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石钟山记对照翻译)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解读:

焦裕禄曾有一句名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许多事情如果不是亲自验证,而只是道听途说,则很容易众说纷纭,莫知真假。石钟山位于江西省鄱阳湖边,在苏轼之前,关于命名一直有两个说法,一是郦道元所说的“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以此而命名。另一是唐李渤所说,他认为是当地的石头经敲打之后余音袅袅,有如钟磬之声,以是而名。

关于这两个说法,苏轼都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他认为即使放一口大钟在水中,虽有大风大浪,也不会鸣响,更何况是石头呢,以是推论郦道元之说可能有问题。至于李渤之说,苏轼尤其表示怀疑,无论哪儿的石头,敲击之后都会有声音,单以这个来定名,显然不具说服力。然而在文章中可以看到,寺僧对李渤的话深信不疑,是以当苏轼问其名时,寺僧让小童在乱石之中随便找了两块石头,敲起来硿硿作响,以此来证明李渤之说无误。

在没有得到信服的证据时,苏轼决定自考察,一探究竟。晚上,他和儿子一同乘船前往。在月色朦胧之下,隐隐绰绰之中,苏轼刻意营造了一个阴森恐怖的气氛:大石如猛兽奇鬼,似乎随时准备向人扑过来。栖鹘惊飞云天,惊慌失措乱叫,更有像老人在山谷之中边咳边笑的声音传来,幸有人识得这是鹳鹤的声音。即使胆大如苏轼,也心动欲还。此时,水上传来一阵阵巨大的声响,如黄钟大吕,绵绵不绝,把见多识广的舟人也吓得半死。苏轼慢慢查看,方才看清山下都是不知深浅的石洞石缝,风卷波浪,吞吐其中,巨大的声音正是出自于此。在两山之间,有一大石,江口而立,可坐百人,中间也是空的,且多孔隙。风浪卷动,与前面的声音相呼应,仿佛音乐唱和一般。苏轼回头对儿子苏迈说,你现在知道了吧,前面之声,有如周景王的无射之乐,而后面的声音,则和魏庄子的歌钟相似。艺术来自于自然,古代人果然没有骗我啊。

苏轼说,事情没有亲耳所听亲眼所见,而凭想象力来推断其有无,难道这样是可以的吗?苏轼认为郦道元所见闻,大约与己相同,只不过语焉不详。李渤等人不愿意或者不敢乘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是以不知究竟,只能人云亦云。渔民们虽然知道,却无法描述。更为次等的是随便拿两块石敲击一下,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沾沾自喜。苏轼写本文,也是为了澄清各种错误,以期求得正确答案。

本文特点有三,一是文字描写细微入神,特别夜泊绝壁一段,看得人心惊胆战,而至扪胸长舒。二是作者的质疑精神,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同样,尽信言则不如无言。我们的眼睛耳朵感觉都可能欺骗我们的内心,更何况我们的内心对世界的认知,远远落后于真相,乃至以讹传讹,道听途说。三是作者的实证精神。疑而不察,终究存疑,只有亲自验证,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真相。

当然,苏轼本文也并非无懈可击,姑且不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只是就本文而言,有三处不妥之处。第一、苏轼之说,实际上是郦道元的结论,只不过郦说更加简略而已,但意思已经传递到位。第二、渔工水师知之,自然也能言,虽然他们不能说得像苏轼这么唯美传神,然而大概的意思还是可以表达出来的,并不存在知而不能言的情况。第三、我们应该大胆去否定别人的观点,要有理有据,否则便是胡搅蛮缠。但我们不应该嘲笑别人的观点,正如我一直所说,在广袤无边深邃无比的自然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盲人摸象。无论是郦道元,还是李渤,他们都为探究真相进行了努力,你可以批判他们的方法和观点不正确,却不可以嘲笑他们。因为苏轼看到的真相,未必就是真相。你嘲笑李渤之浅陋,他人亦可嘲笑苏轼之武断。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