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写给谁的(李商隐无题赏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生在中唐以后,大约四十五岁病逝。不长的一生,他经过六位皇帝: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在中唐以后,宦官得势,皇帝的生杀废立的大权都操纵在宦官的手里。著名的“甘露之变”甘露也发生在这个时期:

甘露之变 唐朝后期历史事件

唐太和九年(公元835年),27岁的唐文宗不甘为宦官控制,和李训、郑注策划诛杀宦官,以夺回皇帝丧失的权力。11月21日,唐文宗以观露为名,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斩杀,被仇士良发觉,双方激烈战斗,结果李训、王涯、贾餗、舒元舆、王璠、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而灭门,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多人。让唐文宗成了宦官集团的傀儡,空有皇帝的头衔,却无法行使皇帝的权力。甘露之变后唐朝无力遏制宦官专权,皇帝都由宦官控制和拥力后,加速了唐朝的覆灭。

据李商隐自己陈述,他们家跟皇帝都是西凉的武昭王后代,他也算是皇族,但赶到了他的祖父、父亲的时代,他们家已是三代孤贫 。李商隐十岁时父亲去世,两个姐姐出嫁后也很早离开人世。他悼念姐姐的文中“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写尽自己漂泊孤独的无定之感,单从诗面读来就可以深深感受到这种令人绝望的贫苦和孤独。父亲死了,奉养母亲是李商隐的责任,把丧服脱掉了以后,他马上要找工作养活他的母亲和全家。没有功名、没有考过科举,小小年纪的李商隐“佣书贩舂”,既要替别人做枯燥机械的抄写工作,又要贩卖自己的劳动去做苦力活,这就是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成年之后,李商隐虽考中进士,却无意中陷入“牛李党争”,在派系的夹缝中,李商隐的仕进之路异常艰难,只能在外边给人家做秘书,他的儿子、妻子都寄居在娘家。

李商隐身为男人,担负着光宗耀祖,尤其是他这种以前有过光荣历史而中间衰落的家族,这应该是李商隐精神、感情上的所有负担。时代背景、个人际遇,决定了李商隐的诗歌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有些诗可作多种解释,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

我到赞同毛主席对李商隐的诗的评论:不要做烦琐的钻牛角尖的研究,只要感觉文采非常美,徜徉迷离,给你一种美的享受就行了。这首诗为什么流传得这么久,自有它迷人的魅力。不要整天说它是悼亡还是托言,怎么说都可以,总之是寄托了作者内心中的一种惆怅。

其实我们都一样,读诗不是为了寻根究底,引经据典解释一首诗,而是从自己内心去体验它的丰富,跟随简单字词拼就的诗词画面,开启我们自身心灵的激荡。在此意义上,我读“懂”的一首诗可能和你的理解略有不同。我想我们可以忠实原作,接受不同解读,感恩先贤,一起开启古诗词之旅。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