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古诗意思翻译(村晚古诗全文鉴赏)

村 晚

宋 /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文】

池塘四周长满了青草,

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

苍山衔着落日,

一起把影子淹没在泛着寒意的水波中。

牧童横坐在牛背上悠然回家,

短笛随口吹奏着不成腔调的曲子。

【品读】

这是一曲放牛娃的赞歌,在诗人描绘的绝美背景中出场,随性而来,任性横吹,怎一个自由快活?这样的牧童出现在很多诗画作品中,或许因为乡愁,或许因为失意,或许因为艳羡,或许因为归隐,凡所种种,都是局外人的刻意之举,怎比得牧童的无意而为?

且让我们放下都市里的喧嚣浮躁之心,找寻乡野间的一份宁静安闲,倾听这远山传来最自然悠长的天籁之音吧!晨烟袅袅中,黄庭坚眼中的牧童“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这是满满的羡慕嫉妒,同时劝诫那些追名逐利者,人生就是一头牛的差距,何去何从,境界了然。暮色苍茫里,吕岩笔下的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生活除了日复一日的放牛,还有“笛弄晚风”的风雅,更有饱饭之后的“不脱蓑衣卧月明”,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就这样被一个放牛娃轻而易举地实现了。这份惬意自在,是多少人理想的生活,生活的理想。

还有一些牧童诗作,诸如唐代卢肇所写“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宋代周敦颐的“东风放牧出长坡,谁识阿童乐趣多。归路转鞭牛背上,笛声吹老太平歌”;清代袁枚的“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皆有童真童趣跃然其中。

古代诗画中的牧童,大都有一个民间标配的法器—— 竹笛,好像不带着笛子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出来放牛的。牛儿听不到牧童们信口瞎吹的笛声,就无法长成一头懂音乐的文艺牛,那是没有资格和其他牛交流互动的。这样细细品味,牧童的职业技能修炼,首要的应该不是让牛听懂人言,而是学会吹笛,成为卓越的竹笛演奏家,用才艺征服众牛,这样牛儿不仅吃得欢实,劳作时也会苦中作乐,跟着节奏不知疲倦地耕耘四海闲田。

雷震的这首《村晚》,描绘了仲夏时节的山村晚景图。图中再无他人,仅有一个牧童骑牛晚归,却把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激活了,画面充满喜感,真是“妙手为之”的佳作。唐诗和宋诗中很多写景之作,画面感十足,诗情也肆意荡漾。唐人的诗中有画,多为自然生发,不假雕饰;宋人的诗画情结,却多是有意创设,精心打磨。此诗就有斟酌推敲之用笔。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前两句写景,色彩丰富,炼字精妙,景中含情。首句中两个“满”字,一下子把读者的视线吸引到江南那芳草萋萋、池水盈盈的夏日池塘边,一派生机。“池塘”和“陂”(b ē i )同义复用,与两个“满”字连用,节奏感和韵律感极强。第二句中的“衔”是拟人手法,夕阳落在半山腰上,好像被大山衔在口中,化静为动,形象可感;“浸”字则生动地描绘出殷红的落日和青翠的苍山倒映在水中的形象。“寒漪”却耐人寻味,水面上荡起微凉的涟漪,或许是诗人心头些许的失意?生活不总是充盈丰满,也偶有落寞清寒,所有的景致皆由心而发,难以言尽。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后两句写人,牧童纯朴无邪、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令人向往。在青草池塘、落日苍山的背景中,一个横坐牛背、信口吹笛的牧童缓缓走来。这是怎样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活在自己的桃花源中,任世界喧哗,有牛儿、有短笛,便是幸福。在这幅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有人有事的画作中,诗人聚焦池塘和牧童,把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期许寄寓其中。

这乡村的池塘、青山、夕阳,可曾是我们经常回望的风景?诗中的牧童,无疑是诗人梦境中的自己,少年已然归来,只叹无限晚风。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