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中秋月饼的诗句(关于中秋月饼的古诗词)
“月到中秋分外明,果品月饼伴花瓶。红酒香炉迎冰轮,设案拜月女儿情。”转眼又快到八月十五月圆之时,人们阖家团圆,居于自家庭院、楼阁,赏月拜月,品尝月饼、果品,把酒话丰收,举杯共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情浓浓,其乐融融也!
饮酒赏月,对月遥拜,自然少不了月饼唱主角。月饼,又称月团、小饼、丰收饼、团圆饼等,是中秋佳节馈赠亲友、拜月祭神的节日食品。正如端午称“粽子节”,元宵叫“汤圆节”,春节在北方一些地方呼作“饺子节”一样,中秋节也被称为“月饼节”。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月饼》一诗中写道: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
这是最早把“饼”和“月”联系在一起的诗句,这首诗流传甚广,渐渐地就有了“月饼”这个名字,甚至有人将苏东坡称为“月饼之父”。不过以前的月饼不像现在这样小巧圆亮,古时的月饼颇大,叫做“太饼”,八月十五圆月夜,全家老少围坐在一起,须将月饼切割成块,先祭拜月神,再分而食之,这才是团团圆圆。
经过元明两代,中秋节吃月饼、馈赠月饼风俗日盛,且月饼的“团圆”之意更为明显。至清代,月饼才成了现在这样小巧玲珑,正如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所言:“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
到了近代、现代,月饼在质量、品种上都有了新发展,原料、调制方法、形状等的不同,使月饼更为丰富多彩,形成了广式、晋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种,因而赞美月饼的诗词也多了起来。清代咸丰年间大臣彭蕴章写道:
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
幡然嫦娥窃药手,奔入广寒归不得。
——《幽州土风俗》
诗中描绘的月饼已经有了“月中蟾兔”“嫦娥奔月”之类的装饰性图案,不禁让人想起凄婉美丽的神话故事。
清末文人袁景澜写有一首《咏月饼》诗:
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
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
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
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
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
皓月瑶池怨, 碗中泛青光。
玉食皆入口,此饼乃独绝。
沾巾银丝透,举头相思愁。
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
把制饼师傅的精巧技艺以及月饼的品种、特色交代得分外明了,还写出了举家团圆坐,品美酒美食,共赏一轮明月的情景。
阖家团聚,把酒赏月,不仅要摆上一盘码得齐齐整整的月饼,还要摆上石榴、黄梨、葡萄、西瓜、花生、栗子、红枣等应时果品,赏月明也庆丰收。这在清末文人沈兆褆的《吉林纪事诗》中有所体现,诗云:
中秋鲜果列晶盘,饼样圆分桂魄寒。
聚食合家门不出,要同明月作团圞。
而近代学者施景琛的《中秋词》里,则记述了福建各地赠送“双鲤鱼月饼”的习俗:
饼儿圆与月儿如,更兆嘉祥食有余。
多感外家爱护意,年年例又贶双鱼。
月饼形状圆圆亮亮的,就好像一轮圆圆满满的月亮,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好了。在这祥和美满的节日里,按照乡俗,凡当外祖父或舅父母的,要送给外孙子、外孙女或外甥双鲤形状的月饼,表达对孩子的美好祝愿。民国时期诗人陈海梅的《中秋饼》诗,更有情趣:
正当三五夜清闲,买饼分甘向市圜。
馋口儿童开口笑,如何皓魄落筵间?
把台湾、闽南一带中秋佳节之际,儿童兴高采烈尝饼玩饼的喜悦心情,描绘得活灵活现,童真悠然。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小巧圆亮的一枚月饼,融入了月华的清润、月桂的甜香、月娥的飘逸,演绎出那么多浪漫多情而又温馨备至的故事,成为国人期盼团圆、追求幸福、憧憬美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