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第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韩愈师说原文及翻译)
今天9月1号,很多学校都在今天开学了,而且几天之后就是教师节。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翻出很多和教师有关的话题。印象当中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对教师有如此的关注。也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对教师有如此的质疑。
古典文学当中关于教师的著作有很多,毕竟古代中国都是呈现出好学的姿态。不管是很多的劝学诗,还是很多尊师重道主题的著作,都有很多。而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所写的《师说》。
这篇古代散文曾经入选教材很多年,开篇第一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更是久负盛名。不过在课堂的解读当中,也被解释的五花八门。今天我们就专门时间来探讨一下,“传道受业解惑”当中的“道”究竟指的是什么?而韩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和今天的师道究竟有多大的关联?
一、《师说》这篇古文当中涉及到“道”的重要句子
最重要的一句出现在这篇古文的开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这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很多年来一直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而后一句探讨,教师和学生地位之间的关系。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解释这种观点的诗句。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最后一句也是这篇古文非常鲜明的提出论点的依据。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在这几句古文当中,其中所阐述的“道”的意思基本是相同的。在很多人的解读当中各种道和今天的师道密切相关,具体到教师要以身作则,包括教师自身的修养,风度,能力,智慧等各个方面。
但其实韩愈所说的道和今天的“师道”存在关联,但关系并不是很大。
二、韩愈“传道”其实是儒家之道
“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在这首古文的一开篇,韩愈就认为,对于一个老师来讲,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传道”,但具体传什么样的道,文章当中并没有加以详细的论述。但是我们结合韩愈这一生所追求的东西、当时所经历的社会现实、一贯的思想主张,基本上就能够确定,这里的“道”是儒家学说,是孔孟之道。
也就是说,在韩愈看来,教师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传承儒家之道,进一步的把传统的儒学发扬光大。除此之外,别无他道。
三、韩愈生活的时代儒教受到冲击
隋唐之前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几百年的乱世,儒家文化的传统虽然得以继承下来,但是也确实受到了其他各种思想的冲击,尤其是道家学说和佛教的影响。唐朝的时候儒释道三教合流,佛教思想和道教的地位得到明显的提升。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来说,这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当时的儒家思想的传承者来讲,甚至嗅到了几分悲哀的味道,宪宗朝学者刘肃就曾哀叹:
“圣人遗训几乎息矣。 ”
韩愈的《进士策问十三首·其十二》也曾明确指出:
“由汉氏以来,师道日微,然犹时有授经传业者;及于今,则无闻矣。”
这正是《师说》发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感叹的深远历史背景。
一言以蔽之,以韩愈等人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继承者,感受到了儒家地位在当前的思想主流受到了冲击。所以从教师教授这个教角度来进行阐发,赋予当前教师一个重要的职责,那就是传承儒家学说。
同时韩愈生活的时代乃是中唐后期,整个社会和盛唐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礼教秩序非常混乱,统治者也渴望重整朝纲。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韩愈提出了“传道、受(授)业、解惑”的论点。
四、韩愈自小以儒学为正统
韩愈本身出自于仕宦家庭,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得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儒家学说的经典作品。他自己本身聪明好学,书写文章,向往孔孟,交游儒士,钻研儒学。他曾在《进学解》一文中自述
“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期望对儒学有所作为和贡献。为此,他在《答李翊书》中反躬自问
“抑愈所谓望孔门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也,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显然在很早的时候就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孔孟之学的继承者。
“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害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更是说明自己的志向,要一生奉儒家学说为正统。
他在《师道》中虽然没有说清楚究竟指的是什么“道”,但是在他的另外一篇古文《原道》当中说得非常清楚,
“斯吾所谓之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而在《重答张籍书》中,韩愈说得更为明白:
“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也。”
由此我们能够看得到韩愈在《师说》这篇古文当中所表达的重要观点。那就是韩愈认为,作为一个老师首要的职责就是传承传授儒家之道。
而且“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其中的意思也就非常明显。孔孟儒家学说是这些做老师的安身立命的基础,所以传扬儒家学说是他们这一生最重要的使命。
对于韩愈来讲,这就是他在《师说》这篇古文当中所写的诗道最重要的内容表现。今天我们所讲的师道,显然内容要更为丰富,而不仅仅局限于韩愈在这篇古文当中所表达出的观点。
五、儒教之外,韩愈《师说》也有佛教的痕迹
在“传道受业解惑”这三个使命当中,授业是最为简单的,也是这三者最为基础的一项技能,而最复杂的莫过于“解惑”。
《师说》一文中,韩愈反复强调 “解惑”,这显然是禅宗所常说的“迷惑”,如达摩偈语说“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韩愈所说的“传道解惑”即“传法救惑”的另一种说法。
由此我们也能够看得出,韩愈虽然是孔孟之道的传承者和践行者,但对于当时佛教用语佛教思想也有相当的了解,对于其中的积极因素并不加以排斥,而是吸收利用。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这篇古文论及到做教师的职责、师生关系等内容,才能够在文学史上在整个文化史上有如此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