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西江月赏析(西江月辛弃疾赏析译文)
南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辛弃疾因被朝臣排挤而罢官,之后来到江西上饶的“带湖”隐居。由于不能再在朝堂上施展才华,辛弃疾将目光转向了现实生活。
他用诗人的眼光去发掘平凡世界中的美,极大地拓宽了他的创作题材。写出了许多交游、隐逸和咏物的诗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就是其中一首。
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词作大意:明月东升,光芒惊起了树枝上的喜鹊绕枝飞。夜半清风吹拂,送来远方的蝉鸣声。鼻子嗅到田野里稻花的芳香,耳边听到农民在议论:又是一个丰收年。池塘里的青蛙也呱呱地叫着,表示附和。
此时天上挂着七八颗星星,山前又飘来细雨。过往曾住的茅草小店,就在村社的树林边。往桥上转了一个弯,马上就看到了。
这一首词,描写作者在一个夏日夜晚中见到的田野风光,当中用到对仗、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通过“五识描写”,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黄沙岭地处上饶城西四十里,是一个离平地十余丈高的小山谷。当中有两股清泉,正好适合农夫种田。
辛弃疾在创作这首词的时候,用到了明月、清风;惊鹊、鸣蝉、人声和蛙叫、星星、雨点等多种意象。让惊鹊、鸣蝉和低低的人声,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每一种事物都没有附加过分的修饰,近乎白描画卷,却自然而自然地,令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
其中“稻香花里说丰年”一句,让人想到王维在《渭川田家》中那句:农夫荷锄至,相对语依依。顿时,令整个画面有了烟火的气息。不过辛弃疾这词的上半阙中,只闻人声,人并没有出场。
人的出场是在下半阙中,词人自己出场了。他望见了星,感受到了雨。在野外行走,没有雨具,赶上降雨是一件麻烦事儿,可是词人因为在上半阙中见到的风景,正高兴着呢。疏星淡雨,在夏季也绝不是麻烦,反倒让人心情舒畅。
他因为贪图欣赏田野的风景而忘记了脚下,感觉自己很快就走到了山前,又上了小桥,轻轻松松一拐弯,就到了目的地。
此时,前面田园牧歌的风景画卷给他带来的喜悦,还来不及散去呢。仿佛听到了一曲短笛牧歌,清音绕梁,余响未绝。他感觉自己还是走得太快了,没有多欣赏一下前面的美景。
词作中用到的声音,全部都是轻轻柔柔的。“别枝”惊鹊,是说喜鹊因为感受到明月的月光,惊得扑愣起来,在树枝上小幅度地绕飞,它并没有大声地鸣叫。而夏夜的蝉叫声,也不像中午的时候那么大声。
农夫的声音是从稻田的远处飘来的,所以也是喁喁私语。要不是这夜太清静,词人是不会听清楚他们在“说丰年”。唯有蛙叫声大一丁点儿,但也不会破坏田园夜晚的气氛。因为蛙叫,本来就属于夏天和夜晚。
下半阙中,星是寥落的,雨也是稀疏的。在闷热的季节里,听着蛙声,闻着稻花香味儿,淋上几滴细雨也很舒服。词人的心情太美妙了,眼前的景象忽然由“天外”就拉近到“山前”,再一转,就到了旧时茅店边。
假如说词的上半阙是一幅传统的田园风景画的话,那么词的下半阙就好像是二十一世纪电影剪辑师通过“快摇”拍出来的短视频。
辛弃疾没有一句累赘的语言,他的技巧很高超,直接“用镜头语言说话”,通过画面表达了想说的内容。他这是在嫌弃自己脚下走得太快,风景还没有欣赏够。
二、辛弃疾词风的第一次改变
这一首《西江月》写于辛弃疾四十二岁时,这是他在回归南宋后第一次被罢官。他从金朝回归南宋的第二年,正好赶上宋孝宗登位。
当时朝中的宰相虞允文出身行伍,是一个主战派,他对辛弃疾十分欣赏。在他的帮助下,辛弃疾得以到滁州担任地方官。但是三年后,虞允文就病世了。
后来,辛弃疾又投靠了叶衡。叶衡本身是一个清官,并且对辛弃疾十分赏识。所以那一段时间的辛弃疾在朝中,可谓是意气风发,所以他写了不少热血爱国的诗篇。但是,后来叶衡也被罢相,辛弃疾受到了牵连。于是在淳熙八年前后,他就一直被小人弹劾。
淳熙七年,辛弃疾为了能够实现北伐的志向,在江西创建了“飞虎军”。一个叫王蔺的监察御史上书他“贪财,好杀”,“视人命如草芥”,并且“用钱如泥沙”。这时,在朝堂上担任宰相的,恰好就是一个“主和派”的官员。
其实,这已经不是他第一个被弹劾了。自从叶衡失势后,他就一直被人攻击。为此他还曾经上书宋孝宗,对皇帝说“臣孤危一身久,荷陛下保全”。
南宋朝中当时愣是一个能帮他的人都没有,他只有请求皇帝相信他。然而,他毕竟是“归正人”。从金国回到南宋的人,当时颇受猜忌。再加上他创建军队,皇帝怎么能放心呢?
不过,这个时候的辛弃疾还没有吃多少苦头。他对于这一次罢官闲居,早有心理准备。提前几年就在带湖开始建造房屋,准备隐居。所以,回到家中后,他一方面努力地活动,四处交朋友,另一方面,就开始拓宽自己的选题,不断填词写诗,转移注意力。
在带湖闲居这段时间,是他填词数量最大的时候。这个时候,他还有心情仔细地欣赏自然风光。到了二次罢官之后,他就没有这个时候淡定了。
结语
小时候在语文课上就看到过这一首《西江月》,当时年幼,对于辛词的下半阙,电影运镜一般的高超技巧,以及所要表达的感情完全不懂。只是听老师说,他走得那么快,似乎舍不得前面的美景。
除此之外,小时候喜欢词的上半阙,主要是因为它所描写的田园风光都是那么美好。生活在城市里的小朋友,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大自然。城里很多人没有看到过喜鹊,也闻不到稻田里面的花香。
成年人每一天埋头打工,更没有时间抬头仰望星空,远方的山峦也全被高楼大厦挡住了。大家顶多在夏天的中午,听一听蝉的嘶鸣声,晚上都不一定能听到蛙声,不得不说有点遗憾。
但是,辛弃疾词中的这些景象,从乡村出来的孩子,都是见到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