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意思就是自己推荐自己。但是,这个成语的出处——典故来自何处呢?
这是一个战国时代的故事。毛遂是一个人名,他是战国时期赵国人,当时他在赵国的相国——宰相赵胜家里做门客。那时候名人政要都流行养门客,也就是谋士或者保镖。
赵胜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号称平原君。他家里养了三千门客,毛遂就是其中之一。
毛遂塑像
01 关键时刻敢于自荐的毛遂
毛遂是个不善于张扬和表现自己、性格颇为内向的人。他平时只喜欢静悄悄读书思考,不怎么与人来往。所以,他在赵胜家里待了三年一直默默无闻。
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大军气势汹汹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在这危急时刻,赵国的国君——赵孝成王赶紧派赵胜去到楚国求援,因为只有借助楚国的力量才能抵御强大的秦国。临行前,赵胜为了能够顺利说服楚国出兵救赵,打算精心挑选二十名门客随自己前往。他想,这样一方面可以壮大自己的声势,二来关键时刻或许有人能助自己一臂之力。他挑来选去选中了十九个人,还缺一个。
这时,只见毛遂不慌不忙地站起来对平原君说,我算一个吧。
赵胜看了看他心想:这是谁啊?我怎么不知道有这么个人呢?于是便问:你到我家几年了?
毛遂回答三年。
赵胜一听便非常不以为然地说:如果你是个贤能的人,到了我门下,就好比一个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很快就会显露出来(锋芒毕露)。可你来我家已三年了,大家对你没任何感觉啊,我从没听说过你有什么本事,甚至连你的名字都不知道。由此可见,你一定不是我需要的人。所以你不能跟我去赵国,请留下吧!
赵胜的意思很明显:我到楚国去求救兵,必须带着能说会道有本事的人去,你这个无能庸才凑什么热闹?还是一边凉快去吧。我可以豢养着你(虽然你是滥竽充数),但关键时刻不能带你去,省得误事。
但是,毛遂不卑不亢地说,我虽然早已在你囊中,但一直没有机会展露锋芒啊。今天因你缺人,我才有机会(脱颖而出)。
毛遂向平原君赵胜自荐
这时候,那十九个被赵胜选中的人,看到这个毛遂居然大言不惭地举荐自己,都在一旁暗暗发笑,认为他不自量力。
因为赵胜实在选不出更合适的人,于是只好让毛遂跟着出发了。这二十一人快马加鞭到了楚国。
一路上大家在一起议论天下大事时,那十九个人终于发现毛遂确实不是吃闲饭的——他说起话来头头是道颇有学问,于是众人对他佩服至极。
02 有备而来用气势震住楚王
到了楚国后,赵胜立即与楚王展开谈判,以求订立盟约,共同对付秦国。
谈判桌上,赵胜搜肠刮肚、竭尽全力向楚王陈述双方合作的利害关系。但是,一直到了中午,楚王还是没有痛快地答应下来。于是,那十九个人便撺掇毛遂上场。
自信的毛遂定了定神,握着随身携带的宝剑柄,一路小跑上了谈判的殿堂。他立即站在赵胜身边说:谈合纵不就是"利"与"害"的关系吗?很容易的事,为什么一上午还定不下来呢?什么原因?
他的话音还没落,对面的楚王已忍不住怒色道:你谁啊?干什么来的?
赵胜赶忙解释:这是我的随从家臣。
楚王依旧怒不可遏地大声呵斥:还不给我下去?我在跟你主人说话,你上来凑什么热闹?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儿吗?
毛遂一听这话,立即紧握剑柄走上前去,面露凶光对楚王说:大王敢于如此呵斥我,不就是仗着楚国人多势众吗?但是,我现在距离你只有十步之遥。十步之内你是无法凭借人多势众制服我的。你的性命此刻其实掌握在我的手中。况且我的主人就在你面前,当着他的面你为何如此训斥我?!
楚王顿时被毛遂的气势震住了。他不由得一愣,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对面的赵胜也惊呆了——他万万没想到毛遂居然如此胆大。
毛遂说服楚王签订合纵盟约
03 以理服人不失时机订立盟约
毛遂立即不失时机地说:商汤凭借七十里方圆之地统治了天下,周文王凭着百里土地使得天下诸侯臣服。难道是因为他们士兵多吗?不,这是由于他们善于把握形势,而又发挥了自己的威力。如今楚国领土纵横五千里,军队百万,这是你争王称霸的资本。如此强大的楚国理应天下无人可挡啊。秦国的白起看起来强大,其实不过是个毛孩子罢了。他竟然带着几万军队与楚国交战,第一战就攻克了鄢城郢都,第二战烧毁了夷陵,第三战便使大王的先祖受到极大凌辱。这是楚国百世不解的怨仇啊,连我们赵王都感羞耻,难道大王不觉得羞愧吗?合纵盟约看起来是为了赵国,但其实更是为了楚国。大王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听了毛遂有理有据的分析,楚王立即被说服了。于是他改变态度说:先生说的话的确在理。我会全力以赴履行合纵盟约。
毛遂一听,马上不失时机地追问:那……合纵盟约算是确定了吗?
楚王答:确定了。
毛遂转身命令楚王身边的近臣:把鸡、狗、马的血取来。
待到这些办妥后,毛遂捧着铜盘来到楚王面前跪下说:大王请先吮血以示诚意。下一个是我的主人,接下来是我。
就这样,在毛遂的主持下,三人歃血为盟——赵胜和楚王立即在殿堂上确定了赵国与楚国的合纵盟约。
毛遂自荐的典故告诉我们:一个人必须通过平时努力学习,具有扎实的知识储备,以及勇敢过人的魄力,才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成就一番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