却不够陆小曼铺张挥霍。为了挣钱,堂堂大诗人竟然张罗着为窝居上海的军界名宿蒋百里出售上海的房子做中人。

《人间四月天》剧照

因为要频繁往返于南北,徐志摩经朋友介绍,经常搭乘运送邮件的飞机。1931年11月19日上午8点,徐志摩登上了由南京飞住北平的“济南号”飞机。当飞机飞到济南郊区的党家庄附近吋,突然撞到山上。机身訇然起火,坠落于山下。

次日早晨,北平《晨报》就刊登了有飞机在济南坠落的消息。当天下午,该报又发了号外:“诗人徐志摩惨祸”。

当徐志摩的灵柩运到上海万国殡仪馆后,上海文艺界举行了追悼仪式,吊唁的人络绎不绝,许多青年学生排着队来瞻仰这位“中国的拜伦”。北平文艺、学术界也在北大二院大礼堂举行公祭,徐志摩的生前故友纷纷题写挽联祭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蔡元培挽徐志摩:

谈诗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

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坐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作此挽联时,蔡元培已是63岁的老人,所以这副挽联有一种参透人生的洞彻达观。

京剧大师梅兰芳挽徐志摩:

归神于九霄之间,直看噫籁成诗,更忆招花微笑貌;

北来无三日不见,巳诺为余编剧,谁怜推枕失声时。

徐志摩曾许诺替梅兰劳编一出新剧,可惜未能实现即身亡。这是下联的本事。

作家庐隐和李惟建夫妇挽徐志摩:

吹君风度比行云,来也飘飘,去也飘飘;

嗟我哀歌吊诗魂,风何凄凄,雨何凄凄。

著名作家郁达夫与徐志摩自小就是同学,在徐志摩遇难后,他送了两副挽联。

联一:

新诗传宇宙,竟尔乘风飞去,同学同庚,老友如君先宿草;

华表托猜灵,何当化鹤归来,一生一死,深闺有妇赋招魂。

徐志摩遇难使郁达夫的情绪受到很大震动。他在1931年11月21日日记中写道:“早晨得徐志摩飞机遇难事,终日为之不乐,想人生死的无常。曾去陆小曼处两次,见状亦很凄惨。”与此同时作者还写了一篇《志摩在回忆里》的纪念文章。这篇文章说,此联是他托杭州陈紫荷先生代作代写的。他与徐志摩不仅是同学,而且是同龄,所以上联说“同学同庚”。此联说徐志摩的死是“乘风飞去"、“化鹤归来'暗喻飞机失事而死,郁达夫说,这是“很适合他身份的死”。郁觉得:“文句做得太好,对仗对得太工,是不大适合于哀挽的本意的。悲哀的最大表示,是自然的目瞪口呆,僵若木鸡的那一种样子。”

联二:

两卷新诗,廿年旧友,相逢同是天涯,只为佳人难再得;

一声何满,九点齐烟,化鹤重归华表,应愁高处不胜寒。

这副对联是作者在陈紫荷先生的基础上加入事实补缀而成。

上联“两卷新诗”,指《志摩的诗》和《猛虎集》。“廿年旧友”1911年9月,作者由嘉兴府中学堂转入杭州府中学堂读书,与徐志摩同班同学。“佳人”句,指郁达夫与徐志摩有同感,徐因林徽音、陆小曼与张幼仪离异,郁也因王映霞与孙荃离异。徐与郁可谓一对难兄难弟。

下联“一声何满”,指唐人张祜《何满子》有句云:“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九点齐烟”,语出李贺《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济南郊氐九座小山总称为“齐烟九点”,是济南名胜,此处借指徐之遇难地。“华表”,指古代立于宫殿、城垣或陵墓前的石柱。“高处不胜寒”,语出苏轼《水调歌头》。联语情意缠绵,含蓄而不晦涩,有极强的震撼力。

郁达夫与王映霞

徐志摩之父徐申如挽志摩:

考史诗所载,沉湘捉月,文人横死,各有伤心,尔本超然,岂期邂逅罡风,亦遭惨劫;

自襁褓以来,求学从师,夫妇保持,最怜独子,母今逝矣,忍使凄凉老父,重赋招魂。

“沉湘”,指屈原投汨罗江而亡,“捉月”指传说中李白是因酒醉后跳到长江中捉月而死。徐父以历史上的两位大诗人之死来比徐志摩,用典恰当。

下联说父母亲子之情,充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

徐申如的挚友钱新之挽徐志摩:

豪情跌宕,文采风流,新月新诗广陵散;

逸兴瑞飞,黄泉碧落,奇人奇死破天荒。

钱新之是当时有名的银行家。上联提及“新月”,是指徐志摩为新月派诗人。把他的诗歌成就比作“广陵散”,是极高的评价了。因飞机失事而死,在当时也确堪称“破天荒”的“奇死”。

社会活动家杨杏佛挽徐志摩:

红妆齐下泪,青鬓早成名,最怜落拓奇才,遗爱新诗双不朽;

小别竟千秋,高谈犹昨日,凭吊飘零词客,天荒地老独飞还。

上联,“红妆齐下泪”,1926年,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后,徐父一直不承认陆小曼 为儿媳,仍然认张幼仪为儿媳。所以,张、陆均以未亡人的身份在灵堂前答谢亲友。

徐志摩在遭遇空难前一晚,求访杨杏佛并留下的一张便条,被视为“徐志摩致友人绝笔”。

徐志摩前妻张幼仪挽徐志摩:

万里快鹏飞,独憾翳云悲失路;

一朝惊鹤化,我怜弱息去招魂。

上联“独憾翳云悲失路”句,大概有双关之意,既言飞机失事,又喻徐在婚姻问题上迷了路。徐志摩死后,她继续侍奉公公,抚养儿子,并在上海创立时装公司、女子银行,开风气之先,得享天年。

徐子徐积锴、徐父徐申如、张幼仪

陆小曼也有挽联:

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

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徐陆1926年结婚,至1931年徐志摩身亡,正好5年。下联说她要替徐志摩编就遗文,她也确实从此绝足社交场所,生活较为清苦,她一心想编辑出版《徐志摩全集》,但这一愿望直到1965年她辞世时也没能实现。

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金庸也是浙江海宁人,并且与徐志摩是表兄弟。金庸原名查良镛,查家与徐家,同是海宁名门望族。查家在清代“一门十进士,兄弟三翰林”,被康熙成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而徐家则是世代富商。他们两家素有来往,徐志摩启蒙的塾师便是查家人。现代文学史上还有个叫查良铮的诗人,其笔名叫穆旦,跟金庸是族兄。金庸母亲是徐志摩的堂姑,所以算起来他们两人还是表亲。徐志摩遇难后,查家也致送挽联:

司勋绮语焚难尽;

仆射余情忏较多。

上联,“司勋”指唐代诗人杜牧,他曾担任司勋员外郎,世称杜司勋。这是以杜牧比徐志摩。据金庸回忆,表兄徐志摩遇难身亡,灵柩迎回家乡后,他曾随母前往吊唁。再说一句,金庸似乎对这个表哥不喜,《天龙八部》中有个“穷凶极恶”的好色之人叫云中鹤,而云中鹤曾是徐志摩的笔名,是不是良镛小表弟黑了大表哥一把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