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河畔草全诗赏析(青青河畔草的注释)
青青河畔草
古诗十九首
青 青 河 畔 草, 郗 郗 园 中 柳。
盈 盈 楼 上 女, 皎 皎 当 窗 牖。
城 城 红 粉 妆, 纤 纤 出 素 手。
昔 为 倡 家 女, 今 为 荡 子 妇。
荡 子 行 不 归, 空 床 难 独 守。
【赏 析 】
《青青河畔草》选自《文选》中的“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这组诗,作者、写作时间并不相同,因它们的内容、风格相近,被编成一组诗里。它们大约产生在东汉末年。这十九首诗思想价值不大,但艺术成就比较突出,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是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短诗的名作,也是文玉言诗宣告成熟的标志。
《青青河畔草》是一首闺怨诗。诗中刻画了一位独守空房,临窗远眺,思念远方亲人的思妇形象。
开头两句写道“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春暖大地万物复苏,河池边绿草茵茵,园中垂柳,枝叶浓密茂盛,然界显示出一片勃勃的生机。春光灿烂,春意浓烈,反衬出“荡子妇”狐独、寂寞、感伤的心情。接着四句描写思妇的无比娇丽的外貌。“盈盈”形容姿容美好,“皎皎”指皮肤白净“娥娥”说粉妆娇艳,“纤纤”形容手指细而柔长。这位青香年少,艳丽无双的思妇,在这美好的时节,为何独当“窗牖”让春光“空”度,年华“空”逝?下面写她的身世,头则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上句交代了此女的前半生,与前面的外貌特征相呼应;下句写她目前和往后的处境。流落为“倡”,已见其艰辛、悲凉。然已脱离了供人玩乐的歌舞行业,出嫁为人妇,可是“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荡子”远游异乡,欠而不归,今后的命运也只能是独守空床,虚度终年罢了。经过这样的描写,就把“倡家女”整个一生的不幸表现出来了。这两句结语,着笔形象含蓄,言简意深,写個怨而不露一句怨语,字里行间却流出作者深切的同情。
元朝文学批评家陈绎曾在《诗谱》中说:“《古诗十九首》情真、景真、事真、意真、澄至清,发至情。”这话是很正确的。此诗立足现实,精心塑造了“荡子妇”的形象。她是那样的美丽,可又有那么多的不幸遭遇。先为“倡家女”,后为“荡子妇”,现在乃至以后都是“独守空床”。她是当时社会忧怨思妇的代表。
本篇结构精巧,勾画出一幅春日丽景中的青春闺怨图:先写明媚春光,反衬“荡子妇”内心孤寂;再写她浓妆艳抹,反树出精神上的憔悴;最后交代妇人的身世及如何登楼远眺。诗中用了虚实、远近、正反等映衬方法,构成了空灵的艺术境界,给人“文温而丽,意悲而远”的感受。
叠字的巧妙运用,也是此诗一个显著的艺术特色。全诗十句中就有六句用叠字组成的形容词开头,而且运用上极尽变化。“青青”是春草的颜色,“盈盈”是美好姿容,“纤纤”是手的模样。它和《迢迢牵牛星》的叠字运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本篇语言十分精练,比较工整,又朴素自然,保持了乐府民歌的语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