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古诗大全(七夕节唯美诗句分享)

再过几天就是中国的传统情人节七夕,就是农历七月初七,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女儿节、巧夕等,七夕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儿时在农村,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被父母教导说,这一天能看到天河,能看到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所以七夕这一天被人们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象征了美好的爱情,这一天也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中国情人节”。

根据百度百科的描述:七夕节源于上古时期,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古代,七夕节是靓女们的专属节日。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七夕节发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七夕节历史悠久,所以针对这个节日也就衍生了很多美好的诗词,一起来温故而知新吧。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汉 · 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写于汉代的古诗词,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的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全诗最后一句描绘了一个女子不得语的神态,写得婉转又余韵悠长,大概是所有求而不得的人的心声。就像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燕歌行》

三国 ·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它叙述了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笔致委婉,语言清丽,感情缠绵。这首诗突出的特点是写景与抒情的巧妙交融。

  诗歌的开头展示了一幅秋色图:秋风萧瑟,草木零落,白露为霜,候鸟南飞……。这萧条的景色牵出思妇的怀人之情,映照出她内心的寂寞;最后几句以清冷的月色来渲染深闺的寂寞,以牵牛星与织女星的“限河梁”来表现思妇的哀怒,都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秋夕》

唐 ·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诗人王建所作。此诗写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梅圣俞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见《六一诗话》)这两句话恰好可以说明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冷”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二、四两句写宫女,含蓄蕴藉,很耐人寻味。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七夕》

唐 · 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抬头仰望明月长空,感慨漫漫历史长河中七夕与秋天都是一样的。每一年的这一天,牛郎与织女都体味着相聚的欢愉与离别的愁绪。

《长恨歌》

唐 · 白居易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做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当年七月七日长生殿中,夜半无人我们共起山盟海誓。在天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愿为并生连理枝。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菩萨蛮·七夕》

宋 · 苏轼

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坠星河转。

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

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黑夜即将过去,太阳即将出现。五更天时银河斜转月落大地。牛郎织女从梦魂中惊醒过来,泪涕纵横,天上落下了细小的雨点。

牛郎和织女虽然是短暂相逢,但却永远和天一同存在。他们始终不羡慕人间的生活,因为人间烦恼太多了,日子难过。

鹊桥仙 · 纤云弄巧

·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的这首咏七夕的节序词,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上片写牛郎织女聚会,下片写他们的离别。全词哀乐交织,熔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融天上人间为一体,优美的形象与深沉的感情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美好的爱情。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