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村风,乡村文明的积淀
乡村虽然是朴素的,但是那绿绿的麦田,那清清的河水,牛羊踏过的小桥,爬满院墙的牵牛花,在树梢上摇曳的鸟巢,就像一幅水墨画,把乡村融入了一种和谐、令人向往的境界。
周末的一个上午,我骑车回家,白云在天空飘荡,郊外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春节后一直忙于工作,久不闻乡村的味道,心里总感觉空荡荡的,像断了线的风筝。
老家离城区只有十几里路,还没有欣赏够郊区的风光,一条宽敞的水泥路,就将我引到了村口。老家不大,全村九百多人,村前一条小河把村庄环绕。村西是漷水故道,虽然干枯的河道已劈为平地,种上了绿油油的庄稼,仍然寻觅出历尽的沧桑。村南不远有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九鼎茂陵山,小的时候常常爬上山顶,遥望县城高高的龙泉塔。
村庄被茂盛的树木所掩盖,村里的水泥路通到各家各户,路旁的整齐的花池,各种鲜花盛开,不仅有长势茂盛的月季、冬青,木槿、红玉兰这些名贵也落户小村。粉刷一新的墙壁上,一条条文明礼貌标语,教育和熏陶良好的村风养成。家家门口放置的绿色垃圾桶,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陋习。昔日坐在墙根晒暖的老人,都跑到文化广场摆弄各种健身器材。洪美叔今年八十多岁了,身子骨仍然硬朗,见我回家,非常亲热。“侄子,你好久没有回家了,看看咱新农村建设多漂亮,水泥路、自来水,出门都坐小轿车,一年四季有花香,比您城里都不差。”他两个孩子在城里做生意都发了财,想到父亲辛苦一辈子,花钱请二老坐飞机,到韩国、台湾旅游,老实巴交的庄稼汉,跨洋渡海游览观光。走在村中,在和乡亲招呼中,感受到故乡人的淳朴热情,一股对家乡的深情油然而生。
村里有马、王、李三个大姓,三大家族一直相敬如宾,和睦相处。王姓来这里定居最早,马姓自微山湖边携家眷来这里定居,随着人丁兴旺,成为村里的大族。李姓先人原在山里居住,清朝末期,因兵荒战乱,在山里实在过不下去,携带妻子和三个未成年的儿子投奔到岳父家。马姓族人立即在村西划出“伸勺子就搲”的五亩好地,收留他们居住。勤劳肯干,日子逐渐好起来。又在城里做起了生意,家境殷实起来。若干年后李姓后人为感谢马家的收留之恩。邀请周围江楼、江桥、耿楼、万庄、小宫山等几个村的乡贤名人,办了几桌酒席,隆重宴请马府的族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姓族人从屋内搬出一口袋钱,感谢马家的收留之恩,请马家留下五亩地钱。马府的当家人,左手拿了一个铜钱夹在耳朵上,右手提笔在地契上画了押,五亩好田从此永远归李家。马、李两家一枚铜钱的故事,虽然历经百年,至今还广为传诵。
马河口村历来就有尚贤重文的优秀传统。民国初年,村里几位乡贤大户,看到村里穷苦人家的孩子无学可上。出钱集资捐献土地,在县教会的帮助下,建起了全县第一所乡村小学,传授国文、数学、史地、圣经,开展启蒙教育,招收上不起私塾的贫困农家子弟,接受先进文化熏陶。后来随着学校的扩大,学生家庭缴纳一定的粮食作为办学经费。一座小学培养了大批的有文化的青年,他们接受新思想快,毕业后投身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去,有很多成为军人、教师、医生,为国家建功立业。
尚贤重文,厚德善商,在这个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这种思想传承和历史渊源,使马河口村的孩子好学上进成风,每年都有多名农家子弟走出家门,到高等学府深造,一大批学生毕业又留美留法,在国内外成为科学家、军事家、教授、医生。村里的木工活在外很有名气,该村木工打制的家具、风箱、砖斗在几十里都有名气,据说祖上曾应招修过皇宫。村里几十家人在市里做茶叶、烟酒等生意,成为首屈一指的大老板。
虽然市场上印发的春联,越来越精致。马河口村民特别讲究,总是喜欢请本村的“书法家”,写上浓润地方色彩的春联。谁家有红白喜事,家里总是要把毛笔字写得好的先生,专门请回家,好酒好菜奉上,为自己写上满意的对联。每年大年初一,村民挨家拜年,最主要的是看看谁家的春联写得漂亮。本村李来仪解放前是个教书先生,家里殷实,被划为地主成分。文革期间,每逢春节前,白天他挨批斗、扫大街,晚上村民跑到他家,请他写几幅春联。因为有文化书法写的好,照样受人尊敬。因此,在马河口村“书法家”倍受尊敬,激励着更多的人研习书法,好多村民的书法获得市里的大奖。
淳朴的民风,酿成了优秀的村风。多年来这个村基本上没有发生刑事案件,尊老爱幼,孝敬公婆,邻里和睦,蔚然成风。虽然近几年经济发展了,村民收入高了,依然保持朴素的作风,谁家有点急难事,村民都是主动帮忙。
乡村,有美丽的景色,有清新的空气,那里还有发生的有趣故事。乡村虽然没有城里那么多的商场、公园,但是它有那城市里没有的美丽风景。那风景和乡下人家善良的品质、古朴的民风、老辈传承下来的良好风气,汇成了一幅可爱、自然、厚重的风景画。
原创作者:马西良 2017年7月13日《枣庄晚报》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