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诗词鉴赏感悟(指导沁园春雪朗诵技巧)
今天距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已过去了43年,但伟大的领袖、导师和诗人毛泽东主席,依旧活在每个人心中,这种怀念,可以穿越浩淼的时空,可以历经时代的风雨,经久而永恒。
上下五千年,没有哪一个朝代的诗人可以超越毛泽东主席诗词的盛誉,
今天我们一起赏读毛泽东主席的经典之作《沁园春·雪》,以缅怀一代伟人的卓越功勋,感谢毛泽东主席带领亿万中国人民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沁园春·雪》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的1月号。
1935年10月,红军完成了伟大的长征,到达了长征目的地陕北。12月17日中共中央召开了著名的瓦窑堡会议,未来党的任务就是“以坚决的民族战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1936年1月17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又提出了东渡黄河,以求发展的决策。1月底,毛泽东到达延长县县城,主持召开军委扩大会议,就在1月底2月初的寒冷冬日,天降大雪,西北高原完全被积雪覆盖,毛泽东登高远眺,景色壮观,奇美无比,遂抚古思今,浮想联翩,作此震惊世界的《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词的上阕以写景为主,描绘祖国万里河山的雄浑壮美,其气魄与角度新颖奇特,宏大磅礴。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开篇的三句,节奏紧凑,围绕“雪”而展开,由“千里”再至“万里”,由“冰封”再到“雪飘”,营造了一个由近及远,由动到静的景象,美的壮观而豪迈。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四句诗人眺望远方有感,前两句写山,后两句写水,山水皆覆雪,山只有莽莽,水已失去滔滔,与前两句的“千里”“万里”相呼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三句诗人继续写景, 群山巍峨,似条条舞动的银蛇起伏,无数丘陵,像只只白象在跳跃奔跑,雪与天相连,与天公比比看看谁会更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三句以写景转折至诗人对“晴日”之后的想象。太阳出来的时候,看红色的太阳与素白的大雪相互辉映,祖国的大好江山将会更加美丽与妖娆。
●词的下阕重点是诗人的回忆和议论。以“江山如此多娇”开始接上阕内容。前面写的是江山之美,而后写“如此多娇”,自然过渡转入下阕。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下阕第一句紧接上阕的江山壮美。折腰在这里的意思是,弯腰,致敬。诗人饱含深情,赞美大好河山的娇美,有无数的英雄为此竞相倾倒,为之操劳,并付出所有。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诗人这里所说的文采,原指辞藻才华,这里指文治。诗人连续说出五个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元太祖成吉思汗,他们都是有雄才伟略之人,但在文治方面都略有逊色和欠缺,这也是诗人对封建主义思想的批判。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三句由前面对历史重要人物的评论,自然转至全诗的高潮部分。历史上的英雄和杰出人物都已成为过往,要说真正称得上可以建功立业的风流人物,还要看今天这个伟大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和人民群众。
全诗的最后三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激昂高亢,回声阵阵,因为主宰中华民族未来命运的只有代表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也只有无产阶级革命者才能担当起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历史重任,同时也只有无产阶级和广大的劳动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才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主人。
《沁园春·雪》这首词的意境被称为毛泽东诗词之冠,更是千古诗篇之冠,前无古人可以超之,至于词章所表现的境界之比,爱憎之比,胸怀之比,同样是千古诗篇之典范。这首词的美学成就,也同时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地步,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是前无古人和无以企及的高度。
毛泽东的这首《沁园春·雪》,情景相映,寄意深远,气象恢弘,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伟岸胸襟和气吞山河的雄浑壮志,伟大的领袖伟大的诗人毛泽东,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