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 爷 奶 奶
【好词】
皱纹 两鬓 眼窝 驼背 秃顶 白发 寿眉 慈眉 假牙 齐整 银发
目光 颧骨 花甲 古稀 枯瘦 粗糙 干裂 和蔼 慈祥 老茧 深邃
花白 闪烁 光芒 身影 勤快 憔悴 深陷 瘦小 身材 多病 耳背
呆滞 淳朴 朴素 封建 迷信 保守 迟钝 僵化 开明 混浊 唠叨
厌弃 蹒跚 山羊胡 冷冰冰 光秃秃 笑眯眯 后脑勺 胖胖的 老花镜
鱼尾纹 颤巍巍 硬梆梆 古铜色 眼不花 耳不聋 热心肠 好心眼 八字胡
刻满皱纹 花甲之年 年过古稀 鹤发童颜 老当益壮 老态龙钟 步履维艰
饱经风霜 布满皱纹 干瘦有力 大腹便便 满面红光 充满慈祥 谈古论今
语重心长 敬老爱幼 精神矍铄 和蔼可亲 两鬓斑白 面目慈祥 满头银发
天伦之乐 老有所为 驼背弯腰 身材矮小 满脸皱纹 老有所乐 身体硬朗
老骥伏枥 和和美美 老有所养 老气横秋 谈天说地 谆谆告诫 健康长寿
【好句】
【外貌】
爷爷长方脸,脸上布满皱纹,横一道竖一道的,灰白的眉毛下—双不大的眼睛炯炯有神。
我的爷爷60多岁了,两鬓斑白,头顶中间光秃秃的,像个小球场;周围是稀稀的几根头发,脸庞圆圆的,整天笑眯眯的。
爷爷光着脊背,黑瘦的身子划满了干巴巴的肉道道,像古树身上的年轮,肋骨突出的地方有几点老人才有的黑斑。
爷爷瘦瘦的身材,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一双深邃的眼里充满了慈祥和疼爱,光溜溜的头顶上扣着一顶黑色的西瓜皮帽子,一年四季,只有最热天才能看见他尖尖的头顶。
我远远地就望见了路边灯下的爷爷:他倚在一根电线杆上,裹着件厚厚的皮夹克,戴着那顶落满了灰尘似的旧呢帽。
我的爷爷今年60多岁了,大腹便便,双耳垂肩,笑容满面,活像个慈眉善目的“弥勒佛”。
爷爷脸上的一座座如沟如壑的山脉,在星星的照耀下,笑意正浓。
我奶奶已60多岁,两鬓斑白,满脸皱纹,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
奶奶仍旧是那样毫无表情地躺着,只有往常那眯缝着的眼睛睁的大大的,仿佛要看什么,想说什么。
哟!奶奶咋弄得这么齐整:一身新颖合身的银灰呢套裙,一头梳得光亮的银发,额头上的皱纹浅了、少了,眼中燃着幸福的光彩。
一走进村子,我就碰到奶奶了:小脚,弓背,粗布衣,满脸皱纹,眼睛吃力地向上睁着,稀疏的头发挽成一个又小又乱的发髻。
【动作】
爷爷端坐在沙发上,口里慢悠悠地吸着旱烟,眼睛却睁得很大,紧紧盯住电视屏幕。 爷爷将笔蘸满了墨,就势从纸的一端一按,然后往后拉。他的笔时高时低,有轻有重。一会,一块石头就出现在我的面前。
爷爷戴上老花镜,仔仔细细地量尺寸,裁布料,然后一针一线地缝。
爷爷讲着讲着,不由得神采飞扬。他磕打了一下烟锅,仿佛额头上的皱纹里也跳出一个个“字”来。
爷爷扑打扑打身上的灰尘,下了地,穿上棉鞋,戴上狗皮帽子和大棉手套,拿起小铁扒子和土篮就往外走。
那个老奶奶只是颤巍巍地直起腰,转过身来默默地看着我们,眼眶里竟盛满了泪水。 奶奶走路直挺着腰板儿,两只小脚“噔噔噔”地走得飞快,说起话来比走路还快。
奶奶挎着一只柳条筐儿,挨个端详着。时而弯腰用指头敲敲,那清脆的“笃笃”声,激起奶奶脸上的红晕,抹掉奶奶脸上的条条皱纹。
奶奶的牙不好,吃东西时,她那两片干瘪的嘴唇老是一瘪一瘪地动着。
【语言】
爷爷说起话来像打闷雷似的,震得墙壁嗡嗡直响。
爷爷特别爱清洁,总是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我问爷爷:“你总是洗呀擦呀,不怕麻烦吗?”爷爷笑呵呵地说:“多年的习惯了,脏一点就觉得难受。”
爷爷有句口头禅:“有数”,所以人们都叫他“有数老爷爷”。
奶奶一本正经地说:“讲价,是为了少花钱。他乐意卖,我乐意买,双方情愿。他绝不赚黑心钱,那样良心上过意不去。”
我奶奶人老心不老,穿着打扮可时髦了,用她的话说,叫做“最美不过夕阳红”。 【心理】
爷爷愣了,胡子缝儿里没牙的嘴张成了一个黑洞,那发红的眼睛也瞪圆了。
几句贴心话让爷爷脸上的皱纹像湖面上的涟漪一样漾开来。
不知怎么了,一向吹胡子瞪眼的爷爷,此时腼腆得像个孩子,脸红红的。
当爷爷那一双温暖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时,我感到一股幸福的暖流涌遍全身。
看到奶奶刻满深深皱纹的脸孔满是笑容,我心里也乐得像吃了蜜桃,甜滋滋的。
我看看奶奶,她就像被人窥见了心思的小姑娘,红着脸手绞动着衣角。
【好段】
【硬朗】老汉今年虽说70多岁,却眼不花、耳不聋,矮小的个子,硬朗的腰板,黑里透红的脸清癯瘦削,宽额深纹显得饱经风霜,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脸上总带微笑,说话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
【勤劳】爷爷与泥土打了40多年的交道,他赶着牛,在田里来来回回走了大半辈子,犁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田沟,也在爷爷的额头上犁下了那深深的皱纹,那几亩田里洒下了爷爷的滴滴汗水。
【英姿】一个年过七旬的老爷爷正在舞剑。他须发皆白,秃头顶,眼角和嘴的两边均匀伸展地出几条深深的皱纹,但却满面红光。他背不驼,眼不花,看上去真有一副武当剑手的架式。
【乐观】爷爷是一位慈祥的老人。苍白稀疏的头发整齐地贴在他的两鬓上方。别看爷爷戴着老花镜,他看你时那眼光可有神采了。爷爷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好像有说不尽的快乐。
【灯下老人】许多人进入梦乡的时候,院子里有一盏台灯,显得格外明亮。灯下坐着一位老人,他时而沉思,时而拿起笔在纸上挥写。老人年近七旬,两鬓斑白,但瘦削的脸上两只眼睛却炯炯有神。
【修鞋的爷爷】爷爷是一位年过六旬的白发老人,在他那高高的颧骨上架着一副老花镜,堆满皱纹的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微笑。爷爷从十几岁起,就开始修鞋。他长年累月地干活,左手的大拇指已经弯曲变形了。
【慈爱的姥爷】这时,姥爷又来到我的身旁,慈爱地说:“唉,不知者不怪,别像个小皮球似的,吃饭去吧!”我听着他温和而又风趣的话,深深感到自己错了,就说:“姥爷,我知道错了。”
【封建的奶奶】我的奶奶是村里有名的“老封建”。她60多岁,瘦小的个头,满脸皱纹,一双凹陷的眼睛闪出慈爱的目光,瘪瘪的嘴一天到晚唠叨个没完。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头发,长长的头发被一个簪子别成了一髻,看起来既封建又俗气。
【硬朗的奶奶】我的奶奶,高高的颧骨,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古铜色的脸上已刻下了岁月留下的皱纹,一双手布满了老茧,两鬓也都斑白了。奶奶虽然已过了花甲之年,但身体硬朗,眼不花,耳不聋。
【灵巧的奶奶】奶奶的手是那么灵巧。她为我们织毛衣时,两手总是均匀而又飞快地动着。她还经常为我们缝缝补补,拿针的手也总是一上一下飞快地起落着,速度永远是那么快。
【勤劳的姥姥】我的姥姥是一个非常勤劳的人,她已经80多岁了,黑瘦的脸上布满了皱纹,透过银边老花镜片可以看见姥姥那双慈善的眼睛;一双小脚走起路来颤颤巍巍的,好像—不小心就会摔倒。她的手上结满了又厚又硬的老茧,这是她一生参加劳动的证明。她老人家穿着很简朴,粗布衣服上惟一的“装饰”,就是那别在胸前闪亮的一根针,针鼻上还挂着花花绿绿的线头呢!
【范文】
爱种花的爷爷
只见爷爷在事先平整好的一小块地上挖了几排小坑,然后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把一撮撮小花苗和菜秧分开,一只手拽着小苗的茎,另一只手托住小苗根部连带的小土块轻轻地分别放进小坑里,接着又把挖出来的土重新填进坑内,用两手把根部的土按一按,最后再给它们一棵棵浇上水。
【点评】这段动作描写把爷爷种花的仔细样儿描写得具体生动。现在,你会种花了吗?
【古诗】
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陆游《感事六言》
亘古男儿一放翁。 梁启超《题放翁集》
人生七十古来稀。 杜甫《曲江二首(其二)》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歇后语】
八十岁的阿婆——老掉牙了
八十老翁练琵琶——老生常谈(弹)
看见外公叫爷爷——不识相
看见岳父不搭腔——有眼不识泰山
老渔翁钓鱼——坐等
外公死了儿子——没有舅(救)了
八十岁老汉学吹打——上气不接下气
【知识小百科】
家 讳
我国避讳的习俗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就有“二名不偏讳”之说。西汉司马迁著《史记》不用“谈”字,是因为他的父亲名叫“司马谈”,这就是避家讳。
避讳就是对某些人的名字不能直接称呼和书写,而要用其他名称代替,分为国讳和家讳。避家讳就是遇到祖先和长辈的名字,为表示尊敬,全家要自觉地避而不谈、不写,要用其他词语代替。
【语文趣味题】
脸谱名词
戏剧舞台上,演员的脸上都画有多种图案,观众可按常规辨出人物的忠奸、美丑、好坏、文武等不同的性格和特征。在汉语中,有一种“脸谱化的名词”,一般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概括了社会上某一类人的性格特征。如“千里驹”就是具有突出才干的人的通称,“睁眼瞎”则是目不识丁的文盲的统称。请你说出下面各种性格特征的人的“脸谱化名词”。
性格直爽爱发议论的人______
恩将仇报、忘恩负义的人______
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____
事后才提出办法或意见的人______
团体中起主导作用的人______
不明事理的人_________
表现突出而受到打击的人____
制造困难、阻碍别人前进的人_____
爸 爸 妈 妈
【好词】
脸颊 清瘦 银丝 白发 前额 鼻粱 洁白 美丽 白净 长脸 微笑
可亲 可敬 眼角 乌黑 脸膛 微黑 结实 卷曲 黝黑 操劳 操心
孝顺 敬老 关怀 体贴 照顾 照料 嘘寒问暖 四方脸 秃脑门 高鼻梁
鸭蛋形 黑铁塔 细高挑 古铜色 和蔼可亲 黑黝黝 气呼呼 冷冰冰 笑盈盈
胖墩墩 香喷喷 气哼哼 粗糙有力 炯炯有神 身材苗条 脸庞细嫩 浓眉大眼 大发雷霆 苦口婆心 魁梧健壮
西装革履 齐耳短发 面色铁青 面红耳赤 笑容可掬 喜上眉梢 络腮胡子
黑里透红 步履矫健 不高不矮 虎背熊腰 朴素大方 老实憨厚 白白净净
土里土气 心灵手巧 不胖不瘦 颧骨很高 嘴唇很厚 踱来踱去
【好句】
【外貌】
爸爸一张清瘦的脸,鼻梁上架着一副褐色的眼镜,额角上还有几条明显的皱纹,头发中夹杂着一些白发。
客车载着我离开了父亲,父亲那瘦弱的身影渐渐地变成了一个黑点,消失在朦胧的晨曦中。
爸爸老多了,也瘦多了,两鬓已经发白,深深的皱纹也顺着脸颊爬了上来,而他那双眼睛,却仍是那样炯炯有神。
他的脸又圆又扁的,像个“汉堡包”,很是有趣,他的额角很高,而且因为他的头发渐渐向后移,所以使额角看起来越发广阔了。
在灯光下,妈妈头上的几缕白发越发刺眼,还有额上的皱纹、脸上的褐斑…… 岁月一年一年地过去了,阿妈头上开始长出银丝般的白发,阿爸的前额也被无情的岁月刻下了一条条皱纹。
妈妈,您总是那身打扮,上身穿着带白点的紫色罩衣,下面是一条肥大的黑色裤子,脚上是一双洗得发白的黑布鞋。
妈妈身材苗条,脸庞细嫩,弯弯的眉毛下嵌着一双迷人的眼睛,妈妈那高高的鼻梁下长着一个红红的樱桃小嘴,又黑又长的头发,像擦过油一样亮,一样光滑。
【动作】
爸爸一步蹿上去,用手一抓,死死地捏住蛇颈,然后往上一提,就把蛇提了起来。
爸爸沿着青石板码头,一步一步向上走去。他那佝偻的脊背,像即将建成的水泥桥的桥梁。
爸爸将斧头高举过头,手臂用力,“呼”的一声劈下,松木立刻从中一分为二。
【语言】
爸爸笑眯眯地拍着我的肩说:“好样的!又闯过一个难关!”我望着爸爸,感到他的笑容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是赞许,是鼓励,是喜悦。
妈妈指着我大骂:“像你这样的成绩,还能考什么重点中学,恐怕连普通中学都不肯要你。”
妈妈看了夸我道:“嗯,真聪明,像个男子汉,能为家里排忧解难了。以后,咱们再也不会在晚上被流水声吵得心烦了。”
【心理】
蓦然,我发现爸爸的背竟像一张弓,这使我立刻想起一首诗:父亲是弓,我是箭,要让箭射得远,就得把弓拉得弯。
爸爸的脸色变了,他的心像无数的针在刺,他的头像被剧烈地摇了几百转,直觉得天旋地转。
爸爸认识到赌博的危害,眼眶里流出了悔恨的泪水。
妈妈以为工作的事是十拿九稳了,可希望突然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她就怅然若失,黯然神伤了。
妈妈脸色苍白,毫无表情,呆呆地站在那里,看得我惶恐不安。
看着妈妈的驼背,我仿佛看到了家乡田野中那座横跨涓涓山溪的古石拱桥,弯弯的,弯弯的。
每当妈妈和邻居谈起我时,眼中都流露出自豪的神情,我暗下决心,一定不要让妈妈失望。
别人无心的一句话就勾出了妈妈心底所有的苦水,她的泪水如泉水一样涌了出来。
【好段】
【庄稼汉】爸爸黑黝黝的脸,矮矮的个子,一副庄稼汉的模样。要说有什么特殊,那就是他的胡子:他的唇边、腮边都长满了密密的硬茬茬的络腮胡子。在我小时候,每当他高兴时,他就常常用他那硬茬茬的胡子扎得我“咯咯”直笑。
【秃顶】我爸爸中等身材,身体有点发胖。他长了一脸的络腮胡子,每当抱我时,都会把我的脸蛋扎得很疼。他的头顶很有特点:乌黑的头发中掺杂着几根白头发,中间的一绺头发都快掉光了,只剩下几根了。因此,我妈妈就管他叫“秃毛”。
【风趣】爸爸那高高的鼻梁下,一双鼻孔显得特别大。小时候,我常常望着他的鼻孔发问:“爸爸,您的鼻孔为什么这么大?”他总是笑着回答:“选马就要选鼻孔大的,因为大鼻孔的马跑得快。爸爸小时候在学校就是短跑冠军,不信你问妈妈。”这时,我和妈妈就会望着他的鼻孔哈哈大笑起来。
【铁路工人】我爸爸是个铁路工人。他今年40岁,中等偏高的个儿,身体魁梧健壮,一双大手粗糙有力,憨厚的微笑常挂在那张微黑透红的方脸上。他一年四季常穿蓝色的铁路服,从来没有像人家的爸爸那样穿过西装。
【发火】爸爸从我手里拿过试卷,脸突然阴沉下来,两道眉毛倒竖了起来,眼睛瞪得老大的,显得那么凶,脖子上的青筋一条条都迸了出来,连头发都要竖起来了,手不停地敲打着桌子。
【干活麻利】妈妈做起事来特别快,对大伙儿的事情更是抢着做。她看到我们这楼道里的灰很多,二话不说,卷起袖子,拿起扫帚就“哗哗”地扫起来。她认真地扫,每一层台阶都不放过,不一会儿就把楼道扫得干干净净。
【锄地】妈妈赤着双脚,裤管挽得很高,弓着腰,上身前倾着,锄头在她手中腾跃着,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我走近妈妈,她脸上一颗颗汗珠沿着她耳侧几缕银发往下淌着,浸透汗水的衣服裹着她那瘦小单薄的身子,万道霞光映着她那伶仃的身影。
【勤快】我的妈妈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41岁,乌黑的头发,黑里透红的脸膛,一双微黑而结实的手。爸爸长年在外打工,就靠妈妈这双勤快的手料理着我们这个家。
【范文】 吵架
丽花的妈妈不分青红皂白,便一个劲地嚷开了:“你这老师咋当的?我们丽花本来应该得100分,你凭啥扣她一分?丽花哭着不上学了。不出事便罢,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可得全部负责!老娘我可不是好惹的!”虽然王老师一再解释,丽花的妈妈还是一蹦三尺高。“惹不起”的绰号可真没白送,真是名副其实啊!
【点评】这段对丽花妈妈的描写很到位,通过传神的语言描写,刻画了一个性格泼辣的妇女形象。
【古诗】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黄增《集杭州俗语诗》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花蕊夫人《亡国诗》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
【歇后语】
丑媳妇见公婆——迟早有一次
丈母娘遇亲家母——婆婆妈妈
【知识小百科】
孟母教子的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母亲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人,很重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起初,他们住的村边不远处有一片墓地,孟子对出殡、发丧充满了好奇。孟母看到这种情况,就带着儿子搬到集市上去居住。到了集市上,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于是孟母带着儿子又搬到了一座学堂附近。学堂里传出的琅琅读书声吸引了孟子,他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了。孟母对这里非常满意,觉得这里才是适合居住的好地方,于是,就在这儿定居下来了。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此后,孟子在母亲的悉心教育下,倍加努力,最终成为一代大儒。
【语文趣味题】
棉里藏针
孔融小时候聪慧过人。有一次,许多人都当着孔融的面夸奖他,但是有位姓陈的大夫却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不一定怎么样。”孔融马上回敬了一句话,尽管这句话是恭维姓陈的大夫的,但他听了却满面羞愧,心里很不是滋味。小朋友们,你知道孔融回敬了他一句什么话吗?