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传原文及翻译(魏征传赏析及全文解释)

(一)魏征语录

(二)原文:

1.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无父的幼儿,这里指没了双亲),落魄,弃(通“资”)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

2.隋乱,(假托,假冒)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魏公李密,(介词,让)征(掌管)书(古代官府用来征召、晓谕、声讨的公文)。密得宝藏书,(总是,常常)称善,(不久)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后(跟随)密来京师,久(音节助词,无实义)未知名。

3.自请安(安抚)山东,乃(选拔,提升)秘书丞,驰驿至黎阳。时(当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信)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覆盖)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最后)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 ”勣得书,遂定计归。

4.(适逢,刚好遇到)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授予官职)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李建成)引为洗马(太子的侍从官)。征见秦王(李世民)功高,(暗地里,私下里)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秦)王责谓曰:“尔(争斗,使……争斗)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通“早”)从征言,不死(省略“于”)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5.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一)。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考察)讯,非(代词,这样),然(让,使)彦博行(责备)征。征见帝,顿首(叩头)曰:“愿陛下(让)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帝曰:“忠、良异乎?”曰:“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良臣,(自身)(担)美名,君都显号,子孙傅承,流(福分)无疆;忠臣,己(缠绕)祸诛,君陷昏恶,(使动词,使……丧)国(使……亡、消除)家,只取空名。此其异也。”帝曰:“善。”

6.贞观三年,以秘书监参(同“与”)朝政。十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平时,一向)习法,(只)存大体,处事以情(以情处事的倒装,状语后置),人人悦服。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多病,辞职,帝不肯。征恳请,(多次)(推辞)愈牢。(于是)拜特进,(掌管)门下省事,诏朝章国典,参议得失。

7.十七年,疾甚。征家初无正寝,帝命(停止)小殿材为营构,五日毕,并赐素褥布被,以(遵从)其尚。令中郎将宿其(大臣或贵族官僚的住宅),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连接)道。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才)还。(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有删改)

(三)译文: 1. 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县人。幼丧双亲,落魄失意,扔下产业而不经营,胸怀大志,学贯古今。

2.隋末大乱,假托出家做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让魏征典掌文书。李密接到元宝藏的书信,总说写得好,后来闻知是魏征所做,立即招他前来。魏征向李密献上十条计策,没有能被采用。后来随同李密来到京师,很长时间也没出名。

3.魏征便请求安抚山东地区,朝廷升任他为秘书丞,他便驾乘驿车急驰至黎阳。当时李勣还在为李密防守,魏征写信给他说:“当初魏公因叛乱起兵,振臂大呼,聚众数十万人,声威震动半个天下,但一失败就不能振作,最终归附唐朝,就是知道天下已有所归的缘故。如今您处在兵家必争之地,不早点图谋自全的办法,大势一去就不可挽回!”李勣收到信,就决定归附唐朝。

4.时逢窦建德攻陷黎阳,抓获魏征,授予伪职为起居舍人。建德失败后,与裴矩西行入关,隐太子引荐他任太子洗马。魏征见秦王功高,暗地劝说隐太子早定对策。太子失败后,秦王责备魏征说:“你为什么让我们兄弟互相争斗?”魏征回答说:“太子早些听我的话,就不会死于今天的祸事了。”秦王器重他敢于直言,没有怨恨之意。

5.秦王即帝位后,拜魏征为谏议大夫,封为巨鹿县男。身边近臣有人诋毁魏征偏袒亲戚朋友,太宗派遣温彦博去审问此事,结果不是这样,然而还是让温彦博去责备魏征。魏征进见太宗,魏征叩头说:“愿陛下让臣做良臣,不要让臣做忠臣。”太宗说“:忠臣、良臣有差别吗?”魏征说:“稷、契、咎陶是良臣,龙逢、比干是忠臣。良臣,自身得美名,君主受显号,子孙世代相承,福庆传之无穷;忠贞的臣子,自己灾祸缠身被杀,使君主陷于昏暴,国破家亡,仅取得空的名声。这就是两者的区别。”太宗说:“好。”

6.贞观三年,魏征以秘书监身份参预朝政。贞观七年,任侍中。当时尚书省有些久拖不决的案件,下诏让魏征审理。魏征平时不熟悉法律,只凭原则照实处理,人人都心悦诚服。进封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因多病提出辞职。太宗不答应,魏征恳切请求,多次推辞,退意更坚。太宗便改任他为特进,知门下省事,下诏朝廷规章、国家制度,由他参议得失。

7.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重。魏征家里原无正寝,太宗命令停建小殿,用其材料为之营构,仅用五天完工。赐给魏征素褥布被,以遵从其意愿。命令中郎将在他家值宿,有动静随时奏闻,所赐药品、膳食不计其数,宫中出使之人不绝于道。太宗亲临问疾,屏退左右,交谈终日才回宫中。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