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苏轼在杭州任职,他非常欣赏同在杭州,时任两浙兵马都尉的刘景文,两人的交情很好。苏轼曾写《乞擢用刘季孙状》,向朝廷推荐刘季孙(字景文),并且写下《赠刘景文》一诗勉励他,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荷尽已无擎雨盖”,荷叶枯萎殆尽,已没有像伞那样遮雨的叶子了。即便杭州的地理位置偏南,冬天一到,天地间依旧一派肃杀之景。诗人敏锐地观察到初冬时节物候的变化,此时,荷叶的茎和叶都已枯萎,荷塘中再也看不到荷叶田田的景象了。但这满池残荷依旧为初冬增添了景致,至少可以“留得残荷听雨声”,别有一番风味。
“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凋残,但仍然有在寒霜中挺立的枝条。诗人注意到,秋冬之交,菊花也开始凋零,花瓣随风飘去,不知所踪。但也不必为花儿的凋零而过度悲伤,因为,在萧瑟的寒风中,菊花的枝条仍旧傲然挺立,一股浩然不屈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让人肃然起敬,使人见贤思齐。
“一年好景君须记”,你要记住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景色。在诗人眼中,杭州的初冬是美丽的,虽然“荷尽”“菊残”,但枯萎的只是外表,它们的精神永远都在,这算的上是初冬最美的景致之一。诗人希望刘景文能通过外表,欣赏菊花和荷叶的内在精神。更何况,在杭州的初冬,依旧能欣赏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橙子树和橘子树,这些美景都值得铭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正是橙子变黄,橘子尚绿的初冬时节呀。杭州的初冬从不让人失望,虽然荷尽菊残,但却橙黄橘绿。南方多橘,经冬犹绿,屈原曾写《橘颂》,托物言志,寄托自己的美好品质和坚定理想。诗人欣赏橙、橘的经冬傲霜的品质,并且以这种精神品质勉励刘景文,坚持过寒冬,便会迎来暖风和煦,繁华盛开的春天。
在这首诗中,诗人选取了“荷”“菊”“橙”“橘”等四类意象来写杭州的初冬。初冬时节,虽然荷尽菊残,橙黄橘绿,但诗人并没有厚此薄彼,他从它们身上发现了各自的闪光点,并由表及里地发现了一种傲然不屈,战霜斗雪的精神品质,以此勉励朋友刘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