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辛弃疾原文及翻译(辛弃疾鹧鸪天赏析)

下面将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一首辛弃疾的“代人赋”。词评家通常认为:这是辛弃疾模拟古代“小姐姐”心思写成的作品,名曰《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一、辛弃疾原作赏析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南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词作意译:

傍晚日落,寒鸦掠过眼前,让人心底升起愁绪。池塘岸上杨柳树吐露出嫩绿的新芽。此时此刻,我在她的眼底看到了温柔。春色那么美好,如果不是因为离别的恨意,相思的人儿何至于白了头。

腹中柔肠寸断,脸上珠泪难收。她一次又一次地登上小红楼。心中明明知道,青山阻断了视线,见不到爱人踪影,可是她仍然靠在栏杆上,舍不得走。

这一首词先从写景入手,用日落、寒鸦带出一种让人烦闷的氛围。接着,又向大家介绍了当时的季节,正是杨柳吐新芽的春季。

春天本来是一个让人愉快的季节,池塘春水映在相思女子的眼底,也流露出一丝温柔。但是,女子的内心却非常地不快乐。

作者通过眼睛去观察身畔的她,透过她目光中的温柔,读出了背后的“离恨”。于是发出感叹道:要是这世上没有这种“离恨”,那么似她这样美好的女子,怎么会容颜衰老呢?

古诗十九首》中说: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辛弃疾身畔的女子正处于大好的年华,可是她的青春与生命,正在被相思的苦楚所吞噬

辛弃疾仿佛看到她为了思念,内里肝肠寸断,外面珠泪难收。不由得担心她再这样下去,怕是要为了卿卿把性命丢。面对她这样的伤痛,辛弃疾想劝无从劝,根本无能为力。

只能看着相思女一遍又一遍,反复地登上小红楼,朝着爱人离去的方向眺望。她爱人的去处,已经被青山遮断,眼见望不到了。可是她仍不肯放弃,偏要倚在栏杆上不肯走。

在这一首词中,辛弃疾运用第三人称视角,从旁观察并描写相思女。所以这一首称“代人赋”,就是代作者身畔这位相思女子所作。

其中第二句提到的“温柔”,是用移情的方式,借作者本人或者女子的眼神来书写风景。“小红楼”可能是女子的绣楼,或者她过去常与情郎约会的地方。

从来相思之情,最是令人煎熬。陈后主在诗中说:“离别肠应断,相思骨合销。”这种感觉就是多情人的催命符。它会让人丧失理智,干一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

任凭旁人说破嘴皮,想尽办法也劝不醒。从此变成行尸走肉,魂儿也空了,只管惦记着那个人。相思女是不知道自己老了的,作为旁观者的辛弃疾看在眼底,忧在心中。

二、辛弃疾情系《鹧鸪天》

有词评者认为:这一首词名为“代人赋”,其实可能是辛弃疾假托这种形式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怀。其中相思之情,就是写他对实现理想的期望。

而“情知已被山遮断”两句,是在写他因为受到朝中人排挤,无法实现宿愿,但是内心却不肯放弃这样一种情怀。借“代人赋”为自己抒发情感,这样的事情,李商隐和苏东坡都曾经干过。

不过,从这一首词中的“若教眼底无离恨”来看,辛弃疾并不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借助相思发力,抒发情怀。一个人自己眼中有没有“离恨”,不照镜子时,自己是看不到的。

假如辛弃疾只是想用“代人赋”这种形式来写相思词,借以抒发别样的情怀,那么他大可不必用第三人的视角,完全可以直接用“我”的视角,通过“最近的距离”来写出诗中人心底的“恨意”。

所以,这一首词,就是一首“代人赋”。只不过,如今已经无法考证,当时站在辛弃疾身边的那位女子到底是谁了。

其实,辛弃疾很多词,都因为他个人爱国主义形象的高大,有被后人刻意“误读”的情况。这些词作中,有一些是因为观察点不同被错会,另一些则是因为版本不同,词语有差别被误读。

辛弃疾特别爱写《鹧鸪天》。他一生中创作了六百多首《鹧鸪天》,其中绝大部分是诉儿女相思之情的作品。许多人觉得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因为辛弃疾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铁骨铮铮的大侠客。

他少年时代当义军领袖,到了中年,还一直在暗中招兵买马,建立军队,时刻准备着挥师北伐。他不多写点荡气回肠的诗词,为什么偏爱写这些小儿女情怀呢?

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晋武帝时期的谏臣傅玄就是这样的一位诗人。《晋书》中介绍,东晋傅玄是一位“天性峻急”之人。也就是说,傅玄是一个急性子,急到什么程度呢?

他晚上发现一件事,准备去上奏折,但是太晚了,进不去宫门。于是,他也不睡觉了,你就穿好朝服,手捧折子坐在床头。一直等到天亮,第一时间就冲进宫里去见皇帝。

就这样一位急性子,写诗的时候还经常“冒充女子”,极尽婉柔之能事。常写“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这样的句子。

又说自己愿意化身为光影,常年追随在爱人的身旁。希望爱人可以永远站在阳光下,这样就可以一直看到他。

因此这时候再看辛弃疾写下的那些婉约词,就不会觉得有什么稀奇了。其实他只是很能打仗,说话耿直一点,做事狠绝一点罢了。

结语

辛弃疾一代大侠的外表之下,其实隐藏着一个内心情感丰富的浪漫词人。他的词风源于屈原的《离骚》,喜欢用女子自比,感情细腻,描写传神。

辛弃疾博学多才,他的性格也是刚柔并济,因此他创作出来的诗词,往往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这一首“代人赋”就是这样,让人误以为他真的是代入了一位女性,在写自己的感情。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