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诗词赏析(清明古诗赏析简短)

清明

唐代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803年-853年),晚唐杰出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公元828年进士及第,授宏文馆校书郞,最终官至中书舍人。与晚唐诗人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此时春暖花开,气清景明。清明节也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几千年来,人们都会在这一天祭祖扫墓、追忆先人。因此,清明这个节日既有欢乐赏春的喜庆气氛,也有怀念亲人的感伤情怀。

古往今来,中国有关清明的诗词不计其数,流传最为广泛的当属这首杜牧的《清明》。全诗描写了一个身处异乡的旅人,在清明节日背景下的心路历程,诗意虽通俗易懂却含蕴丰富,表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

清明,多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偏偏下起了雨。诗人用“纷纷”形容雨势,实为精妙。纷纷小雨,细如牛毛,连绵不绝。在本该家人团聚、祭祀祖先的清明佳节,独在异乡的路人,又碰上这样的天气,他的心情会怎样的呢?“纷纷”既是从天空飘落的小雨,更是诗人凄迷纷乱的心绪。

诗人在第一句用“纷纷”二字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第二句直接写情:“路上行人欲断魂”。“路上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断魂”是一种悲伤至极的心理感受。在古诗中引用“断魂”,一般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诗里没有说“欲断魂”的具体原因,留给了读者揣测的空间。

古人对待清明这个节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此时,感情丰富的诗人,孤身他乡赶路,偏偏又遇上纷纷细雨,春衫尽湿。触景伤怀,这就更容易惹动他的心事,更增添了一层愁绪。

第一句写景,第二句写情,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到了一种忧愁伤感的情绪里。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也总不能一直沉浸在这种悲伤里,总是要想办法排解,于是顺势就有了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找个小酒馆,歇歇脚,避避雨,喝上一两盏,暖暖身子,最要紧的是借此消消心头的愁绪。于是,他向人问路了。

  那向谁问的路呢?“牧童遥指杏花村”。牧童是怎么回答的,诗人没有告诉我们,但最妙在于“遥指”这一个动作描写。单看一个“遥”字,字面意义是远,使我们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但加一个“指”字,又使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酒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这不远不近之间。“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诗意在于不言而喻:那里有一家小小的酒馆在等候这位孤行路人。

全诗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赶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家,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展开了一处远比诗篇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长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