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借箭的故事(孔明借箭主要内容)

三国志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写得可谓曲折有致,颇为吸引读者,也更好地塑造了诸葛亮这个“多智而近妖”(章学诚语)的人物形象。“草船借箭”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就不在此赘述了。

孔明草船借箭

但是,历史上诸葛亮就从来没有过“草船借箭”的事情。《三国志演义》中孔明借箭的故事是移植过来加在他身上的。

中国历史上有两次真实“借箭”的事情。

第一次是建安十八年(213年)。那年正月,曹操进军濡须口(今安徽无为),号步骑四十万,攻破孙权江西营,孙权率众七万抵抗,相守一个多月。 曹操看见孙权的舟船器仗军伍整肃,曾发出感叹,就是那句有名的:“生子当如孙仲谋!”随后,曹操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孙权的船只。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了,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让另一侧再接受射来的箭。不一会,船就不再倾斜了。孙权命令兵士鼓乐齐鸣,安全回来。这件事后来也被罗贯中加入《三国志演义》,小说第七回写孙坚跨江击刘表,刘表部将黄祖乱箭齐发,被孙坚船只借去十几万支箭。

濡须之战图片

第二次是唐代安史之乱期间用“草人”借箭。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冬,安史之乱爆发。数月后,安禄山就攻陷洛阳,并且称帝,国号“大燕”。唐玄宗逃往成都,各地军民奋起抵抗安史叛军。原雍丘县(今河南杞县)县令令狐潮投降叛军,他率领燕军意图夺回雍丘。真源县(今河南鹿邑)县令张巡与单父(今山东单县)尉贾贲共同抵御叛军。双方激战六十多天,雍丘还是保住了。不过,雍丘县城里面却处境艰难,武器粮草严重不足,箭也用完了。张巡想出一个办法,他让士兵扎了上千个草人,趁天未亮,用绳子沿城墙放下去。令狐潮断定这是张巡的部队突围,于是下令乱箭齐发。就这样一批一批的草人放下来,等受箭后再拉上去。到天亮,令狐潮才发现被骗。张巡用草人赚回几十万支箭。再后来,就是张巡让真的士兵(不是草人)趁着夜色突围,对叛军发起突击。雍丘才解了围。

张巡守城

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结合孙权用船借箭与张巡用草人借箭的故事,创造性地加在孔明身上,而且写得非常曲折,再加上周瑜对孔明嫉妒心的描写,读者对孔明的身家性命特别担心,颇为吸引人,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也更凸显了孔明的人物形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