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原文及翻译拼音(卖油翁原文注音版本)

《卖油翁》的作者是北宋第一文豪欧阳修。

首先要说明的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其次再介绍一下陈尧咨这个人,他是宋真宗咸平三年进士第一,状元。工书法,尤善隶书。其射技超群,曾以钱币为的,一箭穿孔而过。其兄陈尧叟,也是状元。两人为中国科举史上的兄弟状元。陈尧咨死后,朝廷加赠他太尉官衔,赐谥号“康肃”,所以又叫陈康肃公。

《卖油翁》的原文: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sháozhuó)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zhuó)轮者何异?

最后一句话被教科书删除了。教科书上的《卖油翁》想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卖油老翁的高超技艺,这是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才能掌握的。然而加上了最后一句话“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整篇文章的意思就变了。

《卖油翁》的主角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康肃公陈尧咨,他射箭本领的确高超,已经达到了天下第一的程度。有一回,陈尧咨在自家的射箭场练习射箭。寓言的第二主角,卖油的老翁出现了。老翁却对陈尧咨的天下第一箭术很不感冒,连正眼都没看。陈尧咨第一次遇到这么看不起自己箭术的人,就问卖油翁为什么?卖油翁呢,不慌不忙,用自己能把油倒进铜钱孔中的技术,给出了简单却极富哲理的回答,“无他,但手熟尔。”事情并不简单,历史上的陈尧咨可绝不是个赳赳武夫。相反,陈尧咨是个不折不扣的文状元。在真宗咸平三年,他一度考到了进士中的第一名。在政治上,陈尧咨曾官至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工作中很有建树,在知永兴军时,他专门组织修建导水渠,解决了京兆一带百姓的饮水问题。对于贵族纨绔子弟的违法乱纪行为,他不避亲疏,一律严惩。而且,他还工书法,尤其擅长隶书。再加上他天下第一的箭术,陈尧咨在当时,绝对是个文武全才。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当时,经常有辽国使者来朝廷,并且显摆自己的箭术。宋真宗就叫来陈尧咨,成功地把辽国使者的嚣张气焰打压下去了。可是呢,这样一个在射箭技术上登峰造极的高手,在欧阳修笔下,成了连卖油翁都不太爱搭理的“悲催”人物。历史上,陈尧咨和卖油翁比完后,故事还没有结束。有一次他回到家中,母亲问他都干些什么,他说自己经常表演射箭。结果母亲听后大怒,不仅没表扬他,反而说他不务正业,射箭是“一夫之伎”,要他好好读书,当好文官才是正经。据说,因为激动,母亲还顺手用手持的拐杖,砸中了陈尧咨佩戴的金配饰

如此一个全能型人才,怎么就沦落成了寓言里的反面教材呢?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宋代的一项弊病,从宋太祖开始,整个大宋朝都在实行着扬文抑武的国策,并且,大力宣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甚至形成了舆论范围和人们的价值取向。

所以,欧阳修写《卖油翁》的真正用意,是在嘲讽宋朝重文抑武的错误国策。

欧阳修借着卖油翁的口,讲出了自己没有说的潜台词:你射箭射得再准都没用,基本和卖油老翁一样,就是不值一提,只有在战场上,能杀敌的箭术才是真本事。

由此可见,宋朝当时重文抑武的错误国策,已经广泛深入了社会。要知道,再富饶的国家,没有强有力的军队保护,终究只能算是“虚胖”。

最后一句话“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蕴含着两个典故,《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

《轮扁斫轮》是一个成语,出自《庄子·天道》,是庄子虚构的一个故事。

原文如下: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

公曰:“圣人之言也。”

曰:“圣人在乎?”

公曰:“已死矣。”

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

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译文如下:

世人所贵重的道,载见于书籍,书籍不过是语言,语言自有它可贵之处。语言所可贵的是(在于它表现出的)意义,意义自有它指向之处。意义的指向之处是不可以用言语传达的,而世人因为注重语言而(记载下来)传之于书。世人虽然贵重书籍,我还是觉得不足贵重,因为这是贵重(那)并不(值得)贵重的。本来,可以看得见的是形状和色彩;可以听得见的是名称和声音。可悲呀!世人以为从形状、色彩、名称、声音就足以获得那大道的实际情形。可是形状、色彩、名称、声音实在是不足以表达那大道的实际情形的。知道(大道)的不说,说的又不知道(大道),那世人又岂能认识它呢!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来,问齐桓公说:“请问,公所读的是什么书呀?”

桓公说:“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

又问:“圣人还在吗?”

桓公说:“已经死去了。”

轮扁说:“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桓公说:“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没有道理可说就要处死。”

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事情看出来的。砍削(木材)制作轮子,轮孔宽舒则滑脱不坚固;轮孔紧缩则轮辐滞涩难入。只有不宽舒不紧缩,才能手心相应,制作出质量最好的车轮.。这里面有规律,但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一起)死去了,那么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它通过轮扁讲述自己砍制车轮的体会,说明了三方面的道理:一是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靠自己从实践中摸索出规律;二是时代不同,不能泥古不化,要懂得变通;三是要心手相应,手中所做要能符合心中所想。

《庖丁解牛》大家比较熟悉,也是指技艺得心应手。

三个寓言故事虽有相近之处,但在主旨上却略有出入。《卖油翁》的故事相较其他,更强调日复一日重复积淀的重要性。这更多形成的是一种肌肉记忆,是大脑下意识的驾熟就轻;而《庖丁解牛》更加偏重在反复实践中寻得“道”,“道”姑且可称之为客观规律,然后以“道”为方法论,而不单单靠肌肉记忆来指挥实践;轮扁斫轮更是有所不同,强调要领会言外之意,不能单拘泥于先人的书面文字,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庖丁解牛》、《轮扁斫轮》这两则典故均出自《庄子》。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众所周知,庄子的思想带有客观唯心主义色彩。将“道”总结为万事万物的本源。如《庖丁解牛》中,蕴含着的养生之道:凡事要顺应自然,不可倒行逆施,方可尽享天年。而《轮扁斫轮》也蕴含天道,这种道蕴于心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认为这三个寓言故事其实说的是人的三层意识。

《卖油翁》说的是第一层意识,《庖丁解牛》说的是第二层意识,《轮扁斫轮》说的是第三层意识。

与甲骨文被发现的同年(1899年)问世的弗洛伊德心理学,给世人揭示了在人的意识(Consciousness)之外,还存在着无意识(The Nunconscious),在无意识中还包含着前意识(The Preconscious)与潜意识(The Unconscious)……

在甲骨文研究正式形成体系之前的1923年,弗洛伊德又对意识提出了新的认识,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具有三个层次: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弗洛伊德对人的意识、无意识的研究是现代人类认识“完整的人”非常重要的知识背景,弗洛伊德虽然不是最终揭示“完整的人”的内在结构,但是,他所提出的关于意识、无意识的相关概念,已经为我们勾勒出了“完整的人”比较清晰的轮廓。

我们依然借助虚拟现实(VR)电子游戏来说明,甲骨文“人”字所表示的是显性世界中的人体,这个人体就好比是虚拟现实(VR)电子游戏中的“游戏角色”。而甲骨文“身”字所表示的是隐性世界中的人体,但是,这个隐性人体并不是游戏玩家本身,而是游戏玩家的操控游戏角色的装备!

我们把“完整的人”可以看成是一种彻底沉浸式的虚拟现实(VR)电子游戏,为了能让游戏玩家体验到彻底沉浸在虚拟现实中的感受,游戏玩家就穿上了一件与“游戏角色”人体一模一样的“衣服”,这件“衣服”是一件“全覆盖体感衣”,把游戏玩家身上所有的感觉器官都覆盖掉了。这样产生的效果就是,游戏玩家身上所有的感觉都是游戏角色在虚拟现实中所感受到的感觉。

在中国古代,对前意识与潜意识的认识是很清晰的,只是在表达上不是很清晰,前意识其实就是修心、正心的“心”,而潜意识就是真心的“心”。《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用现代心理学的语言来说,就是克制、净化前意识,“而生其心”就是让潜意识发挥作用。

根据上面的“完整的人”的结构图来看,“完整的人”在重叠结构世界中,包含着三层结构,第一层在显性世界中,还有两层在隐性世界中。每一层都有一个独立人体以及相应的独立意识,也就是说“完整的人”有三层身体、三层意识。

三层人体、三层意识,用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有点显得令人不可思议,但是,在中华传统的道家、佛家文化看来,三层人体,三层意识基本上就是一种常识,只是在古代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明白人很难与普通人交流而已。

第一层肉体,用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话来说,叫做“化身”。

在化身上的意识(consciousness),用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概念是“本我”,用道家的说法是“欲神”。

用佛家的语言对第一层意识的描述就比较丰富了,从“自性”的角度说,第一层意识是“遍计执性”。从“唯识”的角度说,第一层意识包含了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个“意识”是个狭义的概念,专指肉体大脑的意识),这六识都是建立在人肉体上的认知能力。

我们现在怎么来理解这个第一层意识呢?

这,我们需要借助人工智能(AI)技术的概念来理解。

“完整的人”的构成,远比“彻底沉浸式虚拟现实电子游戏”的构成要来得更为复杂,因为在彻底沉浸式虚拟现实电子游戏中,控制游戏进程的主体是游戏玩家的意识,虚拟现实游戏中的游戏角色本身并没有控制游戏进程的智能。

但是,在“完整的人”中,作为游戏角色的肉体却是有智能的,只是,这个智能并不是真正我们“人”的智能,而是一种类似人工智能一样的非“人”智能。

一个人的肉体成熟以后,掌控肉体在显性世界中发生行为的,并不是真正我们“人”的智慧,而是这个类似人工智能一样的非“人”智能在控制着人的肉体发生行为。

第二层身体,用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话来说,叫做“报身”。

在报身上的意识(consciousness),用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概念是“自我”,用道家的说法是“识神”。

用佛家语言对第二层意识进行描述,从“自性”的角度来说,是“依他起性”。从“唯识”的角度说,第二层意识是“末那识”。

我们现在怎么来理解这个第二层意识呢?

第一层意识是类似人工智能一样的非“人”智能,并不是真正的“人”的意识的智慧,这第二层意识也是类似人工智能一样的非“人”智能,只是第二层意识与第一层意识的分工不同,所以,在特性上有所不同。

第一层意识主要负责人的肉体在显性世界中能够快速地做出行为反应,第一层意识的作用就是保证人的肉体能够在显性世界的大自然环境中,顺利生存下去。

而第二层意识主要负责人能够通过肉体的感官认识显性世界。我们熟悉的语言思考、逻辑思考都是依靠第二层意识进行的。

但是,第二层意识并不是真正的“人”的意识,也是一种类似人工智能一样的非“人”智能。

第三层“人”体,用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话来说,叫做“法身”,用《华严经》的说法,叫做“慧身”。

《华严经》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这个“慧身”就是在“完整的人”中,最核心的真正的“人”体。“不由他悟”的“他”指的就是第一、二层意识。因为第一、二层意识都不是真正“人”的意识,所以,“成就慧身”必须要由第三层意识“自悟”。

在法身上的意识(consciousness),用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概念就是“超我”,用道家的说法就是“元神”或者“谷神”。

用佛家的语言对第三层意识的描述就比较丰富了,从“自性”的角度说,第三层意识就是“圆成实性”。从“唯识”的角度说,第三层意识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的相关名称在佛教中非常的多,比较知名的是“真如自性”。

第一、二层意识都不是真正的“人”的意识,而是类似人工智能一样的非“人”智能,只有这个第三层意识,才是真正的“人”的意识。

“完整的人”的构成实在太复杂,我们要仔细看一下下面这幅结构图,然后在我们的意识空间中,还原出这幅图的意识影像。

还原“心智系统”的意识影像

“完整的人”有三层人体,三层意识,还有两种无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这三层意识与两种不同的无意识相组合,就形成了两套不同的“心智系统”。

那么,什么是“心智系统”呢?

如果,我们把人体看作是一艘潜艇,“心智系统”就是人体这艘潜艇的操控团队。在心智系统中,不管是哪层意识,意识都是各自心智系统的“船长”,负责发号施令。而无意识是团队成员,负责人体的具体运行——行为与思考。

从“行为”的角度来看,意识是“船长”,无意识是“轮机长”;从“思考”的角度来看,意识依然是“船长”,而无意识是“参谋长”。

意识与无意识的这种关系,可以通过观察我们自己的日常行为得到印证。比如:每天早上醒了,我们意识只要发出一个“起床”的意念,我们的人体就会自动完成起床的所有动作,不用意识去思考、指挥人体“如何起床”的动作。

那么,这些“起床的动作”是怎么完成的呢?都是由无意识负责控制完成的。

再比如,我们平时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意识只是发出一个问题的意念,真正进行思考,并给出答案的,并不是意识,也是无意识。

所以,真正懂得思考的高手,思考的时候,意识反而很安静。就好比一个领导给下属发出了工作指令以后,充分信任下属,不去打扰下属,给下属创造一个独立完成工作的环境,这样思考出来的效果,往往是很好的。

而不懂得当领导的人,给下属下达指令以后,不停地向下属催要结果,用焦虑的情绪去影响下属。不少人把自己的意识不停催要结果,用情绪影响“下属”的过程,以为也是思考。这,其实不是思考。真正思考的过程在我们的意识之外,是无意识完成的。

我们对“心智系统”有了一个大概了解以后,再来认识一下两套“心智系统”之间的差别。

“完整的人”有三层意识,而这三层意识并不是各自为政的,而是同步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意识动了念头的时候,这三层意识都是一起动的,不存在某一层意识动了念头,而其他层的意识反对这个念头的情况,三层意识在念头上是高度同步的。

比如,有的人看到美食,第一层意识就动了“想吃”的念头。起这念头的时候,第二、三层意识同样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这个人的第一层意识马上又想到,最近一直在减肥、控制体重,于是,第一层意识又动了“不能吃”的念头。同样,起这个念头的时候,第二、三层意识同样也是这么认为。

一个人的意识虽然有三层,但是,当其中某一层意识起主导作用的时候,其他两层意识都顺应这层意识的意念,三层意识在发生念头的时候,高度同步,正因为这样,从感觉的角度来看,一般人都以为自己只有一个意识。

没有经过“心智系统转换”训练的人,都以第一、二层意识为主导,只能感受到第一、二层意识的意念活动,感受不到第三层意识。只有经过“心智系统转换”训练以后,这个人才能感受到第三层意识的意念,并以第三层意识为主导。

在以第一、二层意识为主导的时候,第一、二层意识与前意识相结合,组成了第一套心智系统。基本上所有人在娘胎里有了意识反应以后,就一直在用第一套心智系统,而且一生也只会用第一套心智系统。

中国人有两句非常著名的老话,“三岁看到八十、江山易移本性难改”,这两句话说的都是第一套心智系统的特性。

第一、二层意识都是类似人工智能的非“人”智能,所以,由这两层意识为主的第一套心智系统,也很像是电脑在运行。在前意识中,记忆了大量的经验、偏见、知识,就和电脑数据库一样。

一旦第一、二层意识发出指令的时候,前意识就按照记忆的经验、偏见、知识,去控制行为的发生以及给出思考答案,并伴随着情绪的体验。与已有记忆相吻合,就表现出正面的情绪,而与已有记忆不吻合,就表现出负面的情绪。

在第一套心智系统中,第三层意识(真正的“人”)很像是个“昏君”,属于“你们做什么,我都准了”那样的“昏君”,除了无限的附和,其他的什么都不会做,甚至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

只有经过“心智系统转换”的训练以后,第一、二层意识的作用被弱化了,第三层意识才能意识到自己,并在心智系统中起主导作用。

第三层意识与潜意识相结合,就组成了第二套心智系统。不经过心智系统转换的训练,一般人都不会自主使用第二套心智系统。

不少有天赋的人,在特定的天赋范围内,也会不自觉地进入第二套心智系统中。人类历史上有很多大艺术家、大科学家都属于这类情况。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表现出非凡的天赋才华,但是,年纪一大就不行了。

原因就是这些天才不懂得自主转换“心智系统”,等到功成名就以后,第一、二层意识的执念强大了,就很难再进第二套心智系统了,在第一套心智系统中,任何人都不可能拥有创造力、洞察力,创造力、洞察力是第二套心智系统才有的产物。

那么,在第二套心智系统中,究竟是一种什么感受?会给学习“心智系统转换”的人带来什么呢?

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过不少这样的记载与实践体验,比如,前面提到的庄子的《庖丁解牛》中的“臣以神往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苏洵《心术》中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这些都是文字方面的表述。

而属于实践体验的也有不少,比如,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的“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韩愈的《答李翊书》中的“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王阳明的《传习录》中的“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以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些都是练习“心智系统转换”以后的真实体验与效果。

第二套心智系统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人来说,是很神奇的,近乎不可思议,所以,追求第二套心智系统的效果,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比较遥远的事。但是,在学习“心智系统转换”过程中,所带来的良性反馈,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可以感受到的。

比如,情绪反应变得温和了,遇到事情变得冷静了,思考问题时有洞察力了,学习能力提升了,睡眠质量提升了,内心变得平和了,这些良性反馈在学习“心智系统转换”的过程中,会不断获得。

假如,我们把“心智系统转换”看作是一次登山,那么,这一路的风景是非常不错的。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