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文言知识整理归纳实词(关于劝学全文解析和注释)
一、课内文言知识梳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停止)。
青,取之于(从)蓝,而(表转折,然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结)之而(却)寒于水。木直中(合乎)绳。輮(通煣使弯曲)以为(把它做成)轮,其曲(弯度)中规(圆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
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故(所以)木受绳则直,金就(接近,靠近)砺(磨刀石)则利,君子博学而日(每天)参省(对自己检查,省察)乎(相当于于)己,则知(通智,智慧)明而(并且,而且)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表修饰)思矣,不如须臾之(取独)所学也;吾尝(曾经)跂(提起脚后跟)而(表修饰,一说表承接)望矣,不如登高之(取独)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但是,却)见者远;顺风而(表修饰)呼,声非加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也,而闻者彰。假(借助,利用)舆马者,非利足(脚走得快)也,而致(到达)千里;假舟楫者,非
能水(游水)也,而绝(横渡)江河,君子生(通性,资质,禀赋)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起)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上(向上)食埃土,下(往下)饮黄泉,用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而(表并列,可不译)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二、文学文化常识积累
1.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3.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三、课外文言文训练
皇甫谧耽学
皇甫谧字士安,安定朝那人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缺,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或劝谧修名广交。谧以为:“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后为名乎?”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城阳太守梁柳,谧从姑子也。当之官,人劝谧饯之。谧曰:“柳为布衣时过吾,吾送柳不出门,食不过盐菜。贫者不以酒肉为礼,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也。”
时魏郡召上计掾,举孝廉。景元初,相国辟,皆不行。其后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谧上疏自陈,辞切言至,遂见听许。自表就帝借书,帝送一车书与之。太康三年卒,时年六十八。所著甚多,并重于世。(节选自《晋书·皇甫谧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B.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C.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D.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答案】A 解析:“将”为用于句首的副词,其前应断开。“曰”提示下文是引用说的话,其后应断开。“朝闻道”与“夕死可”对举,其间应断开。“矣”为句末语气词,其后应断开。“命之修短”为主谓短语作主语,其后应断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指出孝是诸德之本,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
B.孟母三徙,孟尝君之母为教育好幼小的孟尝君,曾为选择环境搬家三次,终于把孟尝君培养成为一代大儒。后遂以此写慈母希望子女成才,选择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有方。
C.“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借指平民。
D.“辟”指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类似的词语还有“征”“召”“引”“除”等。
【答案】B 解析:“孟母三徙”中的“孟”指的是孟子。
3.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皇甫谧是安定朝那人,后随父亲迁居新安。到二十岁还不好好学习,终日无节制地游荡。
B.皇甫谧能够听从教导,痛改前非,奋发图强,好学不怠。
C.皇甫谧清心寡欲,淡泊名利,耽玩典籍,终身不仕。
D.皇甫谧待人诚恳,始终如一,不以穷达而有所不同。
【答案】A 解析:原文中“(皇甫谧)出后叔父”即过继给他叔父为子,应为
“后随叔父迁居新安”。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
【译文】修身立德,专心学习,是你自己有所得,我能得到什么呢?
(2)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
【译文】他家很贫穷,要亲自耕种,每每带着经书去干农活。
(3)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后为名乎?
【译文】何必结交达官贵人,为公事忙碌,然后得到名声呢?
【参考译文】
皇甫谧,字士安,是安定朝那人。皇甫谧出生后即过继给他叔父为子,随叔父迁居新安。他到二十岁还不好好学习,终日无节制地游荡,有人以为他呆傻。曾经得到一些瓜果,即进呈给他的叔母任氏。任氏说:“《孝经》说:‘虽然每天用牛、羊、猪三牲来奉养父母,仍然是不孝之人。’你今年二十岁了,眼睛没有阅读过书本,心中不懂道理,没有什么可以安慰我。”因此叹息说:“从前,孟轲的母亲迁居了三次,使孟子成为仁德的大儒;曾参的父亲杀猪使信守诺言的教育常存。难道是我没有选择好邻居,教育方法有所缺欠,所以你才会如此鲁莽愚蠢吗!修身立德,专心学习,是你自己有所得,我能得到什么呢?”于是对着皇甫谧涕泪交流。皇甫谧深受感动激励,于是到同乡人席坦处学习,勤读不倦。他家很贫穷,要亲自耕种,每每带着经书去干农活。于是广泛地阅读了国家的重要文献和诸子百家学说。他性格沉静,很少欲念,开始有崇高的志向,就以写作为事业。后来得了风痹症,仍不停地阅读和写作。
有人劝皇甫谧多和达官贵人交往,以博得好名声。皇甫谧认为:“隐居田里也可以享有尧舜之道的美名,何必结交达官贵人,为公事忙碌,然后得到名声呢?”于是皇甫谧没有去做官。他潜心玩味经典册籍,甚至废寝忘食,故当时人说他是“书淫”。有人告诫他,过于专心将会耗损精神。皇甫谧说:“早晨学到了道理,黄昏死去也是值得的,何况生命的长短,分明是被上天所预定掌握的呢!”
城阳太守梁柳是皇甫谧父亲堂姊妹的儿子。当梁柳要去城阳赴任时,有人劝皇甫谧为他饯行。皇甫谧说:“梁柳未做官时探望过我,我都不出门迎送,吃饭也不过盐菜之类。贫穷的人不以酒肉来招待,现在他当了郡太守而以酒宴为他饯行,这样做是看重城阳太守的官职却看轻了梁柳本人,难道这符合古人的为人之道吗?那样做我的心会不安的。”
当时魏郡守召他充任上计掾,也曾举荐他为孝廉。景元初,相国征召他,但皇甫谧都不赴任。从那以后魏武帝屡次下诏敦促逼迫出仕朝廷,皇甫谧上书陈述,言辞恳切,终于获得了准许。自己上书给皇上要求借书,皇帝送他一车书。太康三年去世,时年六十八岁。皇甫谧著诗文很多,皆为世人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