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台城刘禹锡拼音版(台城原文内容及翻译)
《金陵五题·台城》
唐代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
诗中的“台城”,是指我国南北朝时期南面的陈朝禁城(宫城),历史上又称“苑城”,是当时的陈朝皇帝用于办公和日常居住的场所,也就是皇宫,具体地址就在现在的南京市玄武湖的南岸、鸡鸣寺之后。
诗人在首句中,以高度概括的方式起笔,用7个字总写台城的繁华境况,综言六代,而且不是平淡无波澜的六代,是“六代竞豪华”的极尽景象,这就不由得使人们联想到了当年宫城金陵的王气和奢华。
次句中,诗人用“结绮”“临春”这两个词,告诉我们宫城内最为显耀、最为豪华的两个地方。在南朝陈后主至德二年(公元584年),陈国大肆扩建宫城,修建了结绮、临春、望仙三阁,整个建筑物内的门窗,全部是用山上稀有的、极其珍贵的檀木和沉香木做成,外面又用金箔和玉器加以装饰,以图衬托,确实是极其奢华,在当时相比较,真可谓是六朝之“最”。
第三句,诗人以对比的方式,记录和描绘了楼台以前和现在两种不同的景象,尤其细腻地描绘了眼前野草丛生、满目疮痍的悲惨境地,这与当年“万户千门”的繁华景象,形成强烈的对比,确实不可同日而语了。
诗中写的“后庭花”,又称“玉树后庭花”,这不是一种植物花,而是一个词牌名。“后庭花”是乐府民歌中一种情歌的曲子。喜欢音乐又沉湎于府乐的南北朝中陈朝的最后一个皇帝陈叔宝,专门为此曲填上了新词。
陈后主陈叔宝是个典型的昏君,一贯穷奢极欲,沉湎于声色,荒于朝政,不顾国家存亡和民间疾苦。即使到了外敌将至、陈家王朝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仍然不忘声色嘻乐,居然还在与宠妾饮酒嬉戏,不知死活地唱着《玉树后庭花》,真是可悲到了极点。
诗人在诗的结句,主要描述了昏君陈后主之所以失国的因由,在国家危难、“千门万户成野草”的凄凉情景中,仿佛隐约可闻“后庭花”的乐曲在空际回荡,而在这种靡靡之音的回荡中,国家已经灭亡了。这就形象地揭示出一国兴亡的因果关系。由此而来,后人便以《玉树后庭花》作为亡国之音的代名词了。
晚唐诗人杜牧在《泊秦淮》中,专门引用《玉树后庭花》,可谓用心良苦。其目的就是让人们时时保持警惕,官员们要勤政爱民,不要沉溺于靡靡之音,而忘记了亡国的危险。
“后庭花”本是一种花的名字,这种花生长在江南,因多是在一些大家庭院中栽培,故称“后庭花”。后庭花的花朵有红、白两色,其中开白花的在盛开之时,则使树冠如白玉一样的美丽,因而有“玉树后庭花”之称。而如此美丽的花朵,却担当了“亡国之花”的骂名,不能不说是大自然的一种莫大遗憾。
由此可见,骄奢淫逸,恣意挥霍,贪恋美色,自古以来就是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兆;而励精图治,勤俭节约,爱民如子,则是执政者推动时代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必备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